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7891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包含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前阻流装置和后阻流装置,前阻流装置设置在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进料端,后阻流装置设置在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出料端,前阻流装置和后阻流装置内沿轴向设置有多道容纳空气的阻流容腔,前阻流装置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主进气口,前阻流装置的进气端设置有次进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阻流结构减少丝束带入处理空间的空气,有助于均匀稳定的等离子体产生,并且减少了混合气体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属于软管。


技术介绍

1、纤维增强带材是各类软管制备的关键材料,随着缠绕角度的变化,缠绕带能够增强软管的抗内压、抗拉、抗屈曲等能力。通常采用芳纶、聚芳酯、pbi、pbo等高性能纤维作为增强相,制备纤维增强带材。然而,高性能纤维表面惰性强与水性、油性、热熔性粘合剂粘结性能差。等离子体处理是改善高性能纤维表面性能的有效手段,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装置不需要抽真空,是纤维处理工业化应用的首选。然而稳定的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装置往往需要使用以氩气、氦气为主成分掺有氧气、氮气等气体的混合气体作为工作气氛。在连续的处理工艺中,气体损耗大,处理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减少混合气体的损耗。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包含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前阻流装置和后阻流装置,前阻流装置设置在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进料端,后阻流装置设置在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出料端,前阻流装置和后阻流装置内沿轴向设置有多道容纳空气的阻流容腔,前阻流装置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主进气口,前阻流装置的进气端设置有次进气口。

4、进一步地,所述阻流容腔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包含锥形段、圆柱段、齿尖段和尾锥段,锥形段的一端与圆柱段的一端连接,圆柱段的另一端与齿尖段的一端连接,齿尖段的另一端与尾锥段的一端连接,若干个阻流容腔沿着前阻流装置和后阻流装置的轴向首尾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段的锥面与前阻流装置或后阻流装置的轴向的夹角小于尾锥段的锥面与前阻流装置或后阻流装置的轴向的夹角。

6、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段的一端与圆柱段的一端以弧形面过渡连接,圆柱段的另一端与与齿尖段的一端以弧形面过渡连接,尾椎段的锥面沿着齿尖段的另一端的切线方向设置,尾锥段的另一端与下一个阻流容腔的锥形段的一端以弧形面过渡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齿尖段的内壁上设置有陶瓷涂层。

8、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前阻流装置和后阻流装置的进气端的阻流容腔包含圆柱段、齿尖段和尾锥段,位于前阻流装置和后阻流装置的出气端的阻流容腔包含锥形段和圆柱段。

9、进一步地,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含上电极板、下电极板、上陶瓷绝缘板、下陶瓷绝缘板、上散热齿片和下散热齿片,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上下对称设置在增强纤维的上下方,上陶瓷绝缘板固定在上电极板的下侧,上散热齿片固定在上电极板的上侧,下陶瓷绝缘板固定在下电极板的上侧,下散热齿片固定在下电极板的下侧。

10、进一步地,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采用铜、铝或银,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的结构为板状结构、网状结构或薄膜镀层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上陶瓷绝缘板和下陶瓷绝缘板采用氧化铝、氧化铍、氮化硼或氮化铝陶瓷,上陶瓷绝缘板和下陶瓷绝缘板的厚度为1.0-2.0mm,上陶瓷绝缘板和下陶瓷绝缘板之间的间距为1.0-2.0mm。

12、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3、增强纤维经过三道展丝凸辊后,增强纤维的宽度被展丝至20-50mm,然后增强纤维进入到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中;

14、主进气口和次进气口持续通入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包含氩气、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的总充气速度为0.5-0.7l/min;

15、混合气体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中被阻流在前阻流装置和后阻流装置的阻流容腔内;

16、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电源频率为2.0-5.0khz,电压为100-200v,增强纤维在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内的速度为1.5-2.5m/min;

17、等离子体处理装置通过高频高压电极板之间插入陶瓷绝缘板产生高能粒子对增强纤维表面进行微蚀刻。

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9、1、本专利技术通过阻流结构减少丝束带入处理空间的空气,利用阻流结构减少丝束带出处理空间的工作气体,保持处理空间中气氛保持恒定,有助于均匀稳定的等离子体产生;

20、2、本专利技术阻流结构能够减少等离子体处理使用的工作气体量,能够降低处理成本;

21、3、本专利技术处理方法采用一级或多级展丝凸辊对纤维束进行展丝,更有利于纤维束宽薄化均匀排列,能够提升等离子体处理均匀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前阻流装置和后阻流装置,前阻流装置设置在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进料端,后阻流装置设置在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出料端,前阻流装置和后阻流装置内沿轴向设置有多道容纳空气的阻流容腔,前阻流装置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主进气口,前阻流装置的进气端设置有次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容腔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包含锥形段、圆柱段、齿尖段和尾锥段,锥形段的一端与圆柱段的一端连接,圆柱段的另一端与齿尖段的一端连接,齿尖段的另一端与尾锥段的一端连接,若干个阻流容腔沿着前阻流装置和后阻流装置的轴向首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段的锥面与前阻流装置或后阻流装置的轴向的夹角小于尾锥段的锥面与前阻流装置或后阻流装置的轴向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段的一端与圆柱段的一端以弧形面过渡连接,圆柱段的另一端与与齿尖段的一端以弧形面过渡连接,尾椎段的锥面沿着齿尖段的另一端的切线方向设置,尾锥段的另一端与下一个阻流容腔的锥形段的一端以弧形面过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尖段的内壁上设置有陶瓷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前阻流装置和后阻流装置的进气端的阻流容腔包含圆柱段、齿尖段和尾锥段,位于前阻流装置和后阻流装置的出气端的阻流容腔包含锥形段和圆柱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含上电极板、下电极板、上陶瓷绝缘板、下陶瓷绝缘板、上散热齿片和下散热齿片,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上下对称设置在增强纤维的上下方,上陶瓷绝缘板固定在上电极板的下侧,上散热齿片固定在上电极板的上侧,下陶瓷绝缘板固定在下电极板的上侧,下散热齿片固定在下电极板的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采用铜、铝或银,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的结构为板状结构、网状结构或薄膜镀层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陶瓷绝缘板和下陶瓷绝缘板采用氧化铝、氧化铍、氮化硼或氮化铝陶瓷,上陶瓷绝缘板和下陶瓷绝缘板的厚度为1.0-2.0mm,上陶瓷绝缘板和下陶瓷绝缘板之间的间距为1.0-2.0mm。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前阻流装置和后阻流装置,前阻流装置设置在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进料端,后阻流装置设置在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出料端,前阻流装置和后阻流装置内沿轴向设置有多道容纳空气的阻流容腔,前阻流装置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主进气口,前阻流装置的进气端设置有次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容腔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包含锥形段、圆柱段、齿尖段和尾锥段,锥形段的一端与圆柱段的一端连接,圆柱段的另一端与齿尖段的一端连接,齿尖段的另一端与尾锥段的一端连接,若干个阻流容腔沿着前阻流装置和后阻流装置的轴向首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段的锥面与前阻流装置或后阻流装置的轴向的夹角小于尾锥段的锥面与前阻流装置或后阻流装置的轴向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段的一端与圆柱段的一端以弧形面过渡连接,圆柱段的另一端与与齿尖段的一端以弧形面过渡连接,尾椎段的锥面沿着齿尖段的另一端的切线方向设置,尾锥段的另一端与下一个阻流容腔的锥形段的一端以弧形面过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带材制备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铭夏平原李诗春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道可燃冰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