【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金属整形,具体涉及一种线圈及应用该线圈进行去除应力的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实际的生产加工中,通常需要对工件进行加工,例如将平板状的工件冲压成u型件。然而,由于工件被冲压成u型件时,工件的折弯处会产生分布不均的应力,导致工件折弯处出现拉裂的情况,造成加工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线圈及应用该线圈进行去除应力的整形装置,降低工件折弯处的应力以及使应力均匀分布,避免工件折弯处出现拉裂的情况,提升加工良率。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圈,所述线圈包括:
3、对称设置的两个弯曲部,每个所述弯曲部的截面均呈弧形,其中每个所述弯曲部均用于输入电信号;
4、设于两个所述弯曲部之间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截面呈矩形,其中所述主体部用于输出电信号,每个所述弯曲部的截面积均小于所述主体部的截面积;
5、与两个所述弯曲部一一对应的两个连接部,每个所述连接部均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和对应的所述弯曲部之间,以使所述弯曲部与所述主体部导通,其中两个所述弯曲部、所述主体部和两个所述连接部连接成一体式e型结构。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圈还包括:
7、与两个所述弯曲部一一对应的两个支撑端,每个所述支撑端均连接于对应所述弯曲部的背离对应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支撑端用于连接输入电信号的电输入体;
8、主体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背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主体端用于连接输出电信号的电输出体;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支撑端上均开设有输入插孔,所述输入插孔用于插设所述电输入体;所述主体端上开设有输出插孔,所述输出插孔用于插设所述电输出体。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弯曲部的截面积与所述主体部的截面积的比值范围均为1:6至1:5。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弯曲部的厚度范围均为1mm至3mm,所述主体部的厚度范围为10mm至14mm,所述主体部的长度范围为40mm至41mm。
1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整形装置,用于将工件冲压成弯折结构,所述整形装置包括:
14、凹模,开设有整形槽;
15、凸模,与所述凹模相对设置,用于朝向所述凹模运动以对所述工件进行冲压,以使所述工件于所述整形槽中成型为所述弯折结构;
16、如上技术方案所述的线圈,所述线圈内嵌于所述凹模内,所述线圈用于引入和引出电信号,以对所述工件的两个折弯处进行去除应力。
17、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线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线圈对称设置于所述凹模内且两个所述线圈中的所述连接部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线圈之间的间隙范围为1mm至3mm。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线圈还包括:
19、与两个所述弯曲部一一对应的两个支撑端,每个所述支撑端均连接于对应所述弯曲部的背离对应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支撑端用于连接输入电信号的电输入体;
20、主体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背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主体端用于连接输出电信号的电输出体;
21、其中,所述主体端的截面积与所述主体部的截面积相等,所述主体端的下表面与两个所述支撑端的下表面均位于同一平面。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弯曲部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与所述主体部靠近对应所述弯曲部的一侧之间的间隙范围为8mm至12mm。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的上表面与所述整形槽的槽底之间的间隙范围为1mm至3mm。
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圈及整形装置,通过将线圈设计成一体式e型结构并限定弯曲部的截面积小于主体部的截面积,当弯曲部输入电信号时,弯曲部处产生高电流密度,弯曲部所产生的电磁力能够有效地作用到工件的折弯处,增加工件的折弯处的可成型性,由于增加了工件的折弯处的可成型性,有效降低了工件折弯处的应力,由于弯曲部的截面呈弧形以便于与工件的折弯处相适配,弯曲部处产生的电磁力均匀,即产生均压力,从而使得工件折弯处的应力均匀分布,从而避免工件折弯处出现拉裂的情况,提升加工良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端上均开设有输入插孔,所述输入插孔用于插设所述电输入体;所述主体端上开设有输出插孔,所述输出插孔用于插设所述电输出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弯曲部的截面积与所述主体部的截面积的比值范围均为1:6至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弯曲部的厚度范围均为1mm至3mm,所述主体部的厚度范围为10mm至14mm,所述主体部的长度范围为40mm至41mm。
6.一种整形装置,用于将工件冲压成弯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装置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线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线圈对称设置于所述凹模内且两个所述线圈中的所述连接部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线圈之间的间隙范围为1mm至3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线圈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上表面与所述整形槽的槽底之间的间隙范围为1mm至3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端上均开设有输入插孔,所述输入插孔用于插设所述电输入体;所述主体端上开设有输出插孔,所述输出插孔用于插设所述电输出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弯曲部的截面积与所述主体部的截面积的比值范围均为1:6至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弯曲部的厚度范围均为1mm至3mm,所述主体部的厚度范围为10mm至14mm,所述主体部的长度范围为40mm至41mm。
6.一种整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方,陈志和,陈志勇,张士浤,洪辰谕,
申请(专利权)人:富联裕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