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遗传育种,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分蘖数改变水稻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养活了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水稻产量对于世界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水稻分蘖是重要的农艺性状,也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调控水稻分蘖形成的分子机理,并使其运用于农业生产将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水稻作为单子叶植物研究的模式植物具备独特的优势。水稻分蘖作为一种特殊分枝在形态发生和遗传学研究上的优势,为高等植物分枝的机理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模式。因此,深入研究水稻分蘖的分子机理对于揭示植物分枝的调控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最近,独脚金内酯作为调控植物分枝的一种新植物激素被发现,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高等植物分枝发育机理的研究。水稻由于具有分蘖这种特殊的分枝形式,在对独脚金内酯调控植物分枝发育的研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年来,独脚金内酯的合成代谢、运输和信号转导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较大的进展,已经鉴定出了一系列关键的基因,但是对于独脚金内酯合成代谢和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
4、 osd14基因来源于水稻,属于独脚金内酯受体蛋白,其主要功能是控制水稻株型,包括水稻的分蘖数量和株高。在独脚金内酯信号途径中,osd14与osd3、osd53形成复合物,诱导osd53发生泛素化降解解除对下游相应基因的抑制。osd14本身也能发生泛素化降解,其是否发生泛素化降解以及受到的调控均能不同程度的影响独脚金内酯的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分蘖数改变水稻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所描述的技术主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以下描述可以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提及的其它技术主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分蘖数改变水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目的水稻中导入osd14突变体的编码基因,得到分蘖数改变水稻,所述分蘖数改变水稻的分蘖数高于或低于所述目的水稻,所述osd14突变体是seq id no:1的第10、11、13和15位氨基酸均由丝氨酸突变为另一氨基酸,且保持seq id no:1的其他氨基酸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4、上述方法中,所述另一氨基酸为丙氨酸或天冬氨酸。
5、上述方法中,所述osd14突变体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具体可通过将seq idno:2的第28-30位、第31-33位、第37-39位、第43-45核苷酸突变为丙氨酸的密码子得到,或通过过将seq id no:2的第28-30位、第31-33位、第37-39位、第43-45核苷酸突变为天冬氨酸的密码子得到。
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改变水稻分蘖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目的水稻中导入osd14突变体的编码基因,以改变所述受体水稻的分蘖数,所述osd14突变体是seq id no:1的第10、11、13和15位氨基酸均由丝氨酸突变为另一氨基酸,且保持seq id no:1的其他氨基酸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7、上述方法中,所述osd14突变体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具体可通过将seq idno:2的第28-30位、第31-33位、第37-39位、第43-45核苷酸突变为丙氨酸的密码子得到,或通过过将seq id no:2的第28-30位、第31-33位、第37-39位、第43-45核苷酸突变为天冬氨酸的密码子得到。
8、上述方法中,所述另一氨基酸为丙氨酸或天冬氨酸。
9、上述方法中,当将所述osd14的第10、11、13、15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均由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时,osd14表现为非磷酸化状态,受体水稻的分蘖数相对于未突变前增加。当将所述osd14的第10、11、13、15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均由丝氨酸的密码子突变为天冬氨酸的密码子时,osd14表现为磷酸化状态,受体水稻的分蘖数相对于未突变前减少。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增加水稻在低氮条件下的分蘖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目的水稻中导入osd14突变体的编码基因,以改变所述受体水稻的分蘖数,所述osd14突变体是seq id no:1的第10、11、13和15位氨基酸均由丝氨酸突变为丙氨基酸,且保持seq id no:1的其他氨基酸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11、上述方法中所述低氮条件是指在北京市顺义区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转基因基地的大田中,施加氮肥的重量为每公顷50公斤每个株系。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降低水稻在高氮条件下的分蘖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目的水稻中导入osd14突变体的编码基因,以改变所述受体水稻的分蘖数,所述osd14突变体是seqid no:1的第10、11、13和15位氨基酸均由丝氨酸突变为天冬氨基酸,且保持seq id no:1的其他氨基酸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13、上述方法中所述高氮条件是指在北京市顺义区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转基因基地的大田中,施加氮肥的重量为每公顷300公斤每个株系。
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蛋白质,所述蛋白质为下述任一种:
15、a1)是将seq id no:1的第10、11、13、15位氨基酸均由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且保持seq id no:1的其它氨基酸不变的蛋白质;
16、a2)将a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其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
17、a3)在a1)或a2)任一种所示的氨基酸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融合蛋白质。
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生物材料,所述生物材料为下述任意一种,
19、b1)、编码前述蛋白质的核酸分子;
20、b2)、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21、b3)、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22、b4)、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b3)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23、b5)、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
24、b6)、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组织、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组织;
25、b7)、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器官、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器官。
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蛋白质,所述蛋白质为下述任一种:
27、a1)是将seq id no:1的第10、11、13、15位氨基酸均由丝氨酸突变为天冬丙氨酸,且保持seq id no:1的其它氨基酸不变的蛋白质;
28、a2)将a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分蘖数改变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目的水稻中导入OsD14突变体的编码基因,得到分蘖数改变水稻,所述分蘖数改变水稻的分蘖数高于或低于所述目的水稻,所述OsD14突变体是SEQ ID NO:1的第10、11、13和15位氨基酸均由丝氨酸突变为另一氨基酸,且保持SEQ ID NO:1的其他氨基酸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氨基酸为丙氨酸或天冬氨酸。
3.改变水稻分蘖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目的水稻中导入OsD14突变体的编码基因,以改变所述受体水稻的分蘖数,所述OsD14突变体是SEQ ID NO:1的第10、11、13和15位氨基酸均由丝氨酸突变为另一氨基酸,且保持SEQ ID NO:1的其他氨基酸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氨基酸为丙氨酸或天冬氨酸。
5.蛋白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为下述任一种:
6.生物材料,所述生物材料为下述任意一种,
7.权利要求5中所述蛋白质或权利要求6中所述生
8.蛋白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为下述任一种:
9.生物材料,所述生物材料为下述任意一种,
10.权利要求8中所述蛋白质或权利要求9中所述生物材料在下述任一种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分蘖数改变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目的水稻中导入osd14突变体的编码基因,得到分蘖数改变水稻,所述分蘖数改变水稻的分蘖数高于或低于所述目的水稻,所述osd14突变体是seq id no:1的第10、11、13和15位氨基酸均由丝氨酸突变为另一氨基酸,且保持seq id no:1的其他氨基酸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氨基酸为丙氨酸或天冬氨酸。
3.改变水稻分蘖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目的水稻中导入osd14突变体的编码基因,以改变所述受体水稻的分蘖数,所述osd14突变体是seq id no:1的第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洋,王冰,胡庆亮,孟祥兵,荆彦辉,寇立泉,张达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