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锦炉专利>正文

一种灯蒂灯头斜板排水隔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795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灯蒂灯头斜板排水隔水结构,它是由灯头(1)、灯蒂(2)及电线(3)所组成,其中在灯头(1)内部设一斜板(13),使内部空间形成两个独立的三角形开孔(15),提供电线(3)的端子(31)组合,在灯头(1)内两侧另设两组卡合条(14),提供灯蒂(2)的一端卡合固设,而在灯蒂的两侧各设一缺槽(21),相对于斜板(13)两侧的三角形开孔(15),形成二独立的排水通道。(*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具类,特别涉及一种灯蒂灯头斜板排水隔水结构。常见的灯蒂灯头结构,为获得排水以防止水份导致短路事故,系在灯头(1)内部设以一隔板(11),如附图1所示,藉隔板(11)将内部区隔为两个独立空间,达到排水目的,这种结构设计,使得灯头(1)尾端仅余二较小的开孔(12),如附图4所示,因此当要组合电线(3)与端子(31)时,必须先将电线(3)穿入灯头(1)的开孔(12),再于另端组合端子(31),再回拉使端子(31)装设在灯头(1)内的正确位置,此种组合方式,显然造成极大的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灯蒂灯头结构存在不足,提供一种灯蒂灯头斜板排水隔水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构思依据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灯蒂灯头斜板排水隔水结构,利用改良的斜板构造,在具备原有的排水隔水效果下,而能便利将电线与端子和灯头直接结合,达到排水隔水的功效。 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实施例图1为常见的灯蒂灯头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尾端平面图。图4为常见的灯蒂灯头的尾端平面图。(1)为灯头、(2)为灯蒂、(3)为电线、(11)为隔板、(12)为开孔、(13)为斜板、(14)为卡合条、(15)为开孔、(21)为二缺槽、(31)为端子。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本技术是由灯头(1)、灯蒂(2)及电线(3)所构成,其中在灯头(1)的内部设置一斜板(13)及在灯头(1)内的两侧设有两组卡合条(14),提供灯蒂(2)的尾端卡合固设,另于灯蒂(2)的两侧设有缺槽(21),相对于灯头(1)内,由斜板(13)区隔形成有二独立空间。结合附图2和附图3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藉由斜板(13),使灯头(1)的尾端(如附图3所示)形成三角形的开孔(15),由于此开孔(15)的斜面具有较大的宽度,是以电线(3)在结合端子(31)之后,乃可直接穿入开孔(15),随后再转动角度,定位于灯头(1)内的正确位置。本技术结构简单、除具有排水隔水功能外,还具有组合方便、快速。权利要求1.一种灯蒂灯头斜板排水隔水结构,它是由一灯头(1)、灯蒂(2)和电线(3)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灯头(1)的内部设置一斜板(13),使内部空间形成两个独立的三角形的开孔(15),提供电线(3)的端子(31)组合,并在灯头(1)内两侧设以两组卡合条(14),提供灯蒂(2)的尾端卡合固设,而在灯蒂(2)的两侧设有缺槽(21),相对于斜板(13)两侧的三角形开孔(15),形成二独立的排水通道。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灯蒂灯头斜板排水隔水结构,它是由灯头(1)、灯蒂(2)及电线(3)所组成,其中在灯头(1)内部设一斜板(13),使内部空间形成两个独立的三角形开孔(15),提供电线(3)的端子(31)组合,在灯头(1)内两侧另设两组卡合条(14),提供灯蒂(2)的一端卡合固设,而在灯蒂的两侧各设一缺槽(21),相对于斜板(13)两侧的三角形开孔(15),形成二独立的排水通道。文档编号F21V31/00GK2371439SQ9820217公开日2000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吴锦炉 申请人:吴锦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蒂灯头斜板排水隔水结构,它是由一灯头(1)、灯蒂(2)和电线(3)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灯头(1)的内部设置一斜板(13),使内部空间形成两个独立的三角形的开孔(15),提供电线(3)的端子(31)组合,并在灯头(1)内两侧设以两组卡合条(14),提供灯蒂(2)的尾端卡合固设,而在灯蒂(2)的两侧设有缺槽(21),相对于斜板(13)两侧的三角形开孔(15),形成二独立的排水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锦炉
申请(专利权)人:吴锦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