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8357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0
一种护理枕头,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包括护理枕主体和调控组件,护理枕主体的内部中间层设置有气囊组件,护理枕主体的外侧面至气囊组件内设置有外导管,外导管内部设置有气管,调控组件设置在护理枕主体的外部,调控组件的内部上端处开设有进气道,调控组件的内部下端开设有安装腔,且安装腔与进气道相通,通过在护理枕头内部配备了可充气的气囊层,允许用户根据个人的舒适度和恢复需求,对气囊层进行相应的充气或排气操作,这样能够有效调节枕头的支撑程度和软硬度,特别适合眼科玻璃体切割术后需要面部朝下休息的病人,通过个性化的充气调节,能够为术后患者的脸部提供恰当的支撑和舒适度,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休息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护理枕头


技术介绍

1、在医疗护理领域,尤其是眼科手术后,患者的体位和舒适度对于恢复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经过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他们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低头趴卧的姿势,以便伤口能够愈合和恢复。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专门的医疗护理枕头来支撑患者的头部和面部,是确保患者舒适度和减少术后疼痛的关键。

2、然而,现有的医疗护理枕头设计往往存在明显的缺陷。传统的医疗护理枕头通常采用填充棉花的圆形设计,这种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患者的头部和面部提供支撑,但在长时间保持趴卧姿势时,会导致脸颊和额头等区域受到不均匀的压力,进而引发疼痛和不适。

3、因此,鉴于上述的技术缺陷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护理枕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护理枕头,该枕头在内部设计了可充气的机构,使得根据患者具体需求,能够对枕头进行充气或排气操作,这样的设计允许对枕头的硬度和支撑力进行精准调节,便于医疗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舒适度反馈进行个性化调整。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护理枕头,包括:

3、护理枕主体,所述护理枕主体的内部中间层设置有气囊组件,所述护理枕主体的外侧面至气囊组件内设置有外导管,所述外导管内部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用于对气囊组件进行注气;

4、调控组件,所述调控组件设置在护理枕主体的外部,所述调控组件的内部上端处开设有进气道,所述进气道用于为气管进行输气,所述调控组件的内部下端开设有安装腔,且安装腔与进气道相通;

5、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设置在调控组件的一端,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有进气管和气泵,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气泵呈连通设置,且另一端与进气道的内部中心相通。

6、优选的: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有第一气囊层、第二气囊层、第三气囊层和第四气囊层,且第一气囊层、第二气囊层、第三气囊层和第四气囊层沿上、下、左、右方向分布设置在护理枕主体内部;

7、所述气管包括有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和第四气管,且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和第四气管均设置在外导管内部,所述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和第四气管单独与对应的第一气囊层、第二气囊层、第三气囊层和第四气囊层呈连通设置,且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和第四气管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安装腔内。

8、优选的:所述进气道呈“十字形“或“x形”结构的任意一种,且在进气道的4条通道末端,沿着内壁顶端面至底端面处分布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其中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均为圆柱形结构,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均为竖直式开设,同时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的内部下端均与安装腔呈连通设置。

9、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内均滑动且适配设置有圆管形结构的封堵头,所述封堵头的上端呈封闭结构,所述封堵头朝向进气道的一端沿外壁面开设有进气口,当封堵头在向下活动时,所述进气口能够与进气道内的通道对齐,使空气能够顺畅地从进气道流入进气口中。

10、优选的:所述封堵头设置有4个,且4个封堵头的下端与对应的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和第四气管呈连通设置。

11、优选的:所述调控组件的顶部上方均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相对的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均由按钮、压杆和弹簧组成,所述按钮固定设置在压杆的顶部,所述压杆的下端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内,并与封堵头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压杆的外围,且上、下两端分别与压杆和调控组件的上表面相连。

12、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和第四气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

13、优选的:所述调控组件上还设置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与气泵电性连接,所述调控组件的上表面还设置有触点传感器,所述触点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气囊组件内设置有空气传感器,所述空气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层、第二气囊层、第三气囊层和第四气囊层的内部至护理枕主体的外侧面都各设置有一根单独的排气管,以及安装在排气管上的阀门。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6、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在护理枕头内部配备了可充气的气囊层,允许用户根据个人的舒适度和恢复需求,对气囊层进行相应的充气或排气操作,这样能够有效调节枕头的支撑程度和软硬度,特别适合眼科玻璃体切割术后需要面部朝下休息的病人,通过个性化的充气调节,能够为术后患者的脸部提供恰当的支撑和舒适度,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休息质量。

17、2.本方案通过在护理枕头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该组件主要包括通孔和可移动的封堵头,在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操作封堵头来定向控制气体流向,实现对特定气囊层的精确充气,这种设计使得护理枕头能够根据用户的个人需求和偏好,提供定制化的支撑和舒适度,从而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的个性化水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有第一气囊层(11)、第二气囊层(12)、第三气囊层(13)和第四气囊层(14),且第一气囊层(11)、第二气囊层(12)、第三气囊层(13)和第四气囊层(14)沿上、下、左、右方向分布设置在护理枕主体(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21)呈“十字形“或“X形”结构的任意一种,且在进气道(21)的4条通道末端,沿着内壁顶端面至底端面处分布开设有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26)和第四通孔(27),其中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26)和第四通孔(27)均为圆柱形结构,且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26)和第四通孔(27)均为竖直式开设,同时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26)和第四通孔(27)的内部下端均与安装腔(3)呈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护理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26)和第四通孔(27)内均滑动且适配设置有圆管形结构的封堵头(28),所述封堵头(28)的上端呈封闭结构,所述封堵头(28)朝向进气道(21)的一端沿外壁面开设有进气口(29),当封堵头(28)在向下活动时,所述进气口(29)能够与进气道(21)内的通道对齐,使空气能够顺畅地从进气道(21)流入进气口(29)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护理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头(28)设置有4个,且4个封堵头(28)的下端与对应的第一气管(32)、第二气管(33)、第三气管(34)和第四气管(35)呈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所述的一种护理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组件(2)的顶部上方均设置有与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26)和第四通孔(27)相对的按压组件(4),所述按压组件(4)均由按钮(41)、压杆(42)和弹簧(43)组成,所述按钮(41)固定设置在压杆(42)的顶部,所述压杆(42)的下端穿过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26)和第四通孔(27)内,并与封堵头(28)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3)套设在压杆(42)的外围,且上、下两端分别与压杆(42)和调控组件(2)的上表面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理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32)、第二气管(33)、第三气管(34)和第四气管(35)上均设置有单向阀(3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组件(2)上还设置有微控制器(5),所述微控制器(5)与气泵(23)电性连接,所述调控组件(2)的上表面还设置有触点传感器(44),所述触点传感器(44)与微控制器(5)电性连接,所述气囊组件内设置有空气传感器(51),所述空气传感器(51)与微控制器(5)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理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层(11)、第二气囊层(12)、第三气囊层(13)和第四气囊层(14)的内部至护理枕主体(1)的外侧面都各设置有一根单独的排气管(6),以及安装在排气管(6)上的阀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有第一气囊层(11)、第二气囊层(12)、第三气囊层(13)和第四气囊层(14),且第一气囊层(11)、第二气囊层(12)、第三气囊层(13)和第四气囊层(14)沿上、下、左、右方向分布设置在护理枕主体(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21)呈“十字形“或“x形”结构的任意一种,且在进气道(21)的4条通道末端,沿着内壁顶端面至底端面处分布开设有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26)和第四通孔(27),其中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26)和第四通孔(27)均为圆柱形结构,且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26)和第四通孔(27)均为竖直式开设,同时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26)和第四通孔(27)的内部下端均与安装腔(3)呈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护理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26)和第四通孔(27)内均滑动且适配设置有圆管形结构的封堵头(28),所述封堵头(28)的上端呈封闭结构,所述封堵头(28)朝向进气道(21)的一端沿外壁面开设有进气口(29),当封堵头(28)在向下活动时,所述进气口(29)能够与进气道(21)内的通道对齐,使空气能够顺畅地从进气道(21)流入进气口(29)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护理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头(28)设置有4个,且4个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