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供双下肢无力患者的翻身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双下肢无力患者可见于多种疾病,比如脊髓的病变、脑干的病变、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等。双下肢无力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其中最常见的是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病变。在日常生活中,下肢无力也可能由于身体疲劳、缺乏锻炼、抑郁症等原因引起。因此,在出现下肢无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同时,平时加强身体锻炼,饮食均衡,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预防下肢无力发生。
2、目前,临床环境中缺乏可以适用于双下肢无力患者的翻身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双下肢无力患者的翻身辅助装置。
2、具体方案如下:
3、一种供双下肢无力患者的翻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t字型支架、支撑柱和老虎卡,所述t字型支架由横杆和竖杆组成,所述支撑柱为竖直设置的圆柱状结构,其上端与竖杆下端通过铰链铰接,外部套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固定套,下端中部设有螺纹槽,所述老虎卡的顶部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与螺纹槽螺纹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为圆筒状结构,其内壁沿长度方向设有与铰链相适配的滑槽。
5、进一步的,所述竖杆的中部外设有用于支撑固定套的限位环。
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7、1、帮助伸手够不着床栏的患者实现主动翻身;2、预防压力损伤的发生;3、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4、方便收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双下肢无力患者的翻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T字型支架(1)、支撑柱(2)和老虎卡(3),所述T字型支架(1)由横杆和竖杆组成,所述支撑柱(2)为竖直设置的圆柱状结构,其上端与竖杆下端通过铰链铰接,外部套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固定套(4),下端中部设有螺纹槽,所述老虎卡(3)的顶部设有螺纹柱(5),所述螺纹柱(5)与螺纹槽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双下肢无力患者的翻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4)为圆筒状结构,其内壁沿长度方向设有与铰链相适配的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双下肢无力患者的翻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的中部外设有用于支撑固定套(4)的限位环(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双下肢无力患者的翻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t字型支架(1)、支撑柱(2)和老虎卡(3),所述t字型支架(1)由横杆和竖杆组成,所述支撑柱(2)为竖直设置的圆柱状结构,其上端与竖杆下端通过铰链铰接,外部套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固定套(4),下端中部设有螺纹槽,所述老虎卡(3)的顶部设有螺纹柱(5),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