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6909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桩,涉及建筑工程桩技术领域,包括桩身和桩头,桩头通过螺钉安装在桩身的顶部,桩身的内侧设置有防护机构和稳定机构,稳定机构位于防护机构的底部,防护机构包括拓展件,拓展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一挡板通过侧滑块活动连接在桩身的内侧,侧滑块固定安装在第一挡板的两侧,第一挡板的内侧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内侧固定安装有同步轴。本技术提供的建筑工程桩通过升降滑块相连的水平滑轨带动相连的第一挡板在侧滑块的限制下移动,从而在对桩身中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通过将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始终将桩身混凝土浇筑区域包裹,从而避免混凝土直接对桩身的冲击,降低桩身肿胀变形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桩,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桩。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桩是指用于在土壤基础中传递载荷的长条状结构,它们通常以混凝土、钢或木材等材料制成,通过埋入土壤或者岩石中来传递和分散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荷载。

2、为了保证结构强度,通常会在建筑底部预埋工程桩,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89699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桩。其通过设置有稳固装置,在将桩体埋入预埋孔之前可将稳定桩收回桩体内部,可对稳定桩进行挤压,使得稳定桩移出桩体的内部与预埋孔内壁挤压对桩体进行支撑稳固,减少了桩体埋入预埋孔后发生晃动的情况。

3、建筑工程桩的结构通常由桩头,桩身以及桩底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桩身作为桩的核心,在使用时,需要埋入土壤或岩石中预先开设的预埋孔中以承受荷载,再对桩身的内部灌溉混凝土进行填充,但是在对桩身不同位置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时,由于混凝土直接冲击桩身,容易使得桩身发生鼓胀变形,影响工程桩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在对桩身不同位置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时,由于混凝土直接冲击桩身,容易使得桩身发生鼓胀变形,影响工程桩的结构强度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2、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桩,其目的在于:通过可移动的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始终将桩身混凝土浇筑区域包裹,从而避免混凝土直接对桩身的冲击,降低桩身肿胀变形的概率。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桩,其包括桩身和桩头,所述桩头通过螺钉安装在桩身的顶部,所述桩身的内侧设置有防护机构和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位于防护机构的底部;

4、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拓展件,所述拓展件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通过侧滑块活动连接在桩身的内侧,所述侧滑块固定安装在第一挡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突出第一挡板的底部,所述第二挡板内侧固定安装有同步轴,所述同步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桩头通过螺钉相连的法兰盘固定安装在桩身的顶部,并在浇筑时取下,所述桩身的内侧开设有便于侧滑块移动的凹槽,所述第二挡板可以在第一挡板中的弧形凹槽中移动,从而在进行浇筑时,将浇筑区域完全覆盖,所述同步轴为第二挡板提供支撑,使得第二挡板不易发生塌陷变形,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开设有便于同步轴移动的凹槽。

5、作为本技术所述建筑工程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水平滑轨,所述水平滑轨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平移滑块,所述水平滑轨贯穿平移滑块整体,所述平移滑块之间通过牵引轴相连,所述牵引轴之间相互铰接,且所述牵引轴通过同步轴与第二挡板相连,所述水平滑轨与装置保持水平设置,所述平移滑块可以沿着水平滑轨保证与装置水平状态移动,所述牵引轴之间的角度增加时,同步轴相连的第二挡板处于第一挡板中的长度越大。

6、作为本技术所述建筑工程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牵引轴之间的连接处铰接有螺纹架,所述螺纹架通过调节螺杆与水平滑轨螺纹连接,所述同步轴贯穿螺纹架整体,所述螺纹架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杆,调节与水平滑轨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牵引轴角度的调节,满足不同长度的桩身的混凝土浇筑需求。

7、作为本技术所述建筑工程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包括沉降架,所述沉降架通过沉降槽安装在桩身的顶部,所述沉降架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通过传动丝杆与沉降架螺纹连接,所述传动丝杆通过水平滑轨固定安装在第一挡板的内侧,所述沉降槽的深度大于沉降架的厚度,所述升降滑块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传动丝杆,改变相连的第一挡板在桩身中的高度。

8、作为本技术所述建筑工程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桩底所述桩底固定安装在桩身的底部,所述桩底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竖向导轨,所述竖向导轨中设置有探杆,所述探杆通过弹簧活动连接在竖向导轨的内侧,所述桩底在使用时,需深埋预埋孔底部,所述探杆通过弹簧的伸展,使得探杆突出竖向导轨的长度处于最大值。

9、作为本技术所述建筑工程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探杆的底部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分布在探杆的两侧,所述探杆的顶部铰接有加强臂,所述加强臂通过连杆与竖向导轨铰接,所述连杆在探杆的高度降低时,所述连杆之间的角度逐渐减小,从而使得卡接在桩底内侧的加强臂从桩底中脱离,并插入预埋孔底部,从而使得桩底在预埋孔中锚接的更加稳。

10、作为本技术所述建筑工程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稳定机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固定安装在竖向导轨的外侧,所述横向导轨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滑块,所述支撑滑块的顶部均铰接有增压轴,所述增压轴之间通过增压架相连,所述横向导轨与竖向导轨之间呈九十度,所述支撑滑块可以在横向导轨的顶部滑动,并在装置为使用时,与加强臂分离,所述增压轴之间的角度越大,支撑滑块之间距离越大。

11、作为本技术所述建筑工程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竖向导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限高块,所述限高块位于增压架的顶部,所述增压架通过延迟槽活动连接在竖向导轨的内侧,所述延迟槽开设在探杆的内侧,所述增压架与限高块接触时,增压架在竖向导轨中的高度处于最大值,且位于延迟槽最低点。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3、1.通过升降滑块相连的水平滑轨带动相连的第一挡板在侧滑块的限制下移动,从而在对桩身中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通过将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始终将桩身混凝土浇筑区域包裹,从而避免混凝土直接对桩身的冲击,降低桩身肿胀变形的概率。

14、2.通过探杆插入预埋孔的底部,通过与连杆与探杆共同构成的三角结构,提高桩底在预埋孔中的稳定性,使得桩底相连桩身的在进行浇筑时,不易发生晃动,提供装置整体稳定性。

15、3.通过铰接的增压轴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加,带动相连的支撑滑块沿着横向导轨的顶部移动,并最终挤压加强臂,为加强臂提供支撑,从而降低预埋孔内壁对桩底的挤压,并进行支撑稳固,从而使得装置在混凝土浇筑时,更加牢固,不易破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桩,包括桩身(1)和桩头(2),所述桩头(2)通过螺钉安装在桩身(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1)的内侧设置有防护机构(3)和稳定机构(4),所述稳定机构(4)位于防护机构(3)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1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水平滑轨(315),所述水平滑轨(315)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平移滑块(316),所述水平滑轨(315)贯穿平移滑块(316)整体,所述平移滑块(316)之间通过牵引轴(317)相连,所述牵引轴(317)之间相互铰接,且所述牵引轴(317)通过同步轴(314)与第二挡板(31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轴(317)之间的连接处铰接有螺纹架(318),所述螺纹架(318)通过调节螺杆(319)与水平滑轨(315)螺纹连接,所述同步轴(314)贯穿螺纹架(318)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还包括升降件(32),所述升降件(32)包括沉降架(321),所述沉降架(321)通过沉降槽(322)安装在桩身(1)的顶部,所述沉降架(321)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滑块(323),所述升降滑块(323)通过传动丝杆(324)与沉降架(321)螺纹连接,所述传动丝杆(324)通过水平滑轨(315)固定安装在第一挡板(311)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4)包括加强件(41),所述加强件(41)包括桩底(411)所述桩底(411)固定安装在桩身(1)的底部,所述桩底(41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竖向导轨(412),所述竖向导轨(412)中设置有探杆(413),所述探杆(413)通过弹簧(414)活动连接在竖向导轨(412)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杆(413)的底部铰接有连杆(415),所述连杆(415)分布在探杆(413)的两侧,所述探杆(413)的顶部铰接有加强臂(416),所述加强臂(416)通过连杆(415)与竖向导轨(412)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4)还包括支撑件(42),所述支撑件(42)包括横向导轨(421),所述横向导轨(421)固定安装在竖向导轨(412)的外侧,所述横向导轨(42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滑块(422),所述支撑滑块(422)的顶部均铰接有增压轴(423),所述增压轴(423)之间通过增压架(424)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导轨(41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限高块(425),所述限高块(425)位于增压架(424)的顶部,所述增压架(424)通过延迟槽(426)活动连接在竖向导轨(412)的内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桩,包括桩身(1)和桩头(2),所述桩头(2)通过螺钉安装在桩身(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1)的内侧设置有防护机构(3)和稳定机构(4),所述稳定机构(4)位于防护机构(3)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1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水平滑轨(315),所述水平滑轨(315)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平移滑块(316),所述水平滑轨(315)贯穿平移滑块(316)整体,所述平移滑块(316)之间通过牵引轴(317)相连,所述牵引轴(317)之间相互铰接,且所述牵引轴(317)通过同步轴(314)与第二挡板(31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轴(317)之间的连接处铰接有螺纹架(318),所述螺纹架(318)通过调节螺杆(319)与水平滑轨(315)螺纹连接,所述同步轴(314)贯穿螺纹架(318)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还包括升降件(32),所述升降件(32)包括沉降架(321),所述沉降架(321)通过沉降槽(322)安装在桩身(1)的顶部,所述沉降架(321)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滑块(323),所述升降滑块(323)通过传动丝杆(324)与沉降架(321)螺纹连接,所述传动丝杆(324)通过水平滑轨(315)固定安装在第一挡板(31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少尉杜全令孙强王宁王庆伟杨颂崔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