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冶金,尤其涉及一种异钢种连浇形成的衔接坯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介绍
1、连铸是液态的钢水随着热量的向外传递逐渐冷却为固态铸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持续发生和连续进行的,所以称之为连铸。连铸的过程通常为:先把大包中的钢水倒入中包,以在中包进行储存和分流,然后钢水再由中包进入结晶器,通过结晶器水冷铜壁冷却,逐渐形成固定断面形状和一定坯壳厚度的铸坯,再接着中心部仍为液态钢水的铸坯被连续不断从结晶器下口拉出,进入二次冷却区,在连铸扇形段中进行二次冷却,最后通过拉矫机拉出扇形段后被火切机切割成不同长度的铸坯。
2、连浇炉数是指一个浇次从开浇到停浇生产的总炉数,是衡量连铸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经济技术指标,通常会将相同成分的钢水放在一个浇次进行连续生产,但是,由于板坯钢种众多,单一钢种需求量不多,不便大批量连续生产,但生产短浇次会导致频繁开、停浇,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急剧升高,因此,在一些情况下,会将不同成分的钢种排在一个浇次进行连续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3、不同成分钢种进行连浇时,钢水在中包进行混合,混合钢水浇注成的铸坯称之为衔接坯,衔接坯的成分不满足前后炉次的成分要求,需要挑出进行降级改判处理。目前,一般是根据衔接炉次大包打开时中包钢水重量进行预估衔接坯的长度,通常把中包钢水重量换算成的浇注长度作为衔接坯长度。然而这种衔接坯划分方式的精准度不够高,无法满足一些对构成成分范围要求严格的钢种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2、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异钢种连浇形成的衔接坯确定方法,包括:
3、以前炉成分限值和后炉成分限值分别作为衔接坯的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衔接点成分值,根据所述衔接点成分值、前炉成分值和后炉成分值,确定所述衔接坯的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成分混合度;所述成分混合度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参量成正比,以及与第二参量成反比,所述第一参量为所述衔接点成分值与所述前炉成分值之差,所述第二参量为所述后炉成分值和所述前炉成分值之差;
4、根据后炉大包开浇时的中包余钢量以及所述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成分混合度,得到所述衔接坯的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出钢量;所述成分混合度随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出钢量非线性增长,且随所述中包钢余量线性增长;
5、分别根据所述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出钢量,确定所述衔接坯的起点和终点。
6、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异钢种连浇形成的衔接坯确定装置,包括第一计算模块、第二计算模块和确定模块;
7、所述第一计算模块用于以前炉成分限值和后炉成分限值分别作为衔接坯的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衔接点成分值,根据所述衔接点成分值、前炉成分值和后炉成分值,确定所述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成分混合度;所述成分混合度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参量成正比,以及与第二参量成反比,所述第一参量为所述衔接点成分值与所述前炉成分值之差,所述第二参量为所述后炉成分值和所述前炉成分值之差;
8、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后炉大包开浇时的中包余钢量以及所述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成分混合度,得到所述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出钢量;所述成分混合度随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出钢量非线性增长,且随所述中包钢余量线性增长;
9、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分别根据所述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出钢量,确定所述衔接坯的起点和终点。
10、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衔接坯确定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11、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衔接坯确定方法。
12、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如上所述的衔接坯确定方法。
13、由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衔接坯确定方法,将衔接坯各位置处对应的衔接点成分值与前炉成分值之差作为衔接坯各位置处的第一参量,以及将后炉成分值与前炉成分值之差作为第二参量,并将衔接坯各位置处的成分混合度定义为与第一参量成正比,且与第二参量成反比,从而根据前炉成分限值和后炉成分限值便可确定衔接坯起点和终点的成分混合度,以及进一步定义成分混合度和对应位置的出钢量以及中包余钢量之间的增长关系,进而根据衔接坯的起点和终点的成分混合度,基于该增长关系,确定衔接坯的起点和终点对应的出钢量,最后再根据衔接坯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出钢量确定衔接坯的起点和终点。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衔接坯确定方法可以精准的划定异钢连浇工艺中形成的衔接坯,便于指导衔接坯的降级改判处理。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衔接坯确定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分别可以达到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衔接坯确定方法基本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钢种连浇形成的衔接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前炉成分限值和后炉成分限值分别作为衔接坯的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衔接点成分值,根据所述衔接点成分值、前炉成分值和后炉成分值,确定所述衔接坯的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成分混合度,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衔接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后炉大包开浇时的中包余钢量以及所述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成分混合度,得到所述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出钢量,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衔接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和所述B满足关系:A=m1*R+n1;B=m2*R+n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衔接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中包余钢量,以及所述衔接坯的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成分混合度相应的代入第二成分混合度计算公式之前,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衔接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根据所述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出钢量,确定所述衔接坯的起点和终点,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
8.一种异钢种连浇形成的衔接坯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计算模块、第二计算模块和确定模块;
9.一种衔接坯确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衔接坯确定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钢种连浇形成的衔接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前炉成分限值和后炉成分限值分别作为衔接坯的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衔接点成分值,根据所述衔接点成分值、前炉成分值和后炉成分值,确定所述衔接坯的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成分混合度,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衔接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后炉大包开浇时的中包余钢量以及所述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成分混合度,得到所述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出钢量,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衔接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和所述b满足关系:a=m1*r+n1;b=m2*r+n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衔接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中包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建林,邓志勋,巨银军,杨文志,贺劲松,谢啸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