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异吲哚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异吲哚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27009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吲哚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如下:其中,R<supgt;1</supgt;与R<supgt;2</supgt;均为氢原子、卤素原子、乙烯基、苯基、苄基、甲氧基、三氟甲基、磺酸基、氰基或C<subgt;1</subgt;~C<subgt;8</subgt;的烷基中的任意一种,其制备方法包括:将2‑甲基‑5‑硝基苯甲酸与甲醇反应,结束后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反应,再与伯胺反应,之后经还原与酰氯进行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使用重金属催化剂,环保友好,产物易于修饰,适用范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具体涉及一种异吲哚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异吲哚酮类化合物,作为含氮杂环化合物中的重要系统,因其独特的苯并二氢吡啶酮环骨架结构,展示出多种药理活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异吲哚酮是天然产物和药物中的核心结构,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抗糖尿病、抗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物活性。这些化合物在新药开发中作为高活性药物中间体发挥关键作用,一些含异吲哚酮结构的药物,如法利帕米、来那度胺、吲哚洛芬等,已成功市场化并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再如专利文献号为cn20138003223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治疗炎性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和aids的异吲哚酮类组合物。

2、异吲哚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活化c-h键法、胺类闭环法、金属催化偶联环化法和多组分一锅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点,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原料制备困难、产率低、环保性差、依赖昂贵的重金属催化剂以及适用范围受限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异吲哚酮类化合物在生产和应用中的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异吲哚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中原料廉价易得且无需使用重金属催化剂,收率高,环保友好,可灵活组合r1和r2取代基。此外,该方法操作简便,后处理方便,产物易于修饰,适用范围广泛。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异吲哚酮类衍生物,其结构如下:

4、

5、其中,所述r1与r2均为氢原子、卤素原子、乙烯基、苯基、苄基、甲氧基、三氟甲基、磺酸基、氰基或c1~c8的烷基中的任意一种。

6、上述异吲哚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可按以下步骤实施:

7、(1)在冰浴下将二氯亚砜滴入化合物2-甲基-5-硝基苯甲酸与溶剂中,加热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a;

8、(2)将步骤(1)所得化合物ia、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引发剂在溶剂中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b;

9、(3)将步骤(2)所得化合物ib、伯胺nh2r1和碱在溶剂中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得到化合物ic;

10、(4)将步骤(3)所得化合物ic与还原剂在溶剂中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d;

11、(5)将酰氯和溶剂滴入在冰浴下由步骤(4)所得化合物id、碱和溶剂溶解后形成的产物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即得目的产物。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伯胺nh2r1中r1为氢原子、卤素原子、乙烯基、苯基、苄基、甲氧基、三氟甲基、磺酸基、氰基或c1~c8的烷基中的任意一种。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酰氯r2cocl中r2为氢原子、乙烯基、苯基、苄基、三氟甲基或c1~c8的烷基中的任意一种。

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溶剂为甲醇,化合物2-甲基-5-硝基苯甲酸与二氯亚砜的摩尔比为1:2~4,反应温度为65~75℃。

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溶剂为四氯化碳或氯仿,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化合物ia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1~1.2,反应温度为55~75℃。

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溶剂为甲苯,碱为n,n-二异丙基乙胺,化合物ib、伯胺和碱的摩尔比依次为1:1~1.4:1~1.4,反应温度为110~120℃。

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溶剂为乙醇和水,还原剂为铁粉或氢气,化合物ic溶剂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4~6,反应温度为70~75℃。

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碱为三乙胺,化合物id和酰氯的摩尔比为1:1~1.2,反应温度为0~25℃。

19、本专利技术具体合成路线为:

20、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1)原料价格低廉并且反应适合大规模生产;

23、(2)产率高;

24、(3)绿色无重金属污染;

25、(4)产物易修饰,适用范围广。

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廉价的2-甲基-5-硝基苯甲酸出发,高产率制备异吲哚酮类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合成过程简便且环保的特点,能够灵活组合r1和r2取代基,适用于新药研发和聚合物单体等领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吲哚酮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下: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吲哚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实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吲哚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伯胺NH2R1中R1为氢原子、卤素原子、乙烯基、苯基、苄基、甲氧基、三氟甲基、磺酸基、氰基或C1~C8的烷基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吲哚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酰氯R2COCl中R2为氢原子、乙烯基、苯基、苄基、三氟甲基或C1~C8的烷基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吲哚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溶剂为甲醇,化合物2-甲基-5-硝基苯甲酸与二氯亚砜的摩尔比为1:2~4,反应温度为65~7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吲哚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溶剂为四氯化碳或氯仿,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化合物Ia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1~1.2,反应温度为55~7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吲哚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溶剂为甲苯,碱为N,N-二异丙基乙胺,化合物Ib、伯胺和碱的摩尔比依次为1:1~1.4:1~1.4,反应温度为110~12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吲哚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溶剂为乙醇和水,还原剂为铁粉或氢气,化合物Ic溶剂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4~6,反应温度为70~75℃。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吲哚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碱为三乙胺,化合物Id和酰氯的摩尔比为1:1~1.2,反应温度为0~2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吲哚酮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下: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吲哚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实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吲哚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伯胺nh2r1中r1为氢原子、卤素原子、乙烯基、苯基、苄基、甲氧基、三氟甲基、磺酸基、氰基或c1~c8的烷基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吲哚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酰氯r2cocl中r2为氢原子、乙烯基、苯基、苄基、三氟甲基或c1~c8的烷基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吲哚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溶剂为甲醇,化合物2-甲基-5-硝基苯甲酸与二氯亚砜的摩尔比为1:2~4,反应温度为65~7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吲哚酮类衍生物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蓉贺远超周世嘉解淼卢汇嘉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