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加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8618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1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加压装置,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用于对电芯加压,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治具板、第二治具板及夹持件;第一治具板和第二治具板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夹持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治具板和第二治具板的端部可拆卸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第二治具板相连接,且能够推动第二治具板向远离第一治具板的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使夹持件的张开幅度大于待夹持的电芯的厚度;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能够带动第二治具板到达第二位置,以使第二治具板与第一治具板之间的距离与夹持件在夹持状态时的张开幅度相适配,从而能够在电芯保压及卸压作业时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芯加压装置


技术介绍

1、无论是软包电芯还是方壳电芯都需要经过电芯保压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给电芯产品表面施加一定的夹持力并保证一段时间,使电芯内部平整紧密,外部尺寸符合设计。

2、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保压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在方性卷芯生产过程中,自动生产线会将电芯放入治具内进行保压,利用油缸或电缸等实现上下压合。

3、但在实验性产线中,现阶段实现电芯保压及卸压的操作仍需要通过人工操作进行开夹的动作,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安全性不高。

4、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电芯加压装置,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加压装置,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阶段电芯保压及卸压作业需要人工操作,导致作业效率和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芯加压装置,用于对电芯加压,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治具板、第二治具板及夹持件;所述第一治具板和所述第二治具板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夹持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治具板和所述第二治具板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治具板相连接,且能够推动所述第二治具板向远离所述第一治具板的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夹持件的张开幅度大于待夹持的所述电芯的厚度;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治具板到达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第二治具板与第一治具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夹持件在夹持状态时的张开幅度相适配。

3、其中,所述第一治具板朝向所述第二治具板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槽部,所述第二治具板朝向所述第一治具板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槽部,所述第一槽部的形状和所述第二槽部的形状与所述夹持件的两端相适配,以使所述夹持件的两端能够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槽部和所述第二槽部内。

4、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推板和第一启动阀,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推板和第二启动阀;所述第一启动阀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推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推板与所述第二治具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启动阀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推板相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推板向接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推板的方向移动。

5、其中,本技术提供的电芯加压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第一治具板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6、具体地,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推板背离所述第二治具板的一侧;当所述第一推板背离所述第二治具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的限位端相抵接时,所述第二治具板到达所述第一位置。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座、第一缓冲件和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定位座与所述机架相连接,所述第一缓冲件和所述第一限位柱均与所述第一定位座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缓冲件的缓冲端与所述第一推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限位柱的限位端与所述第一推板的距离。

8、具体地,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推板朝向所述第一推板的一侧;当所述第二推板朝向所述第一推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的限位端相抵接时,所述第二推板推动所述第一推板带动所述第二治具板到达所述第二位置。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座、第二缓冲件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定位座与所述机架相连接,所述第二缓冲件和所述第二限位柱均与所述第二定位座相连接,且所述第二缓冲件的缓冲端与所述第二推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限位柱的限位端与所述第二推板的距离。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治具板上设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沿第二方向延伸。

11、更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电芯加压装置,还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两侧,用于与所述夹持件配合以夹设所述电芯,且当所述第二治具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夹持件能够夹持在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上;当所述第二治具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夹持件能够释放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电芯加压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3、本技术提供的电芯加压装置,用于对电芯加压,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治具板、第二治具板及夹持件;第一治具板和第二治具板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夹持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治具板和第二治具板的端部可拆卸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第二治具板相连接,且能够推动第二治具板向远离第一治具板的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使夹持件的张开幅度大于待夹持的电芯的厚度;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能够带动第二治具板到达第二位置,以使第二治具板与第一治具板之间的距离与夹持件在夹持状态时的张开幅度相适配。

14、由此分析可知,通过在相对设置的第一治具板和第二治具板的端部可拆卸的设置夹持件,并使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第二治具板相连接,从而当夹持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治具板和第二治具板相连接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推动第二治具板向远离第一治具板的方向移动,并到达第一位置,即可实现夹持件的张开幅度大于待夹持的电芯的厚度,使待夹持电芯能够放入夹持件的张开空间中,并通过夹持件进行夹紧施压。

15、而进一步通过使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带动第二治具板到达第二位置,能够使夹持件的张开幅度相比于第一位置的张开幅度缩小,进而能够与夹持在电芯上的夹持件的张开幅度相适配,使夹持件能够顺利在夹持状态下与对应的第一治具板和第二治具板相连接,且在连接后,再次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二治具板向远离第一治具板的方向移动,实现夹持件的扩张,从而实现夹持件拆离电芯的动作。

16、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电芯加压装置在需要使夹持件对电芯进行夹持加压时,先将夹持件安装在第一治具板和第二治具板上,之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治具板向远离第一治具板的方向移动,直至夹持件的张开幅度大于待夹持的电芯的厚度,即可将电芯放入夹持件的张开空间中。最后,停止第一驱动机构对第二治具板施力,从而能够使夹持件稳定的夹紧在电芯的边缘上,为电芯施加压力。

17、而当电芯的一侧完成夹设夹持件的操作后,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治具板向远离第一治具板的方向移动,并到达第二位置,从而能够使第一治具板和第二治具板之间的距离与夹持件的张开幅度相适配,进而能够顺利的使夹持件拆出第一治具板和第二治具板,实现对电芯单侧的夹持施压作业。

18、可以理解的是,以矩形电芯为例,重复上述动作能够实现对电芯的两侧或四边的夹持件的安装。相应地,当需要对夹持件进行拆卸时,先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将第二治具板移动至第二位置,之后将夹持在电芯上的夹持件与第一治具板和第二治具板对应连接,最后,再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将第二治具板移动至第一位置,即可将电芯取出,完成夹持件的拆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加压装置,用于对电芯加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治具板(7)、第二治具板(8)及夹持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治具板(7)朝向所述第二治具板(8)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槽部(701),所述第二治具板(8)朝向所述第一治具板(7)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槽部(801),所述第一槽部(701)的形状和所述第二槽部(801)的形状与所述夹持件(9)的两端相适配,以使所述夹持件(9)的两端能够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槽部(701)和所述第二槽部(8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1)、第一推板(5)和第一启动阀(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3)、第二推板(6)和第二启动阀(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15),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第一治具板(7)均设置于所述机架(1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5)上设有第一限位组件(10),所述第一限位组件(10)位于所述第一推板(5)背离所述第二治具板(8)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10)包括第一定位座(1001)、第一缓冲件(1002)和第一限位柱(100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5)上还设有第二限位组件(11),所述第二限位组件(11)位于所述第二推板(6)朝向所述第一推板(5)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11)包括第二定位座(1101)、第二缓冲件(1102)和第二限位柱(11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治具板(8)上设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沿第二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定位板(12)、第二定位板(13),所述第一定位板(12)和所述第二定位板(13)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14)两侧,用于与所述夹持件(9)配合以夹设所述电芯(14),且当所述第二治具板(8)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夹持件(9)能够夹持在所述第一定位板(12)和第二定位板(13)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加压装置,用于对电芯加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治具板(7)、第二治具板(8)及夹持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治具板(7)朝向所述第二治具板(8)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槽部(701),所述第二治具板(8)朝向所述第一治具板(7)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槽部(801),所述第一槽部(701)的形状和所述第二槽部(801)的形状与所述夹持件(9)的两端相适配,以使所述夹持件(9)的两端能够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槽部(701)和所述第二槽部(8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1)、第一推板(5)和第一启动阀(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3)、第二推板(6)和第二启动阀(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15),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第一治具板(7)均设置于所述机架(1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5)上设有第一限位组件(10),所述第一限位组件(10)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阳董童明刁桂龙黄许源罗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