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消除70Kg级焊接用钢盘条马氏体和贝氏体的生产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消除70Kg级焊接用钢盘条马氏体和贝氏体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27709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除70Kg级焊接用钢盘条马氏体和贝氏体的生产方法,包括钢坯加热、控制轧制、补偿加热冷却、余热等温热处理工序,所述钢坯加热工序中,矩形坯在加热炉中加热时间≥5h,加热温度1120‑1180℃,均热温度1140‑1200℃;所述控制轧制工序,终轧温度900‑960℃,吐丝温度920‑980℃;所述补偿加热工序,盘卷在斯太尔摩辊道上运行14‑18分钟,温度降低至650‑700℃集卷;所述余热等温热处理工序,集卷后盘条进入610‑650℃的带有温度补偿的保温长廊,经过2‑3h保温后,进入缓冷长廊,缓慢降温至450‑500℃,出缓冷长廊自然冷却至200℃以下打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具体涉及一种消除70kg级焊接用钢盘条马氏体和贝氏体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70kg级焊接用钢盘条,为生产气体保护实芯焊丝的母料,其焊丝应用于工程机械、核电、管线,偶有用于煤机行业,整体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且市场同质化竞争逐渐加剧。为提高该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压降整体生产工序的成本,成为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但70kg级焊接用钢盘条整体合金含量较高,盘条轧制采用的斯太尔摩缓冷工艺,热轧盘条的组织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较多的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后续盘条机械除鳞后,在30m/s的高速连拉连镀工序直接一次制成规格的焊丝过程中,易发生拉拔脆断,严重影响焊丝厂的生产效率。

2、传统工艺生产的70kg级焊接用钢,采用退火工序消除贝氏体和马氏体时,往往会产生盘条表面的晶界氧化,在后续拉拔过程中导致基体表面结合力降低,表面产生微裂纹,后续镀铜过程中出现镀铜层脱落,焊丝表面发黑问题。因此,盘条在拉拔前不止进行退火处理,还需进行酸洗去除表面的晶界氧化层。

3、目前部分厂家采用盘条集卷后直接收集进行在线模拟退火处理,但是因盘条吐丝温度较高,直接集卷后,盘条部分位置会出现高温黏连,导致后续用户使用过程中难以放线,无法使用;同时,高温直接集卷,导致局部氧化铁皮爆皮脱落,后续二次氧化形成厚度≤3μm的氧化铁皮,用户加工过程中难以去除;最后,高温直接集卷,盘卷外侧和内部存在较大温差,在线模拟退火过程中盘卷外侧和内部组织差别较大,不能保证整卷盘条退火组织和力学性能稳定。另一部分厂家,如cn115245956a,一种组织均匀的贝氏体高强焊丝钢生产方法,cn102513725a,一种免退火焊丝钢盘条及其生产工艺等,仅通过调整轧制过程冷却水量的控制和盖保温罩的缓冷措施,将70kg级焊接用钢盘条组织控制为贝氏体,导致盘条抗拉强度大幅升高,后续用户加工过程中磨耗增加,且成品焊丝抗拉强度大幅升高,影响焊丝最终的焊接性能。

4、70kg级焊接用钢中含有较高的si、cr、ni等元素,轧后冷却过程中形成硅酸铁、铬酸铁和富ni层,导致盘条表面氧化铁皮存在严重的嵌入基体现象。后续在酸洗去除氧化铁皮后,基体表面残留较多的凹坑,影响最终焊丝的表面光洁度。常规采用斯太尔摩缓冷工艺生产,会加剧铁皮嵌入基体的深度,铁皮嵌入基体深度≥16μm,严重影响最终焊丝的表面质量。

5、综上所述,传统工序组织和氧化铁皮情况不能满足用户加工使用要求。需额外增加酸洗和退火工序,吨钢酸洗费用大于200元,退火费用大于350元,且生产周期较长,严重制约着该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目前传统工艺生产的70kg级焊接用钢,因表面氧化铁皮嵌入基体,导致酸洗后残留深度≥24μm的凹坑,也严重影响着焊丝最终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消除70kg级焊接用钢盘条马氏体和贝氏体的生产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消除70kg级焊接用钢盘条马氏体和贝氏体的生产方法,包括钢坯加热、控制轧制、补偿加热冷却、余热等温热处理工序,所述钢坯加热工序中,矩形坯在加热炉中加热时间≥5h,加热温度1120-1180℃,均热温度1140-1200℃,该加热方法可实现铸坯原始奥氏体晶粒度≤7.0级,为后续盘条强度降低奠定基础;

3、所述控制轧制工序,终轧温度900-960℃,吐丝温度920-980℃,采用900-960℃高温轧制,避免低温轧制,防止晶粒细化;采用920-980℃高温吐丝,可实现轧后氧化铁皮快速生成,提高氧化铁皮厚度,相对减轻氧化铁皮嵌入基体深度;

4、所述补偿加热工序,盘卷在斯太尔摩辊道上运行14-18分钟,温度降低至650-700℃集卷;所述余热等温热处理工序,集卷后盘条进入610-650℃的带有温度补偿的保温长廊,经过2-3h保温后,进入缓冷长廊,缓慢降温至450-500℃,出缓冷长廊自然冷却至200℃以下打包。

5、优选的,所述矩形坯为180mm*240mm短定尺6.3m矩形坯,采用双排布料方式在加热炉中加热。

6、优选的,所述加热补偿工序,盘条在斯太尔摩辊道上以0.20-0.40m/s的速度运行,同时在保温罩中间位置和斯太尔摩辊道中间位置,增设热电偶装置,对盘卷在辊道中间部分盘条进行温度补偿,使盘条在辊道上的搭接点位置和中间位置温度始终保持一致,温差控制≤5℃,后续在集卷过程中,配备单个环形密封保温箱,避免表层氧化的进一步发生,并进入保温长廊。

7、优选的,所述余热等温热处理工序,盘条在缓冷长廊以≤0.03℃/s的速度运行。

8、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方法可消除盘条中的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通圈组织控制为f+弥散分布的渗碳体,确保盘条抗拉强度600-650mpa,实现免退火拉拔,同时晶界氧化深度≤3μm,且使氧化铁皮嵌入基体的深度控制在≤5μ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除70Kg级焊接用钢盘条马氏体和贝氏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坯加热、控制轧制、补偿加热冷却、余热等温热处理工序,所述钢坯加热工序中,矩形坯在加热炉中加热时间≥5h,加热温度1120-1180℃,均热温度1140-1200℃;所述控制轧制工序,终轧温度900-960℃,吐丝温度920-980℃;所述补偿加热工序,盘卷在斯太尔摩辊道上运行14-18分钟,温度降低至650-700℃集卷;所述余热等温热处理工序,集卷后盘条进入610-650℃的带有温度补偿的保温长廊,经过2-3h保温后,进入缓冷长廊,缓慢降温至450-500℃,出缓冷长廊自然冷却至200℃以下打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除70Kg级焊接用钢盘条马氏体和贝氏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坯为180mm*240mm短定尺6.3m矩形坯,采用双排布料方式在加热炉中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除70Kg级焊接用钢盘条马氏体和贝氏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补偿工序,盘条在斯太尔摩辊道上以0.20-0.40m/s的速度运行,同时在保温罩中间位置和斯太尔摩辊道中间位置,增设热电偶装置,对盘卷在辊道中间部分盘条进行温度补偿,使盘条在辊道上的搭接点位置和中间位置温度始终保持一致,温差控制≤5℃,后续在集卷过程中,配备单个环形密封保温箱,避免表层氧化的进一步发生,并进入保温长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除70Kg级焊接用钢盘条马氏体和贝氏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等温热处理工序,盘条在缓冷长廊以≤0.03℃/s的速度运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70kg级焊接用钢盘条马氏体和贝氏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坯加热、控制轧制、补偿加热冷却、余热等温热处理工序,所述钢坯加热工序中,矩形坯在加热炉中加热时间≥5h,加热温度1120-1180℃,均热温度1140-1200℃;所述控制轧制工序,终轧温度900-960℃,吐丝温度920-980℃;所述补偿加热工序,盘卷在斯太尔摩辊道上运行14-18分钟,温度降低至650-700℃集卷;所述余热等温热处理工序,集卷后盘条进入610-650℃的带有温度补偿的保温长廊,经过2-3h保温后,进入缓冷长廊,缓慢降温至450-500℃,出缓冷长廊自然冷却至200℃以下打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除70kg级焊接用钢盘条马氏体和贝氏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锦中亓奉友侯建伟唐庆张吉伟董强苏永泽张行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