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捆式折叠床,具体涉及一种快撑脚管及具有该快撑脚管的捆式折叠床。
技术介绍
1、随着户外休闲活动越来越火爆,大多数人们都会选择出门游玩,欣赏自然美景,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但是由于野外条件较为潮湿并且存在许多爬虫等小型生物,人们直接在野外躺卧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很大影响,折叠床在满足户外休闲的同时,也满足了便于携带的需求。
2、折叠床是一种利用关节原理设计,为了方便和节省体积空间,通过各种折叠方式可以折叠收放的简易床,折叠床方便实用,存放方便。
3、其中,捆式折叠床具有折叠后携带方便的特点,捆式折叠床通常由床面和若干脚管组成,在若干脚管的支撑作用下实现对床面的支撑,从而实现床面的架空支撑,但现有捆式折叠椅打开安装时多需要用大力才能装配好。
4、中国专利号cn208030770u公开了一种伸缩式床脚及婴儿床,伸缩式床脚包括外脚管、内脚管、床脚卡锁机构、床脚解锁机构和顶伸机构。内脚管后端设于外脚管内,其前端设于外脚管外;床脚卡锁机构设于内脚管内,用于锁定外脚管和内脚管以限制内脚管在外脚管内的前后移动;床脚解锁机构设于内脚管内,用于解锁床脚卡锁机构并可带动内脚管在外脚管内向后移动;顶伸机构设于外脚管内,用于顶压内脚管向前移动,且在顶伸机构顶压内脚管向前移动至锁定位置时,床脚卡锁机构自动锁定外脚管和内脚管。
5、上述这种床脚通过床脚卡锁机构、床脚解锁机构和顶伸机构实现对外脚管和内脚管连接位置的控制,从而实现外脚管和内脚管伸缩状态的调节,但由于增设了床脚卡锁机构、床脚解锁机构和顶伸机构,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快速安装、使用方便、省力快捷的快撑脚管及具有该快撑脚管的捆式折叠床。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撑脚管,包括脚管主体和连接于脚管主体两端的支脚,支脚顶部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脚管主体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脚管和第二脚管,第一脚管上铰接有用于控制第一脚管和第二脚管相对滑动位置的扳手,扳手中部铰接有与第二脚管相铰接的联动杆;所述脚管主体通过扳手实现自锁或扳手上形成有用于锁紧第一脚管和第二脚管滑动位置的锁定结构。
3、第一脚管和第二脚管可沿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从而实现脚管主体两端支脚之间间距的调整,在扳手的作用下对第一脚管和第二脚管的滑动进行控制,从而对脚管主体两端支脚之间间距进行控制,当脚管主体两端支脚之间间距处于最大状态时,此时脚管主体处于打开状态,定位插销插接于定位插孔内,实现对脚管主体处于打开状态的定位。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扳手与第一脚管连接处形成第一铰接点,联动杆与第二脚管连接处形成第二铰接点,联动杆与扳手连接处形成第三铰接点,定位第一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所在连线为连线a,控制第三铰接点与连线a的相对位置对脚管主体的自锁状态进行调节。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扳手上形成有用于将第一铰接点上移的连接凸起,联动杆与连接凸起相铰接。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脚管底部形成有用于将第二铰接点下移的连接件,联动杆与连接件相铰接。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定结构为形成于扳手中部的定位插销,第一脚管上形成有与定位插销相适配的定位插孔。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脚管端部形成有沿第一脚管长度方向设置的内衬管,第二脚管形成有与内衬管相适配的滑动槽。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扳手包括相连接的铰接段和扳动段,铰接段端部与第一脚管相铰接,联动杆铰接于铰接段和扳动段连接处。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扳动段沿铰接段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扳动段长度大于铰接段长度。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插销形成于铰接段内。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铰接段和扳动段中部形成便于与第一脚管或第二脚管外壁相卡接的内凹结构。
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脚管主体两端分别设有与支脚相连接的连接接头。
14、一种捆式折叠床,包括快撑脚管和连接于快撑脚管两端的床架支撑管。
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床架支撑管与连接头可拆卸连接,快撑脚管两端的床架支撑管之间连接有支撑软面,第一脚管和第二脚管底部接触地面,脚管主体横向延伸设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设置相铰接的扳手和联动杆,在转动扳手过程中,实现扳手和联动杆之间角度的变化,从而实现扳手和联动杆端部的相对移动,实现第一脚管和第二脚管的伸缩调节,从而完成快撑脚管的快速安装,省时省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撑脚管,包括脚管主体(3)和连接于脚管主体(3)两端的支脚(4),支脚(4)顶部安装有连接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管主体(3)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脚管(31)和第二脚管(32),第一脚管(31)上铰接有用于控制第一脚管(31)和第二脚管(32)相对滑动位置的扳手(6),扳手(6)中部铰接有与第二脚管(32)相铰接的联动杆(7);所述脚管主体(3)通过扳手(6)实现自锁或扳手(6)上形成有用于锁紧第一脚管(31)和第二脚管(32)滑动位置的锁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撑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6)与第一脚管(31)连接处形成第一铰接点,联动杆(7)与第二脚管(32)连接处形成第二铰接点,联动杆(7)与扳手(6)连接处形成第三铰接点,定位第一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所在连线为连线A,控制第三铰接点与连线A的相对位置对脚管主体(3)的自锁状态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撑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6)上形成有用于将第一铰接点上移的连接凸起(64),联动杆(7)与连接凸起(64)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撑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为形成于扳手(6)中部的定位插销(63),第一脚管(31)上形成有与定位插销(63)相适配的定位插孔(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撑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管(31)端部形成有沿第一脚管(31)长度方向设置的内衬管(33),第二脚管(32)形成有与内衬管(33)相适配的滑动槽(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撑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6)包括相连接的铰接段(61)和扳动段(62),铰接段(61)端部与第一脚管(31)相铰接,联动杆(7)铰接于铰接段(61)和扳动段(62)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快撑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动段(62)沿铰接段(6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扳动段(62)长度大于铰接段(61)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撑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插销(63)形成于铰接段(6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快撑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段(61)和扳动段(62)中部形成便于与第一脚管(31)或第二脚管(32)外壁相卡接的内凹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撑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管主体(3)两端分别设有与支脚(4)相连接的连接接头(9)。
12.一种捆式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快撑脚管和连接于快撑脚管两端的床架支撑管(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捆式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支撑管(1)与连接头(5)可拆卸连接,快撑脚管两端的床架支撑管(1)之间连接有支撑软面,支脚(4)底部接触地面,脚管主体(3)横向延伸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撑脚管,包括脚管主体(3)和连接于脚管主体(3)两端的支脚(4),支脚(4)顶部安装有连接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管主体(3)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脚管(31)和第二脚管(32),第一脚管(31)上铰接有用于控制第一脚管(31)和第二脚管(32)相对滑动位置的扳手(6),扳手(6)中部铰接有与第二脚管(32)相铰接的联动杆(7);所述脚管主体(3)通过扳手(6)实现自锁或扳手(6)上形成有用于锁紧第一脚管(31)和第二脚管(32)滑动位置的锁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撑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6)与第一脚管(31)连接处形成第一铰接点,联动杆(7)与第二脚管(32)连接处形成第二铰接点,联动杆(7)与扳手(6)连接处形成第三铰接点,定位第一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所在连线为连线a,控制第三铰接点与连线a的相对位置对脚管主体(3)的自锁状态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撑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6)上形成有用于将第一铰接点上移的连接凸起(64),联动杆(7)与连接凸起(64)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快撑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脚管(32)底部形成有用于将第二铰接点下移的连接件(36),联动杆(7)与连接件(36)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撑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为形成于扳手(6)中部的定位插销(63),第一脚管(31)上形成有与定位插销(63)相适配的定位插孔(3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庆,陈国涛,陈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普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