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的说是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和方法。
技术介绍
1、山地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适用于地形复杂的山地环境。
2、山地灌注桩技术涉及在土、砂和石等地质中钻孔,并且在孔内放置钢筋笼后灌注混凝土,形成承载结构,在山地钻孔灌注桩过程中,会遇到土洞和溶洞的情况,通常使用混凝土灌填、回填片石或渣土反复冲击处理和注浆等措施对溶洞进行处理,注浆工艺中使用水泥浆将溶洞内灌满。
3、在现有遇溶洞注浆施工技术中,使用钻机钻孔,在插入注浆管将混凝土注入溶洞内,进行填充,注浆时,溶洞内的气体可能会溢出,造成空气污染等情况。
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包括灌浆平台;所述灌浆平台顶部设有混料组件;所述混料组件通过管道连接有灌浆泵;所述灌浆泵固定连接在灌浆平台顶部;所述灌浆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灌浆管;所述灌浆平台靠近灌浆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明罐;所述透明罐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气管;所述透明罐靠近第一抽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气管;所述第一抽气管和第二抽气管分别插入透明罐内部;所述第二抽气管和第一抽气管在透明罐内高低设置,且第二抽气管在透明罐内的端部靠近透明罐底部;所述灌浆管和第二抽气
3、优选的,所述混料组件包括混浆罐、驱动电机、转轴、搅拌棒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灌浆平台顶部;所述支撑杆在灌浆平台顶部设置多组;所述混浆罐底部固定连接在多组支撑杆顶端;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混浆罐顶部;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传动端;所述搅拌棒固定连接在转轴中部;所述搅拌棒在转轴中部设置多组,且均匀分布在转轴中部;所述转轴侧壁设有刮壁组件;所述混浆罐顶部设置有补水组件;所述混浆罐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混浆罐底部与灌浆管相通;此步骤通过混浆罐、驱动电机、转轴和搅拌棒的设置,组成混料结构,实现了对混凝土物料进行搅拌混合的功能,解决了混凝土物料混合不均匀的情况,提高混凝土和其他物料混合的均匀性,提高混凝土灌注成型后的质量。
4、优选的,所述刮壁组件包括支臂、第一固定板、刮板和弹簧;所述支臂固定连接在转轴侧壁;所述支臂在转轴侧壁设置多组,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对支臂远离转轴的端部;所述刮板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远离支臂的侧壁;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刮板靠近支臂的侧壁;所述弹簧在刮板侧壁设置多组,且均匀分布在刮板侧壁;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内部;所述支臂远离驱动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动板;此步骤通过支臂、第一固定板、刮板、弹簧和搅动板的设置,组成刮壁结构,实现了对混浆罐内侧壁进行刮料的功能,解决了混凝土料粘附在混浆罐内侧壁导致其混合不均匀的情况,提高混凝土混合的均匀性。
5、优选的,所述灌浆平台底部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灌浆平台通过移动组件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在移动组件内侧壁设置一对,且呈对称设置;一对所述第二固定板相互靠近的端部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底部固定连接有刮环;所述灌浆头贯穿固定环;此步骤通过第二固定板、固定环和刮环的设置,组成刮料结构,实现了将灌浆头表面异物刮落的功能,解决了灌浆头表面粘附混凝土或异物导致固定环和灌浆头表面发生磨损的情况,提高灌浆头的使用寿命。
6、优选的,所述补水组件包括分水器、喷嘴和进水管;所述分水器固定连接在混浆罐顶部;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在分水器顶部;所述喷嘴固定连接在分水器底部;所述喷嘴在分水器底部设置多组;所述喷嘴与混浆罐内部相通;所述分水器内部设有水道;所述进水管通过分水器内部水道与喷嘴相通;此步骤通过分水器、喷嘴和进水管的设置,组成补水结构,降低混浆罐内部的稳定,减少混凝土搅拌时温度过高导致硬化的情况。
7、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腿和万向轮;所述支腿固定连接在灌浆平台底部;所述支腿在灌浆平台底部设置多组,且均匀分布在灌浆平台底部四个角;所述万向轮固定连接在支腿底端;此步骤通过支腿和万向轮的设置,提高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减少发生倾倒的情况,提高设备移动时的便捷性。
8、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端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在第一固定板端部设置一对,且呈对称设置;所述弹性板与刮板侧壁固定连接;刮板在第一固定板内滑动时,带动弹性板拉伸或压缩,弹性板将第一固定板端部密封,减少混凝土进入第一固定板内造成弹簧异常磨损的情况,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9、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适用于上述任一项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首先对场地进行平整和压实处理,再进行放样出孔位,并对原材料等进行检测;s2:将钻机进行拼装组合,调整钻机的垂直度,确保桩位的准确性和钻杆垂直,并进行开钻,钻孔直接采用100mm、125mm和150mm三种桩径;s3:当孔深达到要求后,使用注浆机下注浆管,导管下至钻孔孔底,注浆部位为溶洞时,注浆压力在0.1mpa-0.3mpa,全填充的溶洞一般采用单液注浆;s4:注浆完成后,钻机移位,施工下一个孔,同一承台范围内不允许注浆和钻孔桩同时施工。
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和方法,通过灌浆管、透明罐、第一抽气管、第二抽气管、灌浆头、灌浆口和抽气口的设置,组成注浆和抽气结构,实现了向溶洞内注浆的同时将溶洞内的空气抽出的功能,解决了注浆时溶洞内气体溢出造成空气污染的情况,注浆时边抽气边注浆,使气压达到平衡,提高注浆时的顺畅性,减少气压过大导致注浆堵塞的情况。
1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和方法,通过混浆罐、驱动电机、转轴和搅拌棒的设置,组成混料结构,实现了对混凝土物料进行搅拌混合的功能,解决了混凝土物料混合不均匀的情况,提高混凝土和其他物料混合的均匀性,提高混凝土灌注成型后的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包括灌浆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平台(1)顶部设有混料组件;所述混料组件通过管道连接有灌浆泵(11);所述灌浆泵(11)固定连接在灌浆平台(1)顶部;所述灌浆泵(1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灌浆管(12);所述灌浆平台(1)靠近灌浆泵(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明罐(13);所述透明罐(1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气管(14);所述透明罐(13)靠近第一抽气管(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气管(15);所述第一抽气管(14)和第二抽气管(15)分别插入透明罐(13)内部;所述第二抽气管(15)和第一抽气管(14)在透明罐(13)内高低设置,且第二抽气管(15)在透明罐(13)内的端部靠近透明罐(13)底部;所述灌浆管(12)和第二抽气管(15)端部共同固定连接有灌浆头(16);所述灌浆头(16)远离灌浆管(12)的侧壁开设有灌浆口(17);所述灌浆头(16)靠近第二抽气管(15)的侧壁开设有抽气口(18);所述灌浆头(16)内部开设有通道;所述第二抽气管(15)通过灌浆头(16)内部通道与灌浆口(17)相通;所述第二抽气管(15)通过灌浆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组件包括混浆罐(2)、驱动电机(21)、转轴(22)、搅拌棒(23)和支撑杆(24);所述支撑杆(24)固定连接在灌浆平台(1)顶部;所述支撑杆(24)在灌浆平台(1)顶部设置多组;所述混浆罐(2)底部固定连接在多组支撑杆(24)顶端;所述驱动电机(21)固定连接在混浆罐(2)顶部;所述转轴(22)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21)传动端;所述搅拌棒(23)固定连接在转轴(22)中部;所述搅拌棒(23)在转轴(22)中部设置多组,且均匀分布在转轴(22)中部;所述转轴(22)侧壁设有刮壁组件;所述混浆罐(2)顶部设置有补水组件;所述混浆罐(2)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混浆罐(2)底部与灌浆管(12)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壁组件包括支臂(3)、第一固定板(31)、刮板(32)和弹簧(33);所述支臂(3)固定连接在转轴(22)侧壁;所述支臂(3)在转轴(22)侧壁设置多组,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31)固定连接在一对支臂(3)远离转轴(22)的端部;所述刮板(32)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1)远离支臂(3)的侧壁;所述弹簧(33)一端固定连接在刮板(32)靠近支臂(3)的侧壁;所述弹簧(33)在刮板(32)侧壁设置多组,且均匀分布在刮板(32)侧壁;所述弹簧(33)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1)内部;所述支臂(3)远离驱动电机(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动板(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平台(1)底部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灌浆平台(1)通过移动组件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所述第二固定板(4)在移动组件内侧壁设置一对,且呈对称设置;一对所述第二固定板(4)相互靠近的端部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1);所述固定环(41)底部固定连接有刮环(42);所述灌浆头(16)贯穿固定环(4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组件包括分水器(5)、喷嘴(51)和进水管(52);所述分水器(5)固定连接在混浆罐(2)顶部;所述进水管(52)固定连接在分水器(5)顶部;所述喷嘴(51)固定连接在分水器(5)底部;所述喷嘴(51)在分水器(5)底部设置多组;所述喷嘴(51)与混浆罐(2)内部相通;所述分水器(5)内部设有水道;所述进水管(52)通过分水器(5)内部水道与喷嘴(51)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腿(6)和万向轮(61);所述支腿(6)固定连接在灌浆平台(1)底部;所述支腿(6)在灌浆平台(1)底部设置多组,且均匀分布在灌浆平台(1)底部四个角;所述万向轮(61)固定连接在支腿(6)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1)靠近端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板(7);所述弹性板(7)在第一固定板(31)端部设置一对,且呈对称设置;所述弹性板(7)与刮板(32)侧壁固定连接。
8.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包括灌浆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平台(1)顶部设有混料组件;所述混料组件通过管道连接有灌浆泵(11);所述灌浆泵(11)固定连接在灌浆平台(1)顶部;所述灌浆泵(1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灌浆管(12);所述灌浆平台(1)靠近灌浆泵(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明罐(13);所述透明罐(1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气管(14);所述透明罐(13)靠近第一抽气管(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气管(15);所述第一抽气管(14)和第二抽气管(15)分别插入透明罐(13)内部;所述第二抽气管(15)和第一抽气管(14)在透明罐(13)内高低设置,且第二抽气管(15)在透明罐(13)内的端部靠近透明罐(13)底部;所述灌浆管(12)和第二抽气管(15)端部共同固定连接有灌浆头(16);所述灌浆头(16)远离灌浆管(12)的侧壁开设有灌浆口(17);所述灌浆头(16)靠近第二抽气管(15)的侧壁开设有抽气口(18);所述灌浆头(16)内部开设有通道;所述第二抽气管(15)通过灌浆头(16)内部通道与灌浆口(17)相通;所述第二抽气管(15)通过灌浆头(16)内部通道与抽气口(18)相通;所述第二抽气管(15)和灌浆管(12)中部设有收卷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组件包括混浆罐(2)、驱动电机(21)、转轴(22)、搅拌棒(23)和支撑杆(24);所述支撑杆(24)固定连接在灌浆平台(1)顶部;所述支撑杆(24)在灌浆平台(1)顶部设置多组;所述混浆罐(2)底部固定连接在多组支撑杆(24)顶端;所述驱动电机(21)固定连接在混浆罐(2)顶部;所述转轴(22)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21)传动端;所述搅拌棒(23)固定连接在转轴(22)中部;所述搅拌棒(23)在转轴(22)中部设置多组,且均匀分布在转轴(22)中部;所述转轴(22)侧壁设有刮壁组件;所述混浆罐(2)顶部设置有补水组件;所述混浆罐(2)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混浆罐(2)底部与灌浆管(12)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地钻孔灌注桩遇溶洞施工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壁组件包括支臂(3)、第一固定板(31)、刮板(32)和弹簧(33);所述支臂(3)固定连接在转轴(22)侧壁;所述支臂(3)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峡,王东,杨琴,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