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极浆料转移板体、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太阳能电池片技术_技高网

电极浆料转移板体、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太阳能电池片技术

技术编号:4426549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08
本申请提供电极浆料转移板体、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太阳能电池片。本申请中电极浆料转移板体,用于转移形成太阳能电池片中电极的浆料,包括:基底层,基底层的表面带正电荷,表面包括背向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基底层通过图案化工艺在第一表面形成多个与电极图形对应的凹槽;绝缘涂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至少覆盖所述凹槽,所述绝缘涂层具有低表面能并形成有背向所述第一表面的低能表面,覆盖有绝缘涂层的所述凹槽为待填充槽。采用本申请中电极浆料转移板体制备太阳能电池片电极降低电极宽度,提高对准度,实现高质量叠层电极设置且增加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制备,尤其涉及电极浆料转移板体、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太阳能电池片


技术介绍

1、现有太阳能电池金属电极形成技术,多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实现,该方法通过对应电极图形的网版,添置电极浆料,再通过印刷头挤压网版使网版上的浆料置于硅片表面并高温烧结后形成电极。为了进一步提升电池转换效率,需要降低电极遮光率,故而需要电极宽度越来越窄以减少遮光。而现有的丝网印刷技术,因网版制作特性其制备窄线宽易出现断线、虚印等,很难实现金属电极的进一步缩窄。

2、另外,叠层电极的方式亦是提升电池转换效率的有效手段,使用接触型金属浆料作为底层电极浆料,可以改善金属电极的接触性能,降低接触电阻;采用具有更优传导性的金属浆料作为顶层浆料,降低传输电阻,综合提升ff。而现有的丝网印刷技术,实现不同浆料叠设形成叠层电极时,需要多步的印刷,多次印刷过程中浆料难以对准,且挤压的印刷方式易造成叠层电极形变,不利于电极塑形,反而影响光电转换效率,难以实现高质量叠层电极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极浆料转移板体,用于转移形成太阳能电池片中电极的浆料,包括:

2、基底层,基底层的表面带正电荷,表面包括背向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基底层通过图案化工艺在第一表面形成多个与电极图形对应的凹槽;

3、绝缘涂层,设置于第一表面上且至少覆盖凹槽,绝缘涂层具有低表面能并形成有背向第一表面的低能表面,覆盖有绝缘涂层的凹槽为待填充槽。

4、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基底层采用表面带正电荷的复合材料制成,复合材料包括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修饰石墨烯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修饰钴镍合金中至少一者。

5、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待填充槽的宽度为3μm~12μm。

6、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绝缘涂层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至少一者。

7、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

8、s10:填充金属浆料至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电极浆料转移板体的待填充槽中,电极浆料转移板体形成裸露有金属浆料的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向背的第二侧面;

9、s20:面向第二侧面设置电场施加装置,将第一侧面与预制硅片的待金属化表面贴合,同时控制电场施加装置面向第二侧面产生负电场层,负电场层与金属浆料中负电荷同性相斥,填充在待填充槽中的金属浆料与预制硅片粘合;

10、s30:分离电极浆料转移板和预制硅片,以使填充在待填充槽中的金属浆料脱离电极浆料转移板体留置于预制硅片的待金属化表面;

11、s40:金属浆料经烧结形成金属电极。

12、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30中,分离电极浆料转移板和预制硅片的同时,保持电场施加装置面向第二侧面产生负电场层。

13、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负电场层的电场强度为20mv/m~50mv/m。

14、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10至步骤s40中,第一侧面保持朝向地面,第一侧面和待金属化表面相对。

15、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10中,每个待填充槽中沿开槽方向填充至少两层种类不同的金属浆料,以形成叠层电极。

16、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包括:

17、衬底,衬底上形成有p区和n区;

18、电极层,包括多个设置于p区和n区且用于收集光生载流子的电极,电极采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9、有益效果:

20、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电极浆料转移板体,电极浆料转移板体包括基底层和绝缘涂层。基底层通过图案化工艺(例如是腐蚀或激光刻槽)在第一表面形成了与太阳能电池片金属电极对应的电极图形,避免采用丝网印刷对金属电极宽度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遮光需要降低待填充槽宽度从而较容易降低金属电极宽度。基底层的表面带正电荷有利于在金属浆料填充过程中吸引金属浆料中的电子往绝缘涂层的低能表面处移动,使负电荷集中在低能表面。由此,即使绝缘涂层的表面能较低,金属浆料仍然能通过电荷相吸的作用储存在待填充槽中。后续在金属浆料从待填充槽中脱离释放到预制硅片待金属化的一面时,具有低表面能的绝缘涂层与金属浆料之间粘附力远小于预制硅片与金属浆料之间粘附力,有助于金属浆料在电场作用下快速从待填充槽中脱离释放到预制硅片上。由于电极浆料转移板体已经通过图形化开设了待填充槽,待填充槽对不同浆料叠设后形成限位作用,避免普通挤压的印刷方式导致的叠层电极形变,省去多次印刷的步骤,提高叠层电极在预制硅片上的对准率。

21、电极浆料转移板体能对金属浆料按照太阳能电池片上的预设电极图案进行塑形暂存,有助于进行高效地填充和释放金属浆料,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片金属电极制作的效率和精度,减少金属电极遮挡率,增加光电转化效率。

22、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的制备方法,采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极浆料转移板体结合外加负电场的配合,基于电荷相斥和电荷相吸的原理实现对金属浆料的暂存及释放。对金属浆料的暂存可以基于电极浆料转移板体的图形化控制减少金属浆料在待填充槽中暂存的宽度,避免叠设的金属浆料位移变形。在对金属浆料释放过程中由于避免丝网印刷技术中由于丝网存在使得金属浆料和预制硅片之间存在阻挡物,可以形成更窄的金属浆料填充体由此形成更窄的电极。且对于叠层电极的形成避免多次印刷过程,金属浆料已经在待填充槽中完成叠设,释放金属浆料过程中对准度更高可以实现多层金属浆料叠设,降低太阳能电池片中电极对太阳能电池片的遮光作用。

23、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片,电极宽度窄化明显,电极遮光率较低,光电转换效率升高,金属电极对准度增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浆料转移板体,其特征在于,用于转移形成太阳能电池片中电极的浆料,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浆料转移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采用表面带正电荷的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修饰石墨烯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修饰钴镍合金中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浆料转移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填充槽的宽度为3μm~12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浆料转移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涂层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至少一者。

5.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中,分离所述电极浆料转移板和所述预制硅片的同时,保持所述电场施加装置面向所述第二侧面产生负电场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场层的电场强度为20Mv/m~50Mv/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至步骤S40中,所述第一侧面保持朝向地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待金属化表面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每个所述待填充槽中沿开槽方向填充至少两层种类不同的金属浆料,以形成叠层电极。

10.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浆料转移板体,其特征在于,用于转移形成太阳能电池片中电极的浆料,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浆料转移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采用表面带正电荷的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修饰石墨烯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修饰钴镍合金中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浆料转移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填充槽的宽度为3μm~12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浆料转移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涂层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至少一者。

5.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