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电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传统电极片一般采用湿法制备,即将电极浆料涂布在集流体、经烘干等工序得到电极片,此方法加工周期较长、设备要求高且能耗高、设备占用空间较大。为了改善以上缺陷,相关技术中采取干法制备,干法制备是先将电极粉料辊压成电极膜,而后将电极膜复合在集流体上。
2、对于干法制备,往往需要使用粘结剂来保证电极膜与集流体之间的粘结。粘结剂需要加工呈纤维状来支撑电极粉料,加工困难且成型难度高,导致电极膜容易从集流体上脱落,特别对于大尺寸电极片来说,良品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干法制备电极片时,电极粉料容易从集流体上脱落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2、一种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包括:
3、集流体,包括呈三维网格结构的覆设部;及
4、电极材料部,覆设于所述覆设部,且所述电极材料部的部分嵌入所述覆设部的三维网格内。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材料部压延复合于所述覆设部上。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材料部所包含的活性物质的最大粒径dmax与所述覆设部的三维网格的平均最小内径rmin,满足:rmin≥dmax。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材料部所包含的活性物质的中值粒径d50,满足:rmin≥3d50;和/或,
8、所述rmin满足:20um≥rmin≥35nm。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覆设部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覆设有所述电极材料部,全部所述电极材料部嵌入所述覆设部内的深度与所述覆设部的厚度相等。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体还包括极耳部,在所述集流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极耳部与所述覆设部相邻设置,所述极耳部的厚度小于所述覆设部的厚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材料部由电极材料的质量含量不低于85%的原料覆设于所述覆设部上得到。
13、一种电极组件,包括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或所述负极片为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极片,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之间设置有所述隔膜。
14、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
15、一种电池,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单体。
16、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17、上述电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极材料部覆设在覆设部的表面上,且其部分嵌入到覆设部的网格中,即电极材料部的部分会嵌入到覆设部的内部网格内,通过三维网格可以增加电极材料部与集流体的接触,加强电流在电极片的多个方向上的传递。而且,电极材料部与集流体连接强度强,不易发生电极材料部与集流体脱落,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1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部(12)压延复合于所述覆设部(11a)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部(12)所包含的活性物质的中值粒径D50,满足:Rmin≥3D50;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部(12)于所述覆设部(11a)表面的覆设厚度h,满足:0<h≤300um;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11)还包括极耳部(11b),在所述集流体(11)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极耳部(11b)与所述覆设部(11a)相邻设置,所述极耳部(11b)的厚度小于所述覆设部(11a)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部(11b)焊接于所述覆设部(11a),或者,所述极耳部(11b)与所述覆设部(11a)一体成型。
7.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
8.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
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
10.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1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部(12)压延复合于所述覆设部(11a)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部(12)所包含的活性物质的中值粒径d50,满足:rmin≥3d50;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部(12)于所述覆设部(11a)表面的覆设厚度h,满足:0<h≤300um;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11)还包括极耳部(11b),在所述集流体(11)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极耳部(11b)与所述覆设部(11a)相邻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茜,
申请(专利权)人: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