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67957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10
本技术公开了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通过自上而下设置有坡顶净化沟、坡肩护地坝、坡面坡改梯和防护净化坡脚,坡顶净化沟为下凹式、近似U型的生态沟,从下至上包括:厚砂土层、净化填料层、种植土层、以及蓄水层、植物层,坡面坡改梯采用密目石笼网装填净化填料,并于迎水面设置防腐木桩,防护净化坡脚采用格宾石笼护脚,在其格宾石笼钢丝上绑定人工碳纤维填料。本技术改善了传统生态护岸净化效果差的缺点,对面源污染进行拦截净化,在空间结构特征上,包含了河滨岸带的4大结构空间的治理,在增强净化效果的基础上,增强了其稳定性、抗滑性及抗冲刷性,同时对防止水土流失以及防洪工作均起到积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态护坡,特别涉及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


技术介绍

1、河滨岸带是河岸动态水陆交错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呈现四维空间结构特征,即呈现纵向空间的镶嵌性、横向空间的过渡性、垂直空间的成层性与时间分布的动态性等边缘特征,是重要的生态空间,同时,也是一道污染物拦截的重要防线,具有截污、过滤和改善水质、生态等重要的环境功能。

2、近年来,为满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兼顾岸坡稳定性与生态性,生态防护的理念逐渐应用到人工边坡的治理和建设中。河湖水体问题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面源污染是导致水体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尤其农业面源污染更是难以监测,所述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可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拦截净化,对实现“水岸同治”具有突出的作用。

3、一般生态护坡技术包括生态袋、土工格室、石笼、植生砌块、纤维毯等,主要以增加植生面积为主的护坡方式,但往往忽略其截污净化功能,且忽略岸上面源污染的拦截净化,治理对象往往仅限于边坡坡面,忽略整个岸带结构的系统治理,为此,我们提出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所述系统改善了传统生态护岸净化效果差的缺点,同时考虑了面源污染的特点,对其进行拦截净化,在空间结构特征上,包含了河滨岸带的4大结构空间的治理,4大结构空间均具有净化效果,而不是仅仅针对坡面进行治理。在增强净化效果的基础上,增强了其稳定性、抗滑性及抗冲刷性,防止了因暴雨洪水对填料造成的冲刷流失,同时对防止水土流失以及防洪工作均起到积极作用。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包括坡顶净化沟、坡肩护地坝、坡面坡改梯和防护净化坡脚,共同形成较为完善的集成的河岸带净化系统,具有安全稳定、适应不同坡度、滞洪补枯、涵养水源、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降雨入渗、净化水体、拦截面源污染、建全共生生态、美化景观等多种功能。

6、所述坡肩护地坝内部设置有排水管,通过排水管来将坡顶净化沟和坡面坡改梯进行贯穿,所述排水管采用dn50的upvc管,在坡肩护地坝处建设护地坝,根据不同的水利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及时安装排水管,

7、优选的,所述坡面坡改梯内部设置有净化填料,所述净化填料对坡面坡改梯进行开挖回填,所述坡面坡改梯外侧打入防腐木桩,所述坡面坡改梯内部安装有钢丝网箱,所述防腐木桩为φ59mm长1.5m~2.0m的防腐木桩,单排防腐木桩进行紧密排列,起到固定边坡、稳固钢丝网箱的作用,呈阶梯状逐级布置,可大幅度提高边坡抗滑稳定安全性。

8、优选的,固定防腐木桩后,进行钢丝网箱的安装,所述钢丝网箱的深度500mm~1000mm,宽度500mm~800mm,采用密目低碳镀锌钢丝网,丝径2.0mm,网孔10mm的网片现场组装固定,后分层填筑净化填料,并封盖捆扎。

9、优选的,所述防护净化坡脚处进行土方的开挖及夯实,后进行格宾石笼网的组装,应展开网片、校准折缝,隔网与网箱应成90°拼联,网箱各角端应与相邻网箱联结,隔网与网箱、上下层网箱及四周之间的联结点间距均应小于0.2m,端网、网盖与网箱之间联结间距均应小于0.1m,网箱相邻接触面应均匀联结,联结点不应少于四处/m2,联接材料应与网笼材料相同,网箱内采用人工填料,空隙宜用小粒径石料填塞,顶面填充平整后,并以钢制工具先行固定角端,再绑扎边框线与石笼网封盖,完成之后,进行人工填料的绑定,一般间距为20cm,人工填料上端固定漂浮球。

10、完成上述工作后,进行植被的栽种,植被选用当地乡土植物,根据植物的最适水位栽植对应的水生植物。

11、实际应用中,地表径流首先流经坡顶的坡顶净化沟,经沉淀净化后,溢流排入坡面,坡肩护地坝不仅起到对农田的防护作用,而且对农业面源污染起到拦截作用。

12、优选的,坡面经由坡面坡改梯组成,对径流中的氮磷、cod等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防止了污染直接入河,增加了水力停留时间,接着逐级流过净化区域,由净化填料对地表径流进行净化处理,后最终防护净化坡脚,防护净化坡脚利用生物膜原理,对河道水体进行净化,本技术所述的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能够实现多级净化,增强边坡稳固性、抗冲刷性,增加边坡的生物多样性,有效改善河道水体生态景观。

13、优选的,所述坡顶净化沟为下凹式、近似u型的生态沟,从下至上包括:100mm厚砂土层、净化填料层、种植土层、以及蓄水层、植物层,并设置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控制陆域氮磷养分、药物残留等向水体迁移,由地表径流携带的泥沙、氮磷养分、饲料、药物等通过拦截净化沟系统被阻截,将大部分泥沙,部分可溶性氮磷养分、药物等留在拦截净化沟内,拦截净化沟种植的植物可吸收径流中的氮磷养分,达到控制地表径流,减少地表径流携带的氮磷等向水体迁移。

14、优选的,所述坡肩护地坝不仅是对农田的保护,而且可降低波浪壅高所发生的危险,同时是防止面源污染直接涌入河道的拦截措施,该护地坝材质上可根据具体水利设计要求,设计其具体尺寸及材质,若采用生态护坝形式,可栽种植物。

15、优选的,所述坡面坡改梯在基本保证土方平衡的基础上,对现有边坡采取坡改梯式微地形改造,坡改梯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延长面源污染的水力停留时间,增强污染负荷的削减,增加种植面积,同时阶梯状的边坡能形成跌水,在重力作用下,水流由高处向低处自由下落,过程中充分与大气接触,大气中的氧溶解到水中,形成溶解氧,由此受纳水体接受能量后流态由层流转变为素流,液面搅动卷入空气,进行充氧,从而增加水体的溶解氧。

16、优选的,所述坡面坡改梯采用密目石笼网装填净化填料,并于迎水面设置防腐木桩,起到抗冲刷以及多级稳定边坡的作用,同时防止了洪水冲掏所致的净化填料的流失。

17、优选的,所述净化填料选取深度除磷脱氮、孔隙率≥40%、比表面积大、化学性质稳定、强度高、破损率低、达到cj/t43《水处理用滤料》的标准的净化填料,所选净化填料具有比表面积大、亲水性好、机械强度大、挂膜快、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同时其表面湿润性好、有足够的粗糙度、较大的空隙率,质地疏松多孔、遇水不结块,气体通过的能力大且压降低。净化填料的微孔内适宜作为微生物繁殖的介质,并能持续繁殖大量微生物,不易流失。结合微生物硝化反应去除氨氮,同时对总氮、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根据水质情况分析具体结构,配置不同的净化填料,一般常选用:石灰石、陶粒、沸石、页岩、矿渣、炉渣等以及专有复合型净化填料,粒径10mm~40mm,填料厚度应大于植物根系所能达到的最深处,深度大于500mm,宽度为500mm~800mm,根据填料及植物情况,选择是否铺设土壤覆盖层。

18、优选的,栽种水生、湿生植物,坡面上部可栽植柳条,植物根系对悬浮物、颗粒物形成了天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通过自上而下设置有坡顶净化沟(1)、坡肩护地坝(2)、坡面坡改梯(3)和防护净化坡脚(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顶净化沟(1)设置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包括有贯穿坡肩护地坝(2)的排水管(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坡改梯(3)内部设置有净化填料(6),所述净化填料(6)对坡面坡改梯(3)进行开挖回填,所述坡面坡改梯(3)外侧打入防腐木桩(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坡改梯(3)内部安装有钢丝网箱(7),所述防腐木桩(8)为φ150mm长1.5m~2.0m的防腐木桩(8),单排防腐木桩(8)进行紧密排列,所述防腐木桩(8)可用柳条编织或竹板密排代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箱(7)的深度500mm~1000mm,宽度500mm~800mm,采用密目低碳镀锌钢丝网,丝径2.0mm,网孔10mm的网片现场组装固定,后分层填筑净化填料(6),并封盖捆扎。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5)采用dn50的UPVC管,在坡肩护地坝(2)处建设护地坝。

...

【技术特征摘要】

1.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通过自上而下设置有坡顶净化沟(1)、坡肩护地坝(2)、坡面坡改梯(3)和防护净化坡脚(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顶净化沟(1)设置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包括有贯穿坡肩护地坝(2)的排水管(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坡改梯(3)内部设置有净化填料(6),所述净化填料(6)对坡面坡改梯(3)进行开挖回填,所述坡面坡改梯(3)外侧打入防腐木桩(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坡改梯式抗冲刷净化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亚南白倩倩何曼妮李佳王馨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