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的装配式桩间土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灌注桩属于一种成熟的工法。并因其施工工艺简单、质量易控制及施工时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坑工程中。在相邻灌注桩空隙较大或场地土质砂性较重的情况下,桩间土体往往容易流失,尤其是在未设置止水帷幕的砂土地区基坑工程,存在较大的基坑支护体系安全隐患。为了避免灌注桩桩间土体流失从而确保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需采取可靠的桩间土体防护措施。
2、目前,现有支护排桩桩间没有止水帷幕的桩间土防护采用内置钢丝网或钢板网的喷射混凝土面层,这种措施是不可回收结构,在基坑回填之后就失去使用价值,成为地下障碍。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给周边地下工程施工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回收的装配式桩间土防护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的装配式桩间土防护装置,包括:
3、桩间挡土板,所述桩间挡土板设置在两个灌注桩之间;
4、挡板连接件,所述挡板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桩间挡土板的端部,其所述挡板连接件通过预埋锚固螺栓固定在所述灌注桩上,所述挡板连接件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所述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上均开设有与所述预埋锚固螺栓连接的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在靠近所述桩间挡土板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桩间挡土板插接配合。
5、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板与所述第二连板搭接连
6、所述第一台阶面上从上至下设置有多个横向布置的凸条,所述第二台阶面上从上至下设置有多个横向布置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条滑动卡接配合;
7、所述第一连板与所述第二连板通过横向定位结构连接。
8、优选地,所述横向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台阶面右端的螺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阶面上的横向导滑孔,所述横向导滑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板的左端面;
9、所述螺柱沿所述横向导滑孔移动,所述螺柱的外端设置有挡片和螺母,所述螺母将所述挡片抵压所述第二连板上;
10、所述横向导滑孔在远离所述第二台阶面的一侧设置有防滑槽,所述挡片在靠近所述第二连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与所述防滑槽嵌入配合。
11、优选地,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条均为燕尾形。
12、优选地,所述预埋锚固螺栓呈u型。
13、优选地,所述桩间挡土板包括面板,所述面板背面的四周设置有面板框,所述面板框中设置有加强肋。
14、优选地,所述面板框上设置有连接孔,相邻两个所述桩间挡土板上的所述连接孔通过销钉销片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16、本技术挡土板安拆方便,工序操作简单,可缩短基坑支护时间,加快现场施工进度,挡土板施工后拆除可周转利用,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的装配式桩间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的装配式桩间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板(301)与所述第二连板(302)搭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板(301)与所述第二连板(302)的搭接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面(305)和第二台阶面(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的装配式桩间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结构(309)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台阶面(305)右端的螺柱(309-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阶面(306)上的横向导滑孔(309-2),所述横向导滑孔(309-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板(302)的左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的装配式桩间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08)与所述凸条(307)均为燕尾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的装配式桩间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锚固螺栓(4)呈U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的装配式桩间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间挡土板(1)包括面板(101),所述面板(101)背面的四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回收的装配式桩间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框(102)上设置有连接孔(104),相邻两个所述桩间挡土板(1)上的所述连接孔(104)通过销钉销片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的装配式桩间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的装配式桩间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板(301)与所述第二连板(302)搭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板(301)与所述第二连板(302)的搭接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面(305)和第二台阶面(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的装配式桩间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结构(309)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台阶面(305)右端的螺柱(309-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阶面(306)上的横向导滑孔(309-2),所述横向导滑孔(309-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板(302)的左端面;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香,鲁杰,韩团花,李健,庞旭,张晶晶,李红标,王林伟,宋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