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用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安装支架、具有上述线束安装支架的线束支架组件及具有上述线束支架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功能的多样化,需要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器等通过线束与汽车主机相关联,实现各种功能。由此,线束的数量也得到了增加了,同时线束的质量也是同步增加。
2、现有的线束走线需要占用较多的空间,分散的线束走线存在线束杂乱,以及安装效率,同时使得后续的检修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线束安装支架,能够将线束进行整理收纳,起到了很好的集成作用,节约了整车的布置空间,同时提高线束安装效率;收纳后的线束整洁干净,便于线束后续的检查维修。安装板与钣金之间的稳定配合,能够保证线束的稳定夹持。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束支架,可以固定在汽车钣金较为复杂的环境下,支架固定在钣金上,同时还可提供多根线束及内饰的固定点;
3、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一种线束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安装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安装部;
4、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点位与第二安装点位,所述第一安装点位与所述第二安装点位分别安装有一用于夹持线束的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
5、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不同的平面,用以连接于钣金的不同平面。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与所在的安装板上成一定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板上与所述辅助板接触所述安装板一侧相邻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点位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第一安装孔;
9、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与线束端子相卡接的第一卡接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之间的第一阻隔帽。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第一支撑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且沿所述第一支撑板向下延伸的第一弹性板;
11、所述第一弹性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板之间具有弹性空间,所述第一弹性板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卡接第一卡接块,自所述第一弹性板的顶部向底部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一卡接块顶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板上,所述第二卡接块与所述第一弹性板之间呈锐角设置。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结构相同。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点位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第二安装孔;
14、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二限位部、线束套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线束套的第二阻隔帽;
15、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阻隔帽上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相对两侧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接块,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向底部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二卡接块顶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卡接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呈锐角设置;
16、所述线束套上具有用于线束穿过的线束孔。
17、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一种线束支架组件,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公开的线束安装支架,还包括钣金和线束;
18、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及所述钣金后将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钣金上;
19、所述线束置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上。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线束上具有线束端子;
21、所述线束端子包括插接在一起的母端子和子端子,所述母端子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条,两个所述第一卡条相对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槽,两个所述第一卡条之间的所述母端子底部设有上卡接块;
22、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阻隔帽上且与每个所述第一卡条一一对应的两个第二卡条,每一个所述卡条的外侧设有第二卡槽,用于所述第一卡条的放置,两个所述第二卡条之间设有连接板和限位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用于所述上卡接块放置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限位槽的上方,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限位空间。
23、本申请第三方面公开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提公开的线束支架组件。
24、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25、本申请提供的线束安装支架,能够将线束进行整理收纳,起到了很好的集成作用,节约了整车的布置空间,同时提高线束安装效率;收纳后的线束整洁干净,便于线束后续的检查维修。安装板与钣金之间的稳定配合,能够保证线束的稳定夹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安装部(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4)与第二安装部(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4)之间与所在的安装板(1)上成一定角度设置有一辅助板(15),所述辅助板(15)上设有调节孔(151),用以通过螺栓固定于外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15)上与所述辅助板(15)接触所述安装板(1)一侧相邻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加强板(152),所述加强板(152)与所述安装板(1)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点位(11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1)上的第一安装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1)包括第一支撑板(21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1)顶部且沿所述第一支撑板(211)向下延伸的第一弹性板(212);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点位(13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3)上的第二安装孔;
8.一种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之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束安装支架,还包括钣金(5)和线束(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4)上具有线束端子;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安装部(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4)与第二安装部(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4)之间与所在的安装板(1)上成一定角度设置有一辅助板(15),所述辅助板(15)上设有调节孔(151),用以通过螺栓固定于外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15)上与所述辅助板(15)接触所述安装板(1)一侧相邻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加强板(152),所述加强板(152)与所述安装板(1)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点位(11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1)上的第一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智马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