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芯,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壳体、电芯以及浸没式电池包。
技术介绍
1、在新能源电芯中,热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多数的电芯热管理方式均需要依靠外部新增热管理系统部件,例如液冷直冷板等;目前有的方案是针对电芯壳体进行改造,在电芯壳体外部加隔板形成冷却液流道,在上方开口通入冷却液。然而所提供的冷却液流道造型单一,外部封闭,内部冷却液流动流阻较大,且所提供的冷却液流道分隔为竖直排列,当电芯发生膨胀时会导致冷却液流道位置被顶凸起,不能有效起到膨胀变形抑制。另外,传统浸没式液冷方案电芯大面由于直接堆叠无法接触液体,无法实现换热,降低浸没式效率;单独再设置电芯大面的冷却部件,则成本高,且占用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而提供一种电芯壳体、电芯以及浸没式电池包,该电芯壳体能实现对电芯大面的浸没式冷却,能在电芯大面堆叠结构实现电芯膨胀吸收与抑制,所应用的浸没式系统冷却更加简易,能够适配躺放电芯方案。
2、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芯壳体,包括方形壳体本体,所述方形壳体本体的壳体侧面的大面内部具有将壳体顶面与壳体底面相通的冷却液流通的多个冷却液流道。
3、可选的,所述冷却液流道与壳体侧面为一体成型挤出结构。
4、可选的,所述壳体顶面、壳体底面与壳体侧面焊接连接。
5、可选的,多个所述冷却液流道通过多个斜筋隔开布置并一字排列,横截面为梯形;相邻两个冷却液流道共用一个斜筋。
6、可选的,所述
7、可选的,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厚度为2-5mm。
8、可选的,所述冷却液流道的横截面大小相同或不相同。
9、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芯,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芯壳体。
10、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浸没式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以及堆叠在所述电池箱体中的多个电芯,所述电芯采用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所述电芯。
11、可选的,所述电芯的大面接触堆叠,堆叠体一侧大面置于电池箱体内底表面;或,所述电池箱体的内底表面具有由纵梁隔开布置而形成的多个隔开的凹槽,所述电芯的大面接触堆叠,且多个电芯底面与所述凹槽间形成冷却液通道。
12、本技术的电芯壳体,由于在方形壳体本体的壳体侧面的大面内部具有将壳体顶面与壳体底面相通的冷却液流通的多个冷却液流道,这样可以实现冷却液经由所述冷却液流道由壳体侧面流过,从而可以对电芯大面进行冷却,实现了在电芯堆叠成为电芯包后,可以在电芯紧密接触下,不影响对电芯侧面的散热,解决了传统浸没式液冷方案中,电芯大面由于直接堆叠无法接触液体,无法实现换热,降低浸没式冷却效率的问题。
13、另外,由于所述方形壳体本体的壳体侧面的大面内部具有将壳体顶面与壳体底面相通的冷却液流通的多个冷却液流道,为中空结构,当电芯在循环膨胀时,由冷却液流道所形成的中空结构可抑制并吸收一部分的膨胀变形,如此,则在堆叠的电芯中间不用增加额外的缓冲装置,相对节省成本。
14、特别的,所述的冷却液流道为梯形结构,在与冷却液流道平行的方向能够提供较高的抗压强度,在冷却液流道的垂直方向可以被一定程度的压缩,其结构作用类似于蜂窝板,但会在垂直方向比六边形蜂窝板抗压缩能力强。
15、本技术的浸没式电池包,由于采用本技术的壳体内面带有冷却液流道的电芯,这样可以实现对堆叠的电芯的侧面有效冷却,解决了传统浸没式液冷方案中,电芯大面由于直接堆叠无法接触液体,无法实现换热,降低浸没式冷却效率的问题,使得的浸没式系统冷却更加简易实施,电芯包内部无需过多冷却液流道设计,冷却液流向电芯外壳体侧面的冷却用的冷却液流道即可对电芯大面进行高效冷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壳体本体,所述方形壳体本体的壳体侧面的大面内部具有将壳体顶面与壳体底面相通的冷却液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与壳体侧面为一体成型挤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面、壳体底面与壳体侧面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通过多个斜筋隔开布置并一字排列成多个,横截面为梯形;相邻两个冷却液流道共用一个斜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厚度一致或不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厚度为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横截面大小相同或不相同。
8.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壳体。
9.浸没式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以及堆叠在所述电池箱体中的多个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采用权利要求7所述电芯。
10.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壳体本体,所述方形壳体本体的壳体侧面的大面内部具有将壳体顶面与壳体底面相通的冷却液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与壳体侧面为一体成型挤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面、壳体底面与壳体侧面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通过多个斜筋隔开布置并一字排列成多个,横截面为梯形;相邻两个冷却液流道共用一个斜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厚度一致或不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校冉,李新澎,黄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力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