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涉及大跨度钢结构无支撑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现有大跨度钢结构的安装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分体式的安装或者整体吊装,整体吊装适应于大开阔区域以及适用机械作业的场合,而分体式安装则适合各种场合,特别是一些整体吊装无法实现进行的场合。但是分体式安装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它需要将钢结构分为多个独立的部分分为吊装之后再在其工位上进行安装,大多需要临时支撑架。
2、但是,由于大跨度建筑中其顶部结构采用的临时支撑架设计一般均较高大,措施用量多,带来了安装成本的较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2、大跨度钢结构无支撑施工方法,包括:
3、s1、确定钢结构立柱的位置和基准点,并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精确测量;
4、s2、根据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基础施工;
5、s3、将工厂预制好的钢结构横梁及连接件运至施工现场,并通过吊装设备进行立柱的安装;
6、s4、根据跨度将横梁分段进行安装,每段安装后均通过曳引机构提供拉力;
7、s5、对钢结构横梁及连接件进行焊接和连接,确保结构的稳固和牢固。
8、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基础施工包括打地基、浇筑混凝土和安装预埋件。
9、进一步地,在s3中,所述立柱与横梁的连接处均通过板连接件连接固定。
10、进一步地,在s3中,每个所述板连接件均包括上钢板、下钢板和侧钢板,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均
11、进一步地,在s4中,相邻的两段所述横梁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两端段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13、进一步地,所述曳引机构包括:
14、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立柱的顶端;
15、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于地面上;
16、卷盘,所述卷盘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
17、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卷盘固定于所述转轴上;
18、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且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19、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卷盘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横梁远离所述立柱一侧的第一通孔内。
20、进一步地,在s4中,将第一段横梁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后再与立柱进行连接,然后横梁远离立柱的一侧通过曳引机构拉拽,实现第一段横梁的固定,再将第二段横梁与第一段横梁,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再将曳引机构中的多根钢丝绳依次放入第二段横梁的第一通孔中,完成第二段横梁的安装与固定,然后依次完成剩余段横梁的安装,最后将最后一段横梁的端部与另一侧的立柱通过板连接件连接固定。
21、有益效果:
22、本专利技术将横梁分段拼装的方法进行安装,每安装一段均通过钢丝绳拽住横梁的端部,无需搭设支撑架,占用场地少,同时经济性好,施工操作简单且施工效率高,简化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同时节约了人力物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大跨度钢结构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结构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基础施工包括打地基、浇筑混凝土和安装预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结构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所述立柱与横梁的连接处均通过板连接件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钢结构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每个所述板连接件均包括上钢板、下钢板和侧钢板,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均为角钢长条体,所述上钢板设置在立柱与横梁上表面的夹角处,下钢板设置在立柱与横梁内表面的夹角处,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立柱远离横梁的另一侧壁设有侧钢板,且侧钢板与上钢板、下钢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结构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相邻的两段所述横梁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跨度钢结构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两端段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跨度钢结构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构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跨度钢结构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将第一段横梁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后再与立柱进行连接,然后横梁远离立柱的一侧通过曳引机构拉拽,实现第一段横梁的固定,再将第二段横梁与第一段横梁,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再将曳引机构中的多根钢丝绳依次放入第二段横梁的第一通孔中,完成第二段横梁的安装与固定,然后依次完成剩余段横梁的安装,最后将最后一段横梁的端部与另一侧的立柱通过板连接件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跨度钢结构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结构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基础施工包括打地基、浇筑混凝土和安装预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结构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所述立柱与横梁的连接处均通过板连接件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钢结构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每个所述板连接件均包括上钢板、下钢板和侧钢板,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均为角钢长条体,所述上钢板设置在立柱与横梁上表面的夹角处,下钢板设置在立柱与横梁内表面的夹角处,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立柱远离横梁的另一侧壁设有侧钢板,且侧钢板与上钢板、下钢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结构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樊建伟,周金龙,李倩,张乐,贾杨,黄鑫,陶雪峰,王凡逸,宋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