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机构及多芯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7385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14
本技术涉及多芯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夹持机构及多芯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夹持机构,包括:载片;其中所述载片具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二端;以及;在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定位环;以及在所述定位环一侧的所述载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线部;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环和排线部,实现对单根多芯线的收纳,对多跟多芯线的排列,提高多芯线检修便利性;通过设置吸附部,有效将多芯线贴壁存放,优化使用空间,也降低多芯线杂乱状态下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芯线,具体而言,涉及夹持机构及多芯线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多芯线结构已较为常见,如专利号为201320601651.7的一种多芯线,具体请参阅图1,如图1所示,多芯线包括由若干股导体2束绞而成的缆线1,所述的导体2由若干根芯线缠绕而成,所述的导体 2 的外部包裹有绝缘层 3,所述的缆线 1 的外部包裹有聚脂膜 4,所述的聚脂膜 4 外部绕有防护层 5,上述以及相关技术中的多芯线不仅用在通信电缆中,还在电动自行车的供电以及控制系统中有所应用,多芯线在排列使用时,通常是采用软丝结构对其进行捆扎,在调整长度或者检修过程中,针对单根折叠长度的线以及多跟呈束的先,需要将整束或者重叠长度的部分全部解开才行,因此会出现布线杂乱以及检修困难的现象。

2、因此,如何避免布线杂乱以及检修步骤繁琐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夹持机构及多芯线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持机构,包括:载片;其中所述载片具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二端;以及;在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定位环;以及在所述定位环一侧的所述载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线部。

3、进一步的,所述载片、定位环以及排线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4、进一步的,所述排线部包括拢线圈;其中在所述拢线圈上设置有开口。

5、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的宽度自远离所述拢线圈的圆心方向逐渐增大。

6、进一步的,所述拢线圈内设置有适于容纳多芯线的存线腔;其中所述存线腔竖截面的内轮廓与多芯线竖截面外轮廓相吻合。

7、进一步的,所述载片的背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吸附部。

8、进一步的,所述吸附部包括弧形凹坑;其中所述弧形凹坑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吸附槽。

9、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凹坑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密封环;其中所述密封环的厚度沿远离所述弧形凹坑中心方向逐渐减小。

1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芯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线芯;以及包裹在所述线芯表面的内绝缘层;其中所述内绝缘层的外壁设置有防护层;以及所述防护层的外壁设置有外绝缘层;其中所述多芯线设置在上述所述的夹持机构上。

11、进一步的,一根所述线芯设置在所述定位环内;以及一根或多跟所述线芯设置在所述存线腔内。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设置定位环和排线部,实现对单根多芯线的收纳,对多跟多芯线的排列,提高多芯线检修便利性;

14、通过设置吸附部,有效将多芯线贴壁存放,优化使用空间,也降低多芯线杂乱状态下的故障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200),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200),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机构(200),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机构(200),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200),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机构(200),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机构(200),其特征在于:

9.一种多芯线(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芯线,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200),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200),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机构(200),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机构(200),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茂松张相勇姜卫兵陆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振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