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夹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
技术介绍
1、现有一种不锈钢钢盘,壳体是由总厚是2.4mm厚的夹心钢板锻压制造而成,该夹心钢板是两面材质是不锈钢,中间材质是铝合金的夹心钢板。成型后的钢盘壳体需要进行切边加工,将中心铝合金部分使用t型铣刀铣掉1mm深度,然后使用大型滚棒对钢盘边沿进行收边滚压处理,使钢盘边沿收口合并行程圆滑边缘的加工处理。由于滚边加工过程中对工件施用的力度很大,普通的装夹方式难以支撑,没有达到牢固装夹工件的条件。
2、目前使用的装夹方案是汉堡型的工装方式,由上而下固定工件加工,使用c型夹压板和螺栓固定的方式装夹,工装难度大,上下料时间长,单次换料时间15分钟,难以满足现阶段的产能效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该复合型夹具优化了装夹方式,减轻操作难度,提高装夹换料的效率,从而提升生产产能效率。
2、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包括用于对盘状工件的内底面进行固定的内底面固定机构以及用于对盘状工件的内侧面进行固定的内侧面固定机构;
4、所述内底面固定机构包括内底面真空负压孔或/和内底面真空负压槽,该内底面真空负压孔或内底面真空负压槽通过真空负压通道与提供负压力的负压装置连通;
5、所述内侧面固定机构包括内侧面顶块以及用于驱动内侧面顶块靠近或远离盘状工件的内侧面的顶
6、上述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的工作原理为:
7、工作时,将盘状工件倒盖在本夹具上,此时盘状工件的内底面贴在内底面真空负压孔的上方,盘状工件的内侧面贴在内侧面顶块的侧方;通过顶块驱动机构驱动内侧面顶块靠近盘状工件的内侧面,使得侧面顶块顶住盘状工件的内侧面;通过负压装置提供负压力,由内底面真空负压孔或/和内底面真空负压槽对盘状工件的内底面进行吸附固定,此时的盘状工件受到真空吸力和内撑压力的双重作用力,保证工件装夹稳定性和夹紧力。
8、需要解除装夹时,通过顶块驱动机构驱动内侧面顶块远离盘状工件的内侧面以及停止真空负压吸力即可,操作十分简便,有利于提高装夹的效率。
9、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侧面固定机构还包括内侧面真空负压孔或/和内侧面真空负压槽,该内侧面真空负压孔或内侧面真空负压槽通过真空负压通道与提供负压力的负压装置连通。
10、进一步,所述内侧面固定机构还包括仿形主体座,该仿形主体座的侧面设有所述内侧面真空负压孔或/和内侧面真空负压槽。
11、进一步,所述仿形主体座的侧面设有用于收纳内侧面顶块的顶块收纳槽。
12、进一步,所述仿形主体座为与盘状工件匹配的仿形结构,该仿形主体座为矩形结构或圆形结构。
13、进一步,当仿形主体座为矩形结构时,所述内侧面真空负压孔或/和内侧面真空负压槽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仿形主体座的其中两个相邻的侧面上;
14、所述顶块收纳槽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仿形主体座的另外两个相邻的侧面上。
15、进一步,当仿形主体座为圆形结构时,所述内侧面真空负压孔或/和内侧面真空负压槽至少设有两组且以仿形主体座的轴线为圆心沿着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在仿形主体座的侧面上;
16、所述顶块收纳槽至少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相邻的两组内侧面真空负压孔或/和内侧面真空负压槽之间。
17、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底面固定机构还包括吸附顶板,该吸附顶板上设有所述内底面真空负压孔或/和内底面真空负压槽。
18、进一步,所述吸附顶板和仿形主体座均设有相互连通的真空负压孔道;
19、所述吸附顶板的真空负压孔道与内底面真空负压槽连通;
20、所述仿形主体座的真空负压孔道与内侧面真空负压槽连通。
21、进一步,所述内侧面固定机构还包括锲型推块,该仿形主体座上设有用于收纳所述锲型推块的锲型收纳槽;所述锲型推块与顶块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
22、所述锲型推块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推动部或推动槽,所述内侧面顶块上设有与所述推动部配合的推动槽或与所述推动槽配合的推动部;所述推动槽为燕尾槽结构;所述锲型推块的移动方向与内侧面顶块的移动方向垂直。通过上述结构,在顶块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锲型推块相对于仿形主体座上进行升降移动,从而驱动内侧面顶块进行横向移动,使得内侧面顶块靠近或远离盘状工件的内侧面。
23、进一步,所述顶块驱动机构包括顶块驱动气缸,该顶块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锲型推块连接。
24、进一步,所述内侧面固定机构还包括导向块,该导向块与锲型推块之间设有直线导向结构。
2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本技术的复合型夹具通过将真空吸附和机械内撑的方式对工件进行装夹固定,不仅保证工件装夹稳定性和夹紧力,而且还可以减轻操作难度,提高装夹换料的效率,从而提升生产产能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盘状工件的内底面进行固定的内底面固定机构以及用于对盘状工件的内侧面进行固定的内侧面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固定机构还包括内侧面真空负压孔或/和内侧面真空负压槽,该内侧面真空负压孔或内侧面真空负压槽通过真空负压通道与提供负压力的负压装置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固定机构还包括仿形主体座,该仿形主体座的侧面设有所述内侧面真空负压孔或/和内侧面真空负压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主体座的侧面设有用于收纳内侧面顶块的顶块收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主体座为与盘状工件匹配的仿形结构,该仿形主体座为矩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主体座为与盘状工件匹配的仿形结构,该仿形主体座为圆形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底面固定机构还包括吸附顶板,该吸附顶板上设有所述内底面真空负压孔或/和内底面真空负压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顶板和仿形主体座均设有相互连通的真空负压孔道;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固定机构还包括锲型推块,该仿形主体座上设有用于收纳所述锲型推块的锲型收纳槽;所述锲型推块与顶块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固定机构还包括导向块,该导向块与锲型推块之间设有直线导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盘状工件的内底面进行固定的内底面固定机构以及用于对盘状工件的内侧面进行固定的内侧面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固定机构还包括内侧面真空负压孔或/和内侧面真空负压槽,该内侧面真空负压孔或内侧面真空负压槽通过真空负压通道与提供负压力的负压装置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固定机构还包括仿形主体座,该仿形主体座的侧面设有所述内侧面真空负压孔或/和内侧面真空负压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主体座的侧面设有用于收纳内侧面顶块的顶块收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盘状工件滚边用的复合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主体座为与盘状工件匹配的仿形结构,该仿形主体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添,邓松裕,吴锦全,李同,余梓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