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2781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上样管路、洗脱管路和多个切向流层析柱;所述的上样管路上设置有上样泵,所述的上样管的出口端分别通过阀门分别连接每个切向流层析柱底部的进出口端管线;所述的洗脱管路上设置洗脱泵,所述的洗脱管路的出口端通过阀门分别连接每个切向流层析柱底部的进出口端管线;所述的每个切向流层析柱的顶部的进出口端管线通过阀门分别连接第一收集管道和第二收集管道;所述的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端口管线通过过滤模块或者储液罐连通所述的上样管路;使用时,一个处于装载模式,另一个处于洗脱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流动路径和循环回路中几乎没有剩余物,循环回路不必多次停止和重新启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下游分离纯化,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生物医药下游的色谱系统重采用的层析柱从结构上都是讲待处理的样品从层析柱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收集,因此不能处理颗粒沉淀物以及不能对分配筛网板进行反冲洗,无法实现高效色谱和颗粒处理同时进行的能力。现有技术中例如专利号为:202120067489.x,技术名称为一种液压驱动式动态层析装置,当需要加注分离液体时,液体从进液口注入,从出液口流出收集;或者采用例如专利号为:201820028656.8,技术名称为一种动梁式全自动层析柱,其底部采用的结构为筛板、分流板以及底座,筛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下喷头,当需要加注分离液体时,液体从上喷头的层析口进入,从下喷头的层析口流出收集,或者从下喷头的层析口进入,从上喷头的层析口流出收集。其缺点在于:1、不能实现柱头上部冲洗或洗脱;2、不支持过滤板(筛板)的反向冲洗,容易导致堵塞;3、不能同时实现高线性流速和过载上样,动态载量低。

2、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切向流层析柱,专利号为:202220697921.8,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层析柱的径向、切向流底部及其联用的层析系统。采用切向流动结构,实现切向流过滤的同时进行色谱上样,从而实现高线性流速和过载上样,实现极高的动态载量。因此为了能够满足生产需求,需要能利用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流色谱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实现一部分层析柱处于装载模式,一部分处于洗脱模式,这样就能够实现样品能够连续的装载在切向流层析柱中,而在流动路径和循环回路中没有剩余物。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包括上样管路、洗脱管路和多个切向流层析柱;所述的上样管路上设置有上样泵,所述的上样管的出口端分别通过阀门分别连接每个切向流层析柱底部的进出口端管线;所述的洗脱管路上设置洗脱泵,所述的洗脱管路的出口端通过阀门分别连接每个切向流层析柱底部的进出口端管线;所述的每个切向流层析柱的顶部的进出口端管线通过阀门分别连接第一收集管道和第二收集管道;所述的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端口管线通过过滤模块或者储液罐连通所述的上样管路。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切向流层析柱采用两个,一个处于装载模式,另一个处于洗脱模式。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样管路与洗脱管路的出口端管线分别连接第一阀阵;所述的第一阀阵是由四个收尾相连形成的矩形阀阵;矩形阀阵的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上样管路与洗脱管路的出口端;矩形阀阵的另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两个层析柱的底部进出口端。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两个的顶部进出口端管线分别连接第二阀阵,所述的第一阀阵是由四个收尾相连形成的矩形阀阵;矩形阀阵的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两个的顶部进出口端管线,矩形阀阵的另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第一收集管道和第二收集管道的进口端。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滤模块采用多个过滤器,每个所述的过滤器的一端进出口分别通过阀门连通两个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口端,过滤器的另一端连通上样管路。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滤器采用两个。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两个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端管线通过第三阀阵连通两个过滤器,所述的第三阀阵由四个收尾相连形成的矩形阀阵;矩形阀阵的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两个过滤器的一端进出口管线;所述矩形阀阵的另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回流端管线和排废管线;两个过滤器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阀阵连通上样管路,所述的第四阀阵四个收尾相连形成的矩形阀阵;矩形阀阵的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两个过滤器的另一端进出口管线,所述矩形阀阵的另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进液管道和上样管路。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端口管线上设置有回流泵。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滤模块或者储液罐的出口端管线通过混合器连通所述的上样管路。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洗脱管路出口端分别通过阀门连通多个切向流层析柱的顶部的进液端管线。

13、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包括:上样和洗脱;上样:所述的待处理样品通过上样管路进入到其中一部分的切向流层析柱的底部进出口端,部分溶液通过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口端经过滤模块或者储液罐回流至上样管路形成循环,待处理样品溶液经过切向流层析柱处理后,废弃溶液从切向流层析柱顶部的溶液进出口端管线流入至第一收集管道收集;洗脱:洗脱液通过洗脱管路进入到剩余部分已经上样过的切向流层析柱底部进出口端,经过层析柱柱内后,溶液从切向流层析柱顶部的溶液进出口端管线流入至第二收集管道收集;然后交替运行,一部分处于装载模式,另一部分处于洗脱模式。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切向流层析柱采用两个,一个处于装载模式,另一个处于洗脱模式。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洗脱管路出口端分别通过阀门连通两个切向流层析柱的顶部的进液端管线。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的使用方法,其步骤还包括上样后的冲洗:缓冲液通过洗脱管路进入到上样结束的切向流层析柱顶部进出口端,经过层析柱柱内后,从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口端流出后,利用连通回流口端管线的收集管道收集。

17、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的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的使用方法,其步骤还包括洗脱后的再生:清洗剂通过洗脱管路进入到洗脱结束的切向流层析柱顶部进出口端,经过层析柱柱内后,从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口端流出后,利用连通回流口端管线的收集管道收集。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9、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两个切向流层析柱,它们交替运行:一个处于装载模式,另一个处于洗脱模式。通过这样做,进料可以连续装载到rtf柱中,而在流动路径和循环回路中几乎没有剩余物,循环回路不必多次停止和重新启动。

20、2、切向流的回流端采用循环回路,在装载切向流层析柱的同时驱动循环。

21、3、利用过滤模块它从进料中去除颗粒物或污染物,并保持颗粒物浓度恒定(低于进料的浓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样管路、洗脱管路和多个切向流层析柱;所述的上样管路上设置有上样泵,所述的上样管的出口端分别通过阀门分别连接每个切向流层析柱底部的进出口端管线;所述的洗脱管路上设置洗脱泵,所述的洗脱管路的出口端通过阀门分别连接每个切向流层析柱底部的进出口端管线;所述的每个切向流层析柱的顶部的进出口端管线通过阀门分别连接第一收集管道和第二收集管道;所述的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端口管线通过过滤模块或者储液罐连通所述的上样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向流层析柱采用两个,一个处于装载模式,另一个处于洗脱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样管路与洗脱管路的出口端管线分别连接第一阀阵;所述的第一阀阵是由四个收尾相连形成的矩形阀阵;矩形阀阵的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上样管路与洗脱管路的出口端;矩形阀阵的另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两个层析柱的底部进出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的顶部进出口端管线分别连接第二阀阵,所述的第一阀阵是由四个收尾相连形成的矩形阀阵;矩形阀阵的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两个的顶部进出口端管线,矩形阀阵的另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第一收集管道和第二收集管道的进口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模块采用多个过滤器,每个所述的过滤器的一端进出口分别通过阀门连通两个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口端,过滤器的另一端连通上样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采用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端管线通过第三阀阵连通两个过滤器,所述的第三阀阵由四个收尾相连形成的矩形阀阵;矩形阀阵的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两个过滤器的一端进出口管线;所述矩形阀阵的另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回流端管线和排废管线;两个过滤器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阀阵连通上样管路,所述的第四阀阵四个收尾相连形成的矩形阀阵;矩形阀阵的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两个过滤器的另一端进出口管线,所述矩形阀阵的另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进液管道和上样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端口管线上设置有回流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模块或者储液罐的出口端管线通过混合器连通所述的上样管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脱管路出口端分别通过阀门连通多个切向流层析柱的顶部的进液端管线。

11.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上样和洗脱;上样:所述的待处理样品通过上样管路进入到其中一部分的切向流层析柱的底部进出口端,部分溶液通过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口端经过滤模块或者储液罐回流至上样管路形成循环,待处理样品溶液经过切向流层析柱处理后,废弃溶液从切向流层析柱顶部的溶液进出口端管线流入至第一收集管道收集;洗脱:洗脱液通过洗脱管路进入到剩余部分已经上样过的切向流层析柱底部进出口端,经过层析柱柱内后,溶液从切向流层析柱顶部的溶液进出口端管线流入至第二收集管道收集;然后交替运行,一部分处于装载模式,另一部分处于洗脱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向流层析柱采用两个,一个处于装载模式,另一个处于洗脱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的洗脱管路出口端分别通过阀门连通两个切向流层析柱的顶部的进液端管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的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的使用方法,其步骤还包括上样后的冲洗:缓冲液通过洗脱管路进入到上样结束的切向流层析柱顶部进出口端,经过层析柱柱内后,从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口端流出后,利用连通回流口端管线的收集管道收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的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的使用方法,其步骤还包括洗脱后的再生:清洗剂通过洗脱管路进入到洗脱结束的切向流层析柱顶部进出口端,经过层析柱柱内后,从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口端流出后,利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样管路、洗脱管路和多个切向流层析柱;所述的上样管路上设置有上样泵,所述的上样管的出口端分别通过阀门分别连接每个切向流层析柱底部的进出口端管线;所述的洗脱管路上设置洗脱泵,所述的洗脱管路的出口端通过阀门分别连接每个切向流层析柱底部的进出口端管线;所述的每个切向流层析柱的顶部的进出口端管线通过阀门分别连接第一收集管道和第二收集管道;所述的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端口管线通过过滤模块或者储液罐连通所述的上样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向流层析柱采用两个,一个处于装载模式,另一个处于洗脱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样管路与洗脱管路的出口端管线分别连接第一阀阵;所述的第一阀阵是由四个收尾相连形成的矩形阀阵;矩形阀阵的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上样管路与洗脱管路的出口端;矩形阀阵的另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两个层析柱的底部进出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的顶部进出口端管线分别连接第二阀阵,所述的第一阀阵是由四个收尾相连形成的矩形阀阵;矩形阀阵的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两个的顶部进出口端管线,矩形阀阵的另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第一收集管道和第二收集管道的进口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模块采用多个过滤器,每个所述的过滤器的一端进出口分别通过阀门连通两个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口端,过滤器的另一端连通上样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采用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向流层析柱的连续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切向流层析柱的回流端管线通过第三阀阵连通两个过滤器,所述的第三阀阵由四个收尾相连形成的矩形阀阵;矩形阀阵的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两个过滤器的一端进出口管线;所述矩形阀阵的另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回流端管线和排废管线;两个过滤器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阀阵连通上样管路,所述的第四阀阵四个收尾相连形成的矩形阀阵;矩形阀阵的一组对边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两个过滤器的另一端进出口管线,所述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胜金祖伟
申请(专利权)人:利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