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支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头枕支架。
技术介绍
1、车辆头枕支架通常是安装在车座的头枕与靠背之间的两连接杆上,以便于后排乘客将电子产品放置在支架上。
2、头枕支架通常包括安装部和角度调节部和夹持部,角度调节部连接在安装部与夹持部之间,安装部用于与车座的连接杆连接。
3、现有的车辆头枕支架中,安装部通常采用两个分别可向中心运动的卡勾,或者采用两个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的叉槽。将两个卡勾或两个插槽设置成相对运动的方式,将会导致安装部的结构比较复杂,且不利于控制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头枕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头枕支架的两个卡勾均可相对运动导致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头枕支架,所述支架可拆卸地安装于车座头枕处,并可用于对电子产品进行连接,所述支架包括:
3、安装座;
4、第一卡勾,所述第一卡勾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
5、第二卡勾,所述第二卡勾可弹性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并可朝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卡勾的方向运动,且所述第二卡勾的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卡勾的第一开口方向相对或相反设置。
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构造形成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开口端相互靠拢并构造形成有限位结构;
7、所述滑动槽内沿所述第二卡勾相对于所述第一卡勾滑动的方向设有导杆,以及套设于所述导杆上的弹性件;
8、所述第二卡勾包括滑动部和第二勾部,
9、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包括u型槽和所述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两第一限位板部、两弧形限位板部,沿所述导杆的轴向方向,两所述第一限位板部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u型槽的开口端连接,两所述第一限位板部的各自的另一端相互靠拢并间隔一定距离分别连接一所述弧形限位板部,且两所述弧形限位板部为同一圆的两段弧;
10、所述内限位滑部包括与两所述弧形限位板部相适配的弧形结构,以及开设于所述弧形结构中心的导孔,所述导孔相适配的套设于所述导杆上,所述连接部限位于两所述第一限位板部之间,所述外限位滑槽呈冂型并限位于所述u型槽的外侧。
11、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包括第一连接板部和间隔一定距离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部同一侧的两第二限位板部,每一所述第二限位板部远离所述安装板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板部的一端连接;
12、所述外限位槽包括第二连接板部和间隔一定距离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部同一侧的两第三限位板部。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部的一侧对应每一所述第一限位板部分别部构造形成有至少一第一限位凸起,和/或,每一所述第三限位板部朝向对应的所述第二限位板部构造形成有至少一第二限位凸起。
14、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结构对应每一所述弧形限位板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板部的一端分别构造形成有一第三限位凸起。
15、进一步地,所述内限位滑部还包括与所述弧形结构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连接部一侧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部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部的一侧抵接限位。
16、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部呈齿条状结构。
1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还构造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部与所述滑动槽分隔设置,且所述容纳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u型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18、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电子产品。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臂和万向球头,所述连接臂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万向球头的杆部之间。
20、在本申请中,通过将所述第二卡勾相对于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所述第一卡勾设置成可弹性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且所述第二卡勾的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卡勾的第一开口方向相对或相反设置。从而使得所述支架进需要设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卡勾相对所述第一卡勾运动的弹性复位结构即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至少两个弹性复位结构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相对运动,进而使得所述支架的结构更加简单,并因此更加稳定,以及能够因避免设置两所述弹性结构实现对成本的有效管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可拆卸地安装于车座头枕处,并可用于对电子产品进行连接,所述支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构造形成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开口端相互靠拢并构造形成有限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包括U型槽和所述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两第一限位板部、两弧形限位板部,沿所述导杆的轴向方向,两所述第一限位板部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U型槽的开口端连接,两所述第一限位板部的各自的另一端相互靠拢并间隔一定距离分别连接一所述弧形限位板部,且两所述弧形限位板部为同一圆的两段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包括第一连接板部和间隔一定距离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部同一侧的两第二限位板部,每一所述第二限位板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板部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部的一侧对应每一所述第一限位板部分别部构造形成有至少一第一限位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结构对应每一所述弧形限位板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板部的一端分别构造形成有一第三限位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限位滑部还包括与所述弧形结构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连接部一侧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部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部的一侧抵接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呈齿条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构造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部与所述滑动槽分隔设置,且所述容纳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U型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臂和万向球头,所述连接臂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万向球头的杆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可拆卸地安装于车座头枕处,并可用于对电子产品进行连接,所述支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构造形成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开口端相互靠拢并构造形成有限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包括u型槽和所述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两第一限位板部、两弧形限位板部,沿所述导杆的轴向方向,两所述第一限位板部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u型槽的开口端连接,两所述第一限位板部的各自的另一端相互靠拢并间隔一定距离分别连接一所述弧形限位板部,且两所述弧形限位板部为同一圆的两段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包括第一连接板部和间隔一定距离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部同一侧的两第二限位板部,每一所述第二限位板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板部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头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部的一侧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伟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倍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