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697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1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包括缸体和设置与缸体内部的活塞,活塞的外侧套设有压环,活塞的下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环、压板与活塞之间形成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挡圈组件和密封圈;挡圈组件安装在密封圈与压环之间,挡圈组件的一侧与缸体内壁紧密贴合,挡圈组件远离缸体的一侧与所述活塞的外周面贴合;挡圈组件用于避免密封圈被挤压进入缸体与活塞之间的间隙中;挡圈组件与密封圈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限位槽;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设置的密封圈容易被挤压至缸体与活塞之间的间隙内,造成密封圈的磨损加快,密封圈更换频繁,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静压机,具体涉及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


技术介绍

1、温等静压技术通过将一定温度传压介质密封在密闭的工作缸内,利用传压介质各压力相等的原理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温等静压成型方法,在压缩过程中,实际工件分子间的距离是缩小了,密度增大了,使得被压制的物品的物理性质乃至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温等静压成型产品质量高、力学性能好,多用于异形件成型。

2、现有技术中的温等静压机的活塞杆密封插入高压腔内时是通过密封圈实现的,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3134991a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温等静压机(下述称为:现有技术1),包括机架,机架上梁安装有加压油缸,机架下梁安装有位于加压油缸正下方的高压腔,加压油缸的活塞杆能密封插入高压腔;还包括其内充有导热油的导热罐,导热罐内有电加热器;高压腔的底部开有注油孔,高压腔的顶部开有回油孔;导热罐用管路经导热泵、单向阀、注油孔与高压腔连通,导热罐还经回油管、回油孔与高压腔连通。

3、现有技术1中的活塞杆虽然通过密封圈插入了高压腔内,但是现有技术1中设置的密封圈的密封性较差,缸体内径随着内部压力升高时,现有技术1中设置的密封圈容易被挤压至缸体与活塞之间的间隙内,造成密封圈的磨损加快,密封圈更换频繁,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设置的密封圈容易被挤压至缸体与活塞之间的间隙内,造成密封圈的磨损加快,密封圈更换频繁,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包括缸体和设置与缸体内部的活塞,活塞的外侧套设有压环,活塞的下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环、压板与活塞之间形成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挡圈组件和密封圈;

4、挡圈组件安装在密封圈与压环之间,挡圈组件的一侧与缸体内壁紧密贴合,挡圈组件远离缸体的一侧与所述活塞的外周面贴合;挡圈组件用于避免密封圈被挤压进入缸体与活塞之间的间隙中;

5、挡圈组件与密封圈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限位槽。

6、优选的,挡圈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圈和第二支撑圈,第一支撑圈设置在缸体与第二支撑圈之间,第二支撑圈设置在第一支撑圈与活塞之间,密封圈设置在第一支撑圈与所述密封圈之间。

7、优选的,第一支撑圈与第二支撑圈的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第一支撑圈的斜面与第二支撑圈的斜面贴合,第一支撑圈相对于第二支撑光圈能够沿第二支撑圈的斜面滑动。

8、优选的,第一支撑圈的上端和第二支撑圈的下端均设置有倒角。

9、优选的,第一支撑圈靠近缸体的一侧设置有泄压槽。

10、优选的,第一支撑圈与第二支撑圈均采用铜制成。

11、优选的,第一支撑圈和第二支撑圈内均设置有硬质橡胶圈。

12、优选的,所述压环与活塞螺纹连接。

13、优选的,所处密封圈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14、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呈o型结构设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在本技术中,所述缸体的内径会随着缸体内部压力的升高而变大;在缸体内径变化的过程中对密封圈造成挤压,设置在缸体与活塞之间的挡圈组件在挤压后的密封圈的作用下向外扩张,使得挡圈组件靠近缸体的一侧始终与缸体的内壁紧密贴合;

17、这当缸体的内径随着缸体内部的压力降低而减小时,不再收到缸体内壁挤压密封圈回弹,挡圈组件在回弹的密封圈的作用下向内收缩,且挡圈组件向内收缩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与缸体的内壁紧密贴合;本技术中设置的挡圈组件能够随着缸体内径的而产生形变,使得挡圈组件在缸体内径变化的过程中始终与缸体的内壁紧密贴合,这样就能够避免密封圈在高压状态下被挤压进缸体与挡圈组件之间,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

18、所述限位槽用于对密封圈进行限位,进一步避免了密封圈受到内径变化的缸体的挤压后会产生移位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包括缸体(101)和设置与缸体(101)内部的活塞(102),活塞(102)的外侧套设有压环(103),活塞(102)的下端设置有压板(104),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103)、压板(104)与活塞(102)之间形成密封槽(105),密封槽(105)内设置有挡圈组件(106)和密封圈(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其特征在于:挡圈组件(106)包括第一支撑圈(109)和第二支撑圈(110),第一支撑圈(109)设置在缸体(101)与第二支撑圈(110)之间,第二支撑圈(110)设置在第一支撑圈(109)与活塞(102)之间,密封圈(107)设置在第一支撑圈(109)与所述密封圈(10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圈(109)与第二支撑圈(110)的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第一支撑圈(109)的斜面与第二支撑圈(110)的斜面贴合,第一支撑圈(109)相对于第二支撑光圈能够沿第二支撑圈(110)的斜面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圈(109)的上端和第二支撑圈(110)的下端均设置有倒角(1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圈(109)截面面积和第二支撑圈(110)的截面面积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圈(109)与第二支撑圈(110)均采用铜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圈(109)和第二支撑圈(110)内均设置有硬质橡胶圈(1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103)与活塞(102)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其特征在于:所处密封圈(107)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07)呈O型结构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包括缸体(101)和设置与缸体(101)内部的活塞(102),活塞(102)的外侧套设有压环(103),活塞(102)的下端设置有压板(104),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103)、压板(104)与活塞(102)之间形成密封槽(105),密封槽(105)内设置有挡圈组件(106)和密封圈(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其特征在于:挡圈组件(106)包括第一支撑圈(109)和第二支撑圈(110),第一支撑圈(109)设置在缸体(101)与第二支撑圈(110)之间,第二支撑圈(110)设置在第一支撑圈(109)与活塞(102)之间,密封圈(107)设置在第一支撑圈(109)与所述密封圈(10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o型圈的支撑圈,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圈(109)与第二支撑圈(110)的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第一支撑圈(109)的斜面与第二支撑圈(110)的斜面贴合,第一支撑圈(109)相对于第二支撑光圈能够沿第二支撑圈(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贵忠谢嘉鑫高西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力能超高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