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_技高网

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27697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16
本申请涉及车辆废气再循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及车辆。其中,该系统包括:用于将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并生成废气的能量转化组件;用于对废气进行催化分解得到水蒸气和待排出气体的催化组件;用于基于能量转化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产生的热量对水蒸气进行加热,以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加热组件。由此,通过该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能够加热废气,使废气中的水蒸气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且冷却后不再有冷却水析出,解决了冷却水进入发动机气缸而影响燃料燃烧的问题,从而提升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废气再循环,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简称egr)是指把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歧管,并与新鲜混合气一起再次进入发动机气缸进行燃烧。由于废气中含有大量的co2等多原子气体,co2等气体不能燃烧且其比热容高而吸收大量的热,使得发动机气缸中混合气体的最高燃烧温度降低,从而减少nox的生成量。

2、然而,在车辆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空气湿度、环境温度等影响,废气在冷却进入气缸的过程中会出现水蒸气冷凝形成冷却水的现象,冷却水进入发动机气缸后会影响燃烧,导致发动机运行不稳定,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及车辆,以解决冷却水进入发动机气缸而影响燃料燃烧的问题,从而提升热效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包括:

3、能量转化组件,用于将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并生成废气;

4、催化组件,所述催化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能量转化组件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所述废气进行催化分解得到水蒸气和待排出气体,以通过所述催化组件的第一输出端排出所述待排出气体;

5、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催化组件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能量转化组件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加热单元基于所述能量转化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产生的热量对所述水蒸气进行加热,以生成氢气和氧气。

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还包括:

7、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与所述加热单元相连,用于为所述加热单元供电

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单元为加热丝。

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还包括:

10、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的输入端和所述催化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之间的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用于调节管路的进气量,将所述水蒸气输入至所述加热组件。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还包括:

12、涡轮,所述涡轮的输入端与所述能量转化组件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涡轮的输出端与所述催化组件的输入端相连。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还包括:

14、压气机,所述压气机的输入端分别与外界大气环境和所述加热组件的输出端相通,所述压气机用于吸收并压缩外界空气和所述加热组件产生的第一混合气体,得到压缩后的第二混合气体。

1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还包括:

16、中冷器,所述中冷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压气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中冷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能量转化组件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中冷器用于冷却所述压缩后的第二混合气体,使得冷却后的第二混合气体进入所述能量转化组件与燃料共同燃烧。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催化组件为三元催化器。

1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能量转化组件为发动机气缸。

1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通过能量转化组件将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并生成废气;通过催化组件对废气进行催化分解得到水蒸气和待排出气体;通过加热组件基于能量转化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产生的热量对水蒸气进行加热,以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通过该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能够加热废气,使废气中的水蒸气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且冷却后不再有冷却水析出,解决了冷却水进入发动机气缸而影响燃料燃烧的问题,从而提升热效率。

2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其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

2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车辆,通过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能够加热废气,使废气中的水蒸气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且冷却后不再有冷却水析出,解决了冷却水进入发动机气缸而影响燃料燃烧的问题,从而提升热效率。

22、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为加热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组件为三元催化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化组件为发动机气缸。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为加热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泽天曲函师钱丁超张宇璠李雨桐李显李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