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反应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搅拌叶片、搅拌器及反应器。
技术介绍
1、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放热反应,这些反应放出的热量若是不能被及时处理会造成反应器内部局部温度升高,从而导致副产物产生,甚至会引发失控风险。目前为解决反应器内热量聚集的问题,常采用的措施是在反应器内设置搅拌器,使用搅拌器的搅拌叶片对反应物料进行搅拌散热,为了增加散热效果,在搅拌器叶片上开设换热通道,在换热通道内输入换热介质,通过换热介质与反应物料之间的换热将反应产生的热量带走。
2、但是,现有搅拌叶片中换热通道的设置,使换热介质在搅拌叶片中的流通路径短、流通时间短,从而使换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换热介质在现有搅拌叶片中流通路径短、流通时间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搅拌叶片。
2、一种搅拌叶片,包括两片平行设置的盖板,两个盖板之间固定设置若干组流道机构,所述流道机构包括平行固定设置的第一流道板、第二流道板;
3、所述第一流道板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流道、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贯通至第一流道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流道上端的第一流道板上设置第三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上端的第一流道板上设置第四流道;
4、所述第二流道板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五流道、第六流道,所述第五流道、第六流道上端的第二流道板上设置第七流道;
5、所述第一流道与相邻第二流道板上的第五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五流道与相邻第一流道板上的第三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三流道与相邻第二流
6、优选的,所述第二流道板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第八流道、第九流道,所述第八流道、第九流道贯通至第二流道板的下端面;
7、所述第一流道与相邻第二流道板上的第八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相邻第二流道板上的第九流道相连通;
8、相连通的第一流道、第八流道形成换热管的第一接口,相连通的第二流道、第九流道形成换热管的第二接口。
9、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板中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之间的位置处设置第十流道,所述第一流道板中第三流道、第四流道之间的位置处设置第十一流道、第十二流道;
10、所述第二流道板中第五流道、第六流道之间的位置处设置第十三流道、第十四流道,所述第七流道包括分隔的第十五流道、第十六流道;
11、所述第三流道与相邻第二流道板上的第十五流道相连通,所述第十五流道与相邻第一流道板上的第十一流道相连通,所述第十一流道与相邻第二流道板上的第十三流道相连通,所述第十三流道与相邻第一流道板上的第十流道相连通,所述第十流道与相邻第二流道板上的第十四流道相连通,所述第十四流道与相邻第一流道板上的第十二流道相连通,所述第十二流道与相邻第二流道板上的第十六流道相连通,所述第十六流道与相邻第一流道板上的第四流道相连通。
12、优选的,所述第十流道包括横向流道,所述横向流道的两端连通有向上延伸的竖向流道;
13、每一个第一流道板中,所述第一流道、第三流道上下对齐,所述第二流道、第四流道上下对齐,所述第十流道中的两个竖向流道分别与第十一流道、第十二流道上下对齐;
14、每一个第二流道板中,所述第五流道、第八流道上下对齐,所述第六流道、第九流道上下对齐。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相平行且等高设置,所述第三流道、第十一流道、第十二流道、第四流道相平行且等高设置;
16、所述第五流道、第六流道相平行且等高设置,所述第八流道、第九流道相平行且等高设置,所述第十三流道、第十四流道相平行且等高设置。
17、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的顶部边缘距第一流道板底边的高度为a,第三流道、第十一流道、第十二流道、第四流道的底部边缘距第一流道板底边的高度为b,第三流道、第十一流道、第十二流道、第四流道的顶部边缘距第一流道板底边的高度为c;
18、所述第八流道、第九流道的顶部边缘距第二流道板底边的高度为d,第五流道、第六流道的底部边缘距第二流道板底边的高度为e,第五流道、第六流道的顶部边缘距第二流道板底边的高度为f,第十三流道、第十四流道的底部边缘距第二流道板底边的高度为g,第十三流道、第十四流道的顶部边缘距第二流道板底边的高度为h,第十五流道、第十六流道的底部边缘距第二流道板底边的高度为i,第十五流道、第十六流道的顶部边缘距第二流道板底边的高度为j;
19、所述第一流道板的底边、第二流道板的底边高度一致;
20、则j≥c>i>h>f>b>a>g>e>d。
21、优选的,所述第十流道的最远顶部边缘距第一流道板底边的高度为k,k=a;所述第十流道的底部边缘距第一流道板底边的高度为m,m=g。
22、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十一流道、第十二流道、第四流道、第五流道、第六流道、第八流道、第九流道、第十三流道、第十四流道均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形槽结构;
23、所述第十五流道、第十六流道均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条形槽结构。
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搅拌器。
25、一种搅拌器,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26、所述搅拌轴的中部设置沿轴向延伸的搅拌轴孔,所述搅拌轴孔通过分隔板分隔为第一换热介质流通腔、第二换热介质流通腔;
27、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一换热介质流通腔密封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二换热介质流通腔密封连通。
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反应器。
29、一种反应器,包括搅拌器。
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1、(1)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流道板、第二流道板上各个流道的设置以及连通关系,使换热介质在搅拌叶片中的第一流道板、第二流道板之间进行多次弯折流动,流通路径加长,增加了换热介质在搅拌叶片内的流通时间,提升搅拌叶片的换热效果。
32、(2)本专利技术搅拌叶片采用板片层叠结构,单层板片易于加工制造。
33、(3)相比传统的换热管换热方式,采用本专利技术搅拌叶片的搅拌系统可以避免因需要布置换热管而影响搅拌效果的情况,同时搅拌叶片兼顾换热和搅拌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片平行设置的盖板(1),两个盖板(1)之间固定设置若干组流道机构,所述流道机构包括平行固定设置的第一流道板(2)、第二流道板(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板(3)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第八流道(34)、第九流道(35),所述第八流道(34)、第九流道(35)贯通至第二流道板(3)的下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板(2)中第一流道(21)、第二流道(22)之间的位置处设置第十流道(25),所述第一流道板(2)中第三流道(23)、第四流道(24)之间的位置处设置第十一流道(26)、第十二流道(2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流道(25)包括横向流道(251),所述横向流道(251)的两端连通有向上延伸的竖向流道(25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21)、第二流道(22)相平行且等高设置,所述第三流道(23)、第十一流道(26)、第十二流道(27)、第四流道(24)相平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21)、第二流道(22)的顶部边缘距第一流道板(2)底边的高度为a,第三流道(23)、第十一流道(26)、第十二流道(27)、第四流道(24)的底部边缘距第一流道板(2)底边的高度为b,第三流道(23)、第十一流道(26)、第十二流道(27)、第四流道(24)的顶部边缘距第一流道板(2)底边的高度为c;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流道(25)的最远顶部边缘距第一流道板(2)底边的高度为k,k=a;所述第十流道(25)的底部边缘距第一流道板(2)底边的高度为m,m=g。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21)、第二流道(22)、第三流道(23)、第十一流道(26)、第十二流道(27)、第四流道(24)、第五流道(31)、第六流道(32)、第八流道(34)、第九流道(35)、第十三流道(36)、第十四流道(37)均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形槽结构;
9.一种搅拌器,包括搅拌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4)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搅拌叶片;
10.一种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搅拌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片平行设置的盖板(1),两个盖板(1)之间固定设置若干组流道机构,所述流道机构包括平行固定设置的第一流道板(2)、第二流道板(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板(3)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第八流道(34)、第九流道(35),所述第八流道(34)、第九流道(35)贯通至第二流道板(3)的下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板(2)中第一流道(21)、第二流道(22)之间的位置处设置第十流道(25),所述第一流道板(2)中第三流道(23)、第四流道(24)之间的位置处设置第十一流道(26)、第十二流道(2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流道(25)包括横向流道(251),所述横向流道(251)的两端连通有向上延伸的竖向流道(25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21)、第二流道(22)相平行且等高设置,所述第三流道(23)、第十一流道(26)、第十二流道(27)、第四流道(24)相平行且等高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搅拌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安兰翔,宋乐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