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7790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及汽车,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包括板簧本体和扭力梁本体,所述板簧本体呈拱形结构,所述板簧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衬套;所述扭力梁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纵臂,所述板簧本体两端的衬套通过螺栓将板簧本体与扭力梁本体两端的纵臂连接,所述板簧本体顶部的中间位置通过板簧支架与车身底部相连;本技术提供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利用板簧替代螺旋弹簧应用于汽车之上,相较于螺旋弹簧悬架,板簧的扭力梁悬架结构设计简单,能够在在水平方向起到限制作用或者弹性作用,有利于提高悬架的可制造性和可维修性,并且可以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提升汽车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悬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及汽车


技术介绍

1、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2、汽车电动化的趋势在最近几年愈来愈快,电动车对于续航里程的需求极度强烈。电动车包含能量密度大,重量极重的电池包,因此车辆悬架需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来承担电池包的重量,进一步的需要悬架减重让电动车的电池更大,车辆跑的更远。

3、扭力梁后悬架总成是乘用车上常见的后悬挂类型,它通过中间的扭力横梁把左右车轮连成一体,平衡车轮的上下跳动,减小车轮的晃动。现有技术中,中国技术专利cn207190699u公开了一种汽车扭力梁式悬架,采用两个直径不同和长度不同的弹簧,将较长的弹簧套接于较粗壮弹簧的内部作为缓冲部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缓冲装置的稳定性,但是当扭力梁受到侧向力时,由于受力不均匀,弹簧容易从车身上脱落,另外,弹簧只能在竖直方向起到弹性作用,在水平方向起不到任何限制作用或者弹性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及汽车,能够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包括板簧本体和扭力梁本体,所述板簧本体呈拱形结构,所述板簧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衬套;所述扭力梁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纵臂,所述板簧本体两端的衬套通过螺栓将板簧本体与扭力梁本体两端的纵臂连接,所述板簧本体顶部的中间位置通过板簧支架与车身底部相连。

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板簧本体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制成。

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扭力梁本体两端的纵臂上分别设置有减震器。

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纵臂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板簧本体两端的衬套通过螺栓安装在纵臂的上表面。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衬套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螺栓孔,螺栓穿过衬套上的螺栓孔以及纵臂上的螺栓孔将板簧本体和扭力梁本体进行安装。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板簧支架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过板簧本体。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与板簧本体的宽度和高度相匹配。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板簧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通过垫块固定在板簧支架的上表面。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扭力梁本体两端纵臂的外侧面上焊接有轮毂连接盘。

12、第二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第一方面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

13、上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技术提供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利用板簧替代螺旋弹簧应用于汽车之上,相较于螺旋弹簧悬架,板簧的扭力梁悬架结构设计简单,能够在在水平方向起到限制作用或者弹性作用,有利于提高悬架的可制造性和可维修性,并且可以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提升汽车的驾驶体验。

15、本技术提供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板簧本体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替代金属材料,其重量远低于金属板簧的重量,在保证板簧可靠性的同时,可减小重量60%;另外,复合材料板簧会提供安全断裂预警,当汽车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工作时,复合材料板簧会沿长度方向缓慢开裂,但仍能保持轴的位置不变,以确保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16、本技术提供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通过设置的衬套和螺栓实现将板簧本体和扭力梁本体进行连接,该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17、本技术提供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通过设置的板簧支架实现将板簧本体的中间位置与车身连接,能够提高板簧安装的稳定性,同时确保板簧受力均匀;与现有的需要在板簧上开设安装孔的安装结构相比,能够避免由于开孔对板簧强度造成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簧本体和扭力梁本体,所述板簧本体呈拱形结构,所述板簧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衬套;所述扭力梁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纵臂,所述板簧本体两端的衬套通过螺栓将板簧本体与扭力梁本体两端的纵臂连接,所述板簧本体顶部的中间位置通过板簧支架与车身底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本体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本体两端的纵臂上分别设置有减震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臂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板簧本体两端的衬套通过螺栓安装在纵臂的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螺栓孔,螺栓穿过衬套上的螺栓孔以及纵臂上的螺栓孔将板簧本体和扭力梁本体进行安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支架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过板簧本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与板簧本体的宽度和高度相匹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通过垫块固定在板簧支架的上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扭力梁本体两端纵臂的外侧面上焊接有轮毂连接盘。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簧本体和扭力梁本体,所述板簧本体呈拱形结构,所述板簧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衬套;所述扭力梁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纵臂,所述板簧本体两端的衬套通过螺栓将板簧本体与扭力梁本体两端的纵臂连接,所述板簧本体顶部的中间位置通过板簧支架与车身底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本体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本体两端的纵臂上分别设置有减震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臂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板簧本体两端的衬套通过螺栓安装在纵臂的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板簧扭力梁悬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再斌李涛秦玉林夏婉莹严路平徐彩霞汪婷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