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829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1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热压装置,该冷热压装置包括机架、冷热压机构和机械手,机架具有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冷热压机构连接于机架,冷热压机构用于冷热压工件。机械手连接于机架,机械手被配置为:能够将位于上料工位的工件转移至冷热压机构;且能够将位于冷热压机构的工件转移至下料工位。该冷热压装置通过机械手移动工件,实现工件的冷热压加工转移,减少冷热压工艺中的人为参与,使得冷热压加工更加稳定,提高对工件进行冷热压加工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整形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热压装置


技术介绍

1、工件在进行整形加工时,通常需要通过冷热压加工设备对工件进行热压塑型和冷压塑型,在冷热压加工设备进行冷热压加工前和完成冷热压加工后均需要人工转移工件,工件整形加工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冷热压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工件冷热压加工的生产效率。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冷热压装置,包括机架、冷热压机构和机械手,机架具有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冷热压机构连接于机架,冷热压机构用于冷热压工件。机械手连接于机架,机械手被配置为:能够将位于上料工位的工件转移至冷热压机构;且能够将位于冷热压机构的工件转移至下料工位。

3、上述技术方案中,机械手能够从上料工位拾取待冷热压的工件,并将上料工位的工件转移至冷热压机构,实现工件的冷热压上料,提高了工件的上料效率和上料稳定性,机械手还能够将冷热压机构的工件转移至下料工位,实现工件的下料,提高工件的下料效率和下料稳定性。故,该冷热压装置通过机械手移动工件,实现工件的冷热压加工转移,减少冷热压工艺中的人为参与,使得冷热压加工更加稳定,提高对工件进行冷热压加工的生产效率。

4、在一些实施例中,冷热压机构包括冷压机构和热压机构。热压机构连接于机架,热压机构用于热压工件。冷压机构连接于机架,冷压机构用于冷压工件。机械手被配置为:能够将位于上料工位的工件转移至热压机构;能够将位于热压机构的工件转移至冷压机构;且能够将位于冷压机构的工件转移至下料工位。通过将冷压机构和热压机构设置于机架,可以将冷压和热压集成到同一设备上,减少工件由热压机构转移至冷压机构的时间;通过设置冷压机构和热压机构,可以使得冷压成型和热压成型同时进行;通过设置机械手,以实现工件在上料工位、热压机构、冷压机构、下料工位之间的转移,减少了冷热压工艺的人为参与,提高了冷热压工艺的加工效率和稳定性。

5、在一些实施例中,热压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热压件,第一驱动单元连接机架,第一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相邻的两个热压件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以使相邻的两个热压件配合热压工件。通过设置第一驱动单元,可以驱动两个相邻的热压件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从而实现工件的热压整形,提高了热压整形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热压的稳定性。

6、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热压件包括第一热压件和至少一个第二热压件,第一热压件固定于机架,第二热压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机架,第一驱动单元被配置驱动最远离第一热压件的第二热压件移动。通过将第一热压件固定于机架并设置第二热压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机架,第二热压件可以相对于第一热压件移动,以实现工件的热压,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最远离第一热压件的第二热压件移动,提高了第二热压件的移动稳定性,在第二热压件为多个时,最远离第一热压件的第二热压件还可以带动其他第二热压件一同向第一热压件移动,实现多组工件的热压,通过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可实现一组或多组工件的热压,提高了热压工序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7、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压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冷压件,第二驱动单元连接机架,第二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相邻的两个冷压件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以使相邻的两个冷压件配合冷压工件。通过设置第二驱动单元驱动相邻的两个冷压件相互靠近,以实现工件的冷压,提高了冷压整形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工件冷压加工的稳定性。

8、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冷压件包括第一冷压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冷压件,第一冷压件固定于机架,第二冷压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机架,第二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最远离第一冷压件的第二冷压件移动。通过将第一冷压件固定于机架并设置第二冷压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机架,第二冷压件可以相对于第一冷压件移动,以实现工件的冷压,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最远离第一冷压件的第二冷压件移动,提高了第二冷压件的移动稳定性,在第二冷压件为多个时,最远离第一冷压件的第二冷压件还可以带动其他第二冷压件一同向第一冷压件移动,实现多组工件的冷压,通过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可实现一组或多组工件的冷压,提高了冷压工序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9、在一些实施例中,热压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热压件,相邻的两个热压件配合热压工件;热压机构和冷压机构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沿第二方向,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分别位于机械手的两侧,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通过将热压机构和冷压机构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位于机械手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可以提高机械手转移工件的效率,优化了机械手转移工件的路径,提高了工件加工效率。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热压机构和冷压机构位于机械手的同一侧,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均垂直于第三方向。通过将热压机构和冷压机构设置于机械手沿第三方向的同侧,可以提高工件由热压机构转移至冷压机构的转移效率,从而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冷热压装置还包括上料仓和第一顶升机构,上料仓设置于上料工位,上料仓用于堆放工件,第一顶升机构用于顶升工件,以将上料仓中位于最顶部的工件顶升至待拾取位置,机械手被配置能够拾取位于待拾取位置的工件。通过设置上料仓,上料仓可以存放工件,通过设置第一顶升机构,第一顶升机构可以将上料仓内的工件顶升至待拾取位置,以便于机械手拾取工件,机械手配合上料仓和第一顶升机构工作,机械手可以始终在待拾取位置拾取工件,减少了机械手拾取工件的位置设定,降低机械手拾取工件失败的风险,提高了机械手的操作稳定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冷热压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机构,第一检测机构被配置为检测待拾取位置的工件;当待拾取位置存在工件时,机械手能够响应于第一检测机构,以拾取位于待拾取位置的工件;当待拾取位置不存在工件时,第一顶升机构能够响应于第一检测机构,以将上料仓内位于最顶部的工件顶升至待拾取位置。通过设置第一检测机构,从而可以判断待拾取位置的工件到位情况,有助于机械手根据工件到位情况响应是否拾取工件,降低机械手误操作的风险。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冷热压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被配置为检测上料仓内是否存在工件;当上料仓中存在工件时,第一顶升机构能够响应于第二检测机构,以顶升上料仓内的工件。通过设置第二检测机构,确认上料仓内是否存在工件,以便于第一顶升机构顶升工件至待拾取位置,降低第一顶升机构误操作的风险。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冷热压装置还包括第一扫码机构,第一扫码机构设置于上料工位。通过设置第一扫码机构,以便于在工件加工前识别工件,以记录工件的状态。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冷热压装置还包括下料仓和第二顶升机构,下料仓设置于下料工位,下料仓用于堆放工件,机械手被配置能够将冷热压机构的工件转移至下料仓的待存料位置,第二顶升机构用于下降工件,以使下料仓内位于最顶部的工件脱离待存料位置。通过设置下料仓,下料仓可以存放工件,通过设置第二顶升机构,第二顶升机构可以将下料仓内的工件脱离待存料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压机构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热压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机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相邻的两个所述热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靠近,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热压件配合热压所述工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热压件包括第一热压件和至少一个第二热压件,所述第一热压件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热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被配置驱动最远离所述第一热压件的所述第二热压件移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压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冷压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机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靠近,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压件配合冷压所述工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压件包括第一冷压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冷压件,所述第一冷压件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冷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最远离所述第一冷压件的所述第二冷压件移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热压件,相邻的两个所述热压件用于配合热压所述工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三方向,所述热压机构和所述冷压机构位于所述机械手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三方向。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压装置还包括上料仓和第一顶升机构,所述上料仓设置于所述上料工位,所述上料仓用于堆放所述工件,所述第一顶升机构用于顶升所述工件,以将所述上料仓中位于最顶部的所述工件顶升至待拾取位置,所述机械手被配置能够拾取位于所述待拾取位置的所述工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冷热压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待拾取位置的所述工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压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被配置为检测所述上料仓内是否存在所述工件;

12.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压装置还包括扫码机构,所述扫码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料工位。

13.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压装置还包括下料仓和第二顶升机构,所述下料仓设置于所述下料工位,所述下料仓用于堆放所述工件,所述机械手被配置能够将所述冷热压机构的所述工件转移至所述下料仓的待存料位置,所述第二顶升机构用于下降所述工件,以使所述下料仓内位于最顶部的所述工件脱离所述待存料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冷热压装置还包括第三检测机构,所述第三检测机构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待存料位置的所述工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压机构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热压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机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相邻的两个所述热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靠近,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热压件配合热压所述工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热压件包括第一热压件和至少一个第二热压件,所述第一热压件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热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被配置驱动最远离所述第一热压件的所述第二热压件移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压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冷压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机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靠近,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压件配合冷压所述工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压件包括第一冷压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冷压件,所述第一冷压件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冷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最远离所述第一冷压件的所述第二冷压件移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热压件,相邻的两个所述热压件用于配合热压所述工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热压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万春肖前亮李振宁冯欣魏奕民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