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织物处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新风结构、织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洗衣机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洗衣机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洗干一体机或干衣机也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适应人们对织物护理日益增长的洗衣需求。
2、市面上大部分洗干一体机或干衣机采用热泵烘干和冷凝烘干技术。在烘干阶段,烘干通道内的风机转动提供动力使得筒内空气流动,筒内空气流动顺序为:内筒→后风道→风机→电加热→内筒,从而完成一个循环。当筒内空气流经电加热时,被电加热加热为潮湿的热空气,再经过后风道时,被从后风道上方向下流动的冷凝水冷凝,析出所带水分,达到除湿目的。
3、在烘干过程中,冷凝效率是决定烘干速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现有的洗干一体机或干衣机在干衣中,冷凝效率较低,导致烘干时间普遍较长,大大增加了整个烘干过程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风结构、织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洗干一体机或干衣机在烘干过程中因冷凝效率较低而导致烘干时间长、能耗高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结构,应用于织物处理设备中,所述织物处理设备具有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以及与所述内筒连通的烘干通道,该所述新风结构包括:
3、具有启闭功能的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上,且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烘干通道连通,所述进风组件用于在所述织物处理设备运行
4、具有启闭功能且在所述内筒内的湿热空气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开启的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外筒上,且与所述内筒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出风组件用于在所述织物处理设备运行所述烘干程序时,受控制的将所述内筒内的湿热空气直接排至外界。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程序包括第一升温阶段;
6、其中,在所述第一升温阶段结束之后,所述内筒内的湿热空气满足所述设定条件,所述出风组件被允许与外界导通,且所述出风组件的出风截面积按比例开启。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组件包括连接管以及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出风管;
8、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具有适配端面,所述适配端面与所述内筒连接,以使得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内筒内部连通;
9、所述出风管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织物处理设备并与外界连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上设置有第二挡板以及带动所述第二挡板移动的第二电机;
11、所述第二挡板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以完成所述出风组件的启闭功能;
12、其中,所述第二挡板的截面形状包括方形,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挡板的截面形状适配。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连接本体;
14、所述连接本体内形成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与所述烘干通道连通的出风口、以及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口处形成有与所述烘干通道适配的安装端面;
16、所述安装端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烘干通道连接。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口朝向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的朝向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截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截面积。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第一挡板以及带动所述第一挡板移动的第一电机;
19、所述第一挡板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进风口,以完成所述进风组件的启闭功能;
20、其中,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一端至其第二端的方向为渐扩式板材结构,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进风口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挡板的截面形状适配。
21、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织物处理设备,该所述织物处理设备具有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与所述内筒连通的烘干通道、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新风结构;
22、所述新风结构中的进风组件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上,并与所述烘干通道连通;
23、所述新风结构中的出风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筒上,且与所述内筒的内部连通;
24、其中,所述进风组件和所述出风组件配合,以在所述织物处理设备运行烘干程序时,对所述内筒内的新风或湿热空气进行调整。
25、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织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对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织物处理设备进行控制,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26、在所述织物处理设备运行烘干程序时,控制新风结构中的进风组件和出风组件均处于关闭状态,并控制所述织物处理设备中的内筒完成第一升温阶段;
27、待所述第一升温阶段结束之后,基于所述内筒内的温湿度参数变化控制所述进风组件和/或所述出风组件的开启。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程序包括烘干除湿阶段和判干阶段;
29、所述基于所述内筒内的温湿度参数变化控制所述进风组件和/或所述出风组件的开启,包括:
30、在所述内筒处于所述烘干除湿阶段时,随着所述内筒内湿度和温度的增加速度的变大,控制所述进风组件的进风量和所述出风组件的出风量的速率逐渐递增,直至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31、在所述内筒处于所述判干阶段时,随着所述内筒内湿度和温度的减少速度的增加,控制所述进风组件的进风量和所述出风组件的出风量的速率逐渐减少,直至均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33、本专利技术中的新风结构、织物处理设备、织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中,新风结构应用于织物处理设备中,织物处理设备具有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以及与内筒连通的烘干通道,该新风结构包括均具有启闭功能的进风组件和出风组件,进风组件设置在烘干通道上,且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与烘干通道连通,进风组件用于在织物处理设备运行烘干程序时受控制的引入新风;出风组件的一端设置在外筒上,且与内筒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出风组件用于在织物处理设备运行烘干程序时,受控制的将内筒内的湿热空气直接排至外界。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具有启闭功能的进风组件和出风组件,对在烘干程序中的进风量和出风量进行有效调整,从而保证织物的冷凝效率始终处于高效阶段,有效缩短了织物的烘干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结构,应用于织物处理设备中,所述织物处理设备具有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以及与所述内筒连通的烘干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程序包括第一升温阶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连接管以及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出风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上设置有第二挡板以及带动所述第二挡板移动的第二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连接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形成有与所述烘干通道适配的安装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朝向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的朝向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截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第一挡板以及带动所述第一挡板移动的第一电机;
9.一种织物
10.一种织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对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织物处理设备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织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程序包括烘干除湿阶段和判干阶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结构,应用于织物处理设备中,所述织物处理设备具有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以及与所述内筒连通的烘干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程序包括第一升温阶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连接管以及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出风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上设置有第二挡板以及带动所述第二挡板移动的第二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连接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形成有与所述烘干通道适配的安装端面;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光政,衣震旭,龙斌华,王瑀宁,杨云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