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热管换热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1、在余热回收领域,气气换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应用场景,现有气气换热器分间壁式换热器和热管换热器两大类。通常,在热管换热器中,蒸发段和冷凝段平行设置,此时,用于和蒸发段换热的热风以及用于和冷凝段换热的冷风也平行设置,如此,热风和冷风容易相互干扰串热,影响热管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集成换热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热管换热器的布置方案容易导致热风和冷风相互干扰串热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集成换热装置包括沿着预设方向依次排列并连接的蒸发段、连接段和冷凝段,蒸发段包括多个沿着第二方向排列设置的蒸发扁管,蒸发扁管设有蒸发通道,冷凝段包括多个沿着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的冷凝扁管,冷凝扁管设有冷凝通道,连接段设有过渡腔,各个蒸发通道通过过渡腔连通各个冷凝通道;相邻蒸发扁管间隔设置形成沿着第一方向贯通设置的第一外部气道,相邻冷凝扁管间隔设置形成沿着第二方向贯通设置第二外部气道,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预设方向两两相互垂直设置。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蒸发通道沿着第一方向的通道宽度a,冷凝段不同的冷凝通道沿着第一方向的最大距离b,过渡腔沿着第一方向的通道长度c,满足c≥a=b;每一冷凝通道沿着第二方向的通道宽度d,蒸发段不同的蒸发通道沿着第二方向的最大距离e,过渡腔沿着第二方向的通道长度f,满足f≥d=e。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过渡腔垂直于预设方向的截面呈正方形,且a=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蒸发通道靠近冷凝段的一端呈扩口状,冷凝通道靠近蒸发段的一端呈扩口状。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冷凝段还包括呈尖锥状的导流条,导流条的底部连接于第二外部气道朝向蒸发段一侧的外壁,导流条的尖端朝向靠近蒸发段的方向延伸,以使蒸气能够被导流条分流至相邻的冷凝通道。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集成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第一连通部设置于蒸发段远离冷凝段的一端并连通各个蒸发通道,第二连通部设置于冷凝段远离蒸发段的一端并连通各个冷凝通道。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集成换热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和泄压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过渡腔,或者,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冷凝通道,或者,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第二连通部;泄压阀设置于连接段并连通于过渡腔,或者,泄压阀设置于冷凝段并连通于冷凝通道,或者泄压阀设置并连通于第二连通部;控制器分别电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泄压阀,当压力传感器测得集成换热装置内的气压值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器能够控制泄压阀打开,当压力传感器测得集成换热装置内气压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控制器能够控制泄压阀关闭。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外部气道内设有第一外翅片,第一外翅片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蒸发扁管的侧壁;
10、及/或,蒸发通道内设有第一内翅片,第一内翅片的两端分别连接蒸发通道沿着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内壁;
11、及/或,冷凝通道内设有第二内翅片,第二内翅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冷凝通道沿着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内壁;
12、及/或,第二外部气道内设有第二外翅片,第二外翅片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冷凝扁管的侧壁。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外翅片总面积和第二外翅片的总面积之和大于第一内翅片总面积和第二内翅片的总面积之和。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过渡腔内设有多个加强筋,每一加强筋分别固定连接于过渡腔的内侧壁,且每一加强筋分别沿着垂直于预设方向的平面延伸。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集成换热装置,由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预设方向两两相互垂直设置,也即,第一外部气道的气流方向和第二外部气道的气流方向垂直设置,且第一外部气道和第二外部气道沿着预设方向错开设置,因此,通过第一外部气道的外部气流和通过第一外部气道的外部气流流动方向不一致且距离较远,也即,最大程度确保了通过蒸发段的热风和通过冷凝段的冷风难以相互干扰串热,从而提高了集成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预设方向依次排列并连接的蒸发段(100)、连接段(300)和冷凝段(200),所述蒸发段(100)包括多个沿着第二方向排列设置的蒸发扁管(110),所述蒸发扁管(110)设有蒸发通道(111),所述冷凝段(200)包括多个沿着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的冷凝扁管(210),所述冷凝扁管(210)设有冷凝通道(211),所述连接段(300)设有过渡腔(310),各个所述蒸发通道(111)通过所述过渡腔(310)连通各个所述冷凝通道(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蒸发通道(111)沿着第一方向的通道宽度A,所述冷凝段(200)不同的所述冷凝通道(211)沿着第一方向的最大距离B,所述过渡腔(310)沿着第一方向的通道长度C,满足C≥A=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腔(310)垂直于预设方向的截面呈正方形,且A=B=C=D=E=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通道(111)靠近所述冷凝段(200)的一端呈扩口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段(200)还包括呈尖锥状的导流条,所述导流条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外部气道(220)朝向所述蒸发段(100)一侧的外壁,所述导流条的尖端朝向靠近所述蒸发段(100)的方向延伸,以使蒸气能够被所述导流条分流至相邻的所述冷凝通道(2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通部(500)和第二连通部(600),所述第一连通部(500)设置于所述蒸发段(100)远离所述冷凝段(200)的一端并连通各个所述蒸发通道(111),所述第二连通部(600)设置于所述冷凝段(200)远离所述蒸发段(100)的一端并连通各个所述冷凝通道(2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和泄压阀,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过渡腔(310),或者,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凝通道(211),或者,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通部(6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气道(120)内设有第一外翅片(121),所述第一外翅片(121)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所述蒸发扁管(110)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翅片(121)总面积和所述第二外翅片(221)的总面积之和大于所述第一内翅片(112)总面积和所述第二内翅片(212)的总面积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腔(310)内设有多个加强筋(400),每一所述加强筋(400)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渡腔(310)的内侧壁,且每一所述加强筋(400)分别沿着垂直于预设方向的平面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预设方向依次排列并连接的蒸发段(100)、连接段(300)和冷凝段(200),所述蒸发段(100)包括多个沿着第二方向排列设置的蒸发扁管(110),所述蒸发扁管(110)设有蒸发通道(111),所述冷凝段(200)包括多个沿着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的冷凝扁管(210),所述冷凝扁管(210)设有冷凝通道(211),所述连接段(300)设有过渡腔(310),各个所述蒸发通道(111)通过所述过渡腔(310)连通各个所述冷凝通道(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蒸发通道(111)沿着第一方向的通道宽度a,所述冷凝段(200)不同的所述冷凝通道(211)沿着第一方向的最大距离b,所述过渡腔(310)沿着第一方向的通道长度c,满足c≥a=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腔(310)垂直于预设方向的截面呈正方形,且a=b=c=d=e=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通道(111)靠近所述冷凝段(200)的一端呈扩口状,所述冷凝通道(211)靠近所述蒸发段(100)的一端呈扩口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段(200)还包括呈尖锥状的导流条,所述导流条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外部气道(220)朝向所述蒸发段(100)一侧的外壁,所述导流条的尖端朝向靠近所述蒸发段(10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栋,奚俊彬,史婷婷,柴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