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862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包括可折叠柔性屏以及依次可转动相连的第一机身、第二机身和第三机身,第一机身、第二机身以及第三机身均连接于可折叠柔性屏的一侧,第一机身与第二机身通过第一铰接结构相连,第二机身与第三机身通过第二铰接结构相连;在折叠状态下,第一铰接结构的截面形状呈U字型,第二铰接结构的截面形状呈水滴型,第三机身位于第一机身与第二机身之间;通过设置截面呈U字型的第一铰接结构使得第一机身与第二机身之间具有能够容纳第三机身的间隙,并且设置截面呈水滴型的第二铰接结构使得第二机身与第三机身折叠后的间隙减小,使得本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折叠状态下整体的厚度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


技术介绍

1、折叠屏是未来显示技术方向之一,可以使显示装置在平板模式和手机模式之间切换,根据折叠方向,折叠屏分为内折屏和外折屏,为避免折叠状态下可折叠柔性屏外露,出现了一些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现有的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一般包括三个可折叠机身,三个可折叠机身的同一侧设有可折叠柔性屏,三个可折叠机身通过转轴依次相连,折叠状态下,位于边侧的两个可折叠机身均向同一方向翻折,从而使得可折叠柔性屏内收,避免可折叠柔性屏受外力碰撞而损伤;但此类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折叠后整体结构厚度较大,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轻薄的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包括可折叠柔性屏以及依次可转动相连的第一机身、第二机身和第三机身,所述第一机身、第二机身以及第三机身均连接于所述可折叠柔性屏的一侧,所述第一机身与所述第二机身通过第一铰接结构相连,所述第二机身与所述第三机身通过第二铰接结构相连;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铰接结构的截面形状呈u字型,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的截面形状呈水滴型,所述第三机身位于所述第一机身与所述第二机身之间。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机身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机身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二机身的厚度。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铰接板、第二铰接板、第一同步齿轮和第二同步齿轮,所述第一铰接板、第二铰接板、第一同步齿轮和第二同步齿轮分别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铰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机身并与所述第一同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铰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机身并与所述第二同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同步齿轮与所述第二同步齿轮啮合,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所述第二铰接板均与所述第一壳体垂直。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机身,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机身,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第一弧形滑块和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铰接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第二弧形滑块和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铰接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弧形滑槽和第二弧形滑槽,所述第一弧形滑块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所述第二弧形滑块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滑槽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交错分布。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铰接结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三铰接板、第四铰接板、第三同步齿轮和第四同步齿轮,所述第三铰接板、第四铰接板、第三同步齿轮和第四同步齿轮分别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三铰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机身并与所述第三同步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铰接板连接所述第三机身并与所述第四同步齿轮啮合,所述第三同步齿轮与所述第四同步齿轮啮合。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铰接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机身,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三机身,所述第三连接板设有第三弧形滑块和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铰接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动槽;所述第四连接板设有第四弧形滑块和第四滑动槽,所述第四铰接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动槽;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三弧形滑槽和第四弧形滑槽,所述第三弧形滑块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三弧形滑槽,所述第四弧形滑块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四弧形滑槽。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弧形滑槽与所述第四弧形滑槽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交错分布。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具有结构轻薄的特点,通过设置截面呈u字型的第一铰接结构连接第一机身和第二机身,使得第一机身与第二机身之间具有能够容纳第三机身的间隙,并且设置截面呈水滴型的第二铰接结构连接第二机身与第三机身,使得第二机身与第三机身折叠后的间隙减小,使得本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折叠状态下整体的厚度减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柔性屏以及依次可转动相连的第一机身、第二机身和第三机身,所述第一机身、第二机身以及第三机身均连接于所述可折叠柔性屏的一侧,所述第一机身与所述第二机身通过第一铰接结构相连,所述第二机身与所述第三机身通过第二铰接结构相连;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铰接结构的截面形状呈U字型,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的截面形状呈水滴型,所述第三机身位于所述第一机身与所述第二机身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机身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机身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二机身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铰接板、第二铰接板、第一同步齿轮和第二同步齿轮,所述第一铰接板、第二铰接板、第一同步齿轮和第二同步齿轮分别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铰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机身并与所述第一同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铰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机身并与所述第二同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同步齿轮与所述第二同步齿轮啮合,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所述第二铰接板均与所述第一壳体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机身,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机身,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第一弧形滑块和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铰接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第二弧形滑块和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铰接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弧形滑槽和第二弧形滑槽,所述第一弧形滑块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所述第二弧形滑块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结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三铰接板、第四铰接板、第三同步齿轮和第四同步齿轮,所述第三铰接板、第四铰接板、第三同步齿轮和第四同步齿轮分别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三铰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机身并与所述第三同步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铰接板连接所述第三机身并与所述第四同步齿轮啮合,所述第三同步齿轮与所述第四同步齿轮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机身,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三机身,所述第三连接板设有第三弧形滑块和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铰接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动槽;所述第四连接板设有第四弧形滑块和第四滑动槽,所述第四铰接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动槽;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三弧形滑槽和第四弧形滑槽,所述第三弧形滑块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三弧形滑槽,所述第四弧形滑块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四弧形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形滑槽与所述第四弧形滑槽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交错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柔性屏以及依次可转动相连的第一机身、第二机身和第三机身,所述第一机身、第二机身以及第三机身均连接于所述可折叠柔性屏的一侧,所述第一机身与所述第二机身通过第一铰接结构相连,所述第二机身与所述第三机身通过第二铰接结构相连;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铰接结构的截面形状呈u字型,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的截面形状呈水滴型,所述第三机身位于所述第一机身与所述第二机身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机身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机身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二机身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铰接板、第二铰接板、第一同步齿轮和第二同步齿轮,所述第一铰接板、第二铰接板、第一同步齿轮和第二同步齿轮分别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铰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机身并与所述第一同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铰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机身并与所述第二同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同步齿轮与所述第二同步齿轮啮合,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所述第二铰接板均与所述第一壳体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三折的折叠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机身,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机身,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第一弧形滑块和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铰接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第二弧形滑块和第二滑动槽,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国李贤胜唐定东曾凡勇王洪志陈飞雄邢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艾利门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