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结构,尤其是一种角度可调式桌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较为普及的代步工具,汽车的设计也越来越人性化,汽车上通过各种设施为人们提供的服务功能也越来越全面。在家用乘用车设计中,一般会设置有桌板以便于人们放置所需的物件。
2、但是,当前市面上所有的桌板上桌面的角度均是无法调整的,在客户使用时,不方便,无法很好满足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角度可调式桌板及具有其的车辆,该角度可调式桌板能够根据需要对桌面的角度进行调整,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2、本技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式桌板,包括基板、桌面、电机、导轨及支撑杆,所述基板用于与支撑件相连,所述桌面的一端与基板铰接,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铰接,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桌面上,所述电机带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沿所述导轨运动,以改变所述支撑杆在所述基板上的位置,继而对所述桌面与所述基板之间的夹角进行改变。
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基板上朝向所述桌面的方向设置有第一铰接板,在所述桌面上与所述第一铰接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铰接板,在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所述第二铰接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及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桌面铰接于所述基板上。
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桌面上朝向所述基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三铰接板,所述第三铰接板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支撑杆远离
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三铰接板抵靠于所述基板上时,所述桌面与所述基板平行,所述电机及所述支撑杆收容于所述桌面与所述基板之间。
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远离所述桌面的一端用于与支撑件铰接,所述角度可调式桌板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铰接点的下方,以在所述基板向下摆动时,对所述基板进行支撑,当所述基板支撑于所述支撑部上时,所述基板处于水平状态。
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度可调式桌板还包括用于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的第四铰接板,所述第四铰接板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基板通过所述第三转轴及所述第四连接孔与所述第四铰接板相连。
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桌面的一侧,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在所述基板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电机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桌面的一侧穿过所述条形槽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
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为齿条,所述电机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通过所述电机带动所述齿轮转动,以使得所述电机在所述导轨上滑动。
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度可调式桌板还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包覆所述导轨后与所述电机固定。
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角度可调式桌板。
12、综上所述,在本技术中,通过基板、桌面、导轨、电机及支撑杆的设置,能够对桌面与基板之间的夹角进行调整,以改变桌面的角度,提高成员的舒适性。
13、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可调式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桌面、电机、导轨及支撑杆,所述基板用于与支撑件相连,所述桌面的一端与基板铰接,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铰接,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桌面上,所述电机带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沿所述导轨运动,以改变所述支撑杆在所述基板上的位置,继而对所述桌面与所述基板之间的夹角进行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式桌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朝向所述桌面的方向设置有第一铰接板,在所述桌面上与所述第一铰接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铰接板,在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所述第二铰接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及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桌面铰接于所述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可调式桌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桌面上朝向所述基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三铰接板,所述第三铰接板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及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桌面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可调式桌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铰接板抵靠于所述基板上时,所述桌面与所述基板平行,所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桌面的一端用于与支撑件铰接,所述角度可调式桌板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铰接点的下方,以在所述基板向下摆动时,对所述基板进行支撑,当所述基板支撑于所述支撑部上时,所述基板处于水平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可调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可调式桌板还包括用于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的第四铰接板,所述第四铰接板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基板通过第三转轴及所述第四连接孔与所述第四铰接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桌面的一侧,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在所述基板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电机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桌面的一侧穿过所述条形槽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角度可调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齿条,所述电机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通过所述电机带动所述齿轮转动,以使得所述电机在所述导轨上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角度可调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可调式桌板还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包覆所述导轨后与所述电机固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角度可调式桌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式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桌面、电机、导轨及支撑杆,所述基板用于与支撑件相连,所述桌面的一端与基板铰接,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铰接,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桌面上,所述电机带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沿所述导轨运动,以改变所述支撑杆在所述基板上的位置,继而对所述桌面与所述基板之间的夹角进行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式桌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朝向所述桌面的方向设置有第一铰接板,在所述桌面上与所述第一铰接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铰接板,在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所述第二铰接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及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桌面铰接于所述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可调式桌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桌面上朝向所述基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三铰接板,所述第三铰接板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及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桌面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可调式桌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铰接板抵靠于所述基板上时,所述桌面与所述基板平行,所述电机及所述支撑杆收容于所述桌面与所述基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式桌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李平辉,金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智马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