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聚酰胺又称尼龙,是一种通过内酰胺开环聚合或二元胺与二元酸缩聚而成的高聚物,其主要包括脂肪族聚酰胺、半芳香族聚酰胺和芳香族聚酰胺等,由聚酰胺制成的塑料部件被广泛应用于运输、电子和电气、包装等领域。聚酰胺的加工方式主要包括注塑、挤出、压铸、滚塑等,其中挤出是聚酰胺管材或片材最常用的加工方式。以聚酰胺管材为例,一般需要先将聚酰胺原料干燥处理后加入挤出机中加工至熔融状态,然后经过模具成型形成管坯,再将管坯牵引拉伸、冷却定型、切割,即得聚酰胺管材。在聚酰胺管材或片材的工业生产中,一般通过增大牵引拉伸步骤中的牵引速率来保证生产效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聚酰胺材料的加工延展性较差,易导致聚酰胺管材或片材的表面完整性较差甚至发生破裂,难以满足聚酰胺管材或片材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4、聚酰胺树脂为93~99.5份、增粘剂a为0.1~1份、增粘剂b为0.1~1份、润滑剂为0.1~2份;
5、所述增粘剂a为重均分子量≤18000g/mol的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6、所述增粘剂b为重均分子量≥50000g/mo
7、所述润滑剂至少包括聚四氟乙烯。
8、本专利技术以重均分子量≤18000g/mol的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作为增粘剂a,同时将重均分子量≥50000g/mol的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作为增粘剂b,并将两者相结合与聚酰胺树脂相互作用,其中高分子量的增粘剂主要起到骨架支撑作用,而低分子量的增粘剂则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可以显著改善成品的均匀性;同时搭配特定的润滑剂,进一步增强增粘剂在聚酰胺分子体系内的分散效果,进而有效改善聚酰胺材料在挤出加工中延展性,同时提高产品的均匀性。
9、其中,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中聚酰胺树脂的质量分数优选大于等于80%,所述聚酰胺树脂的粘数为100~300ml/g,可以采用iso 307-2019测试得到;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得。
10、此外,上述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中马来酸酐的质量含量大于70%,优选为乙烯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约1:1的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润滑剂中聚四氟乙烯的质量占比大于等于4.5%,优选为大于等于50%,具体可以为55%、60%、65%、70%、75%、80%、85%、90%、95%。
11、可选地,上述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中聚酰胺树脂的重量份数具体可以为93.5份、94份、94.5份、95份、95.5份、96份、96.5份、97份、97.5份、98份、98.5份、99份;增粘剂a的重量份数具体可以为0.2份、0.3份、0.4份、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增粘剂b的重量份数具体可以为0.2份、0.3份、0.4份、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润滑剂的重量份数具体可以为0.3份、0.5份、0.7份、0.9份、1.1份、1.3份、1.5份、1.7份、1.9份。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酰胺树脂为95~98份、增粘剂a为0.3~0.7份、增粘剂b为0.3~0.7份、润滑剂为0.4~1.3份。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增粘剂a与增粘剂b的质量比为1:(0.5~1.2)。可选地,所述增粘剂a与增粘剂b的质量比具体可以为1:0.6、1:0.7、1:0.8、1:0.9、1:1、1:1.1。当增粘剂a增粘剂b的质量比在上述比例范围内时,可以更好地同时发挥增粘剂a的骨架支撑作用以及增粘剂b的分散作用,从而使得两者相结合后显著改善聚酰胺材料的加工延展性和均匀性。
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增粘剂a的重均分子量为9000g/mol~16000g/mol,进一步优选为10000g/mol~15000g/mol;具体可以为3000g/mol、50000g/mol、70000g/mol、11000g/mol、12000g/mol、13000g/mol、14000g/mol。
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增粘剂b的重均分子量为55000g/mol~90000g/mol,进一步优选为60000~80000g/mol;具体可以为62000g/mol、64000g/mol、66000g/mol、68000g/mol、70000g/mol、72000g/mol、74000g/mol、76000g/mol、78000g/mol、82000g/mol、85000g/mol、95000g/mol。
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润滑剂还包括硅酮、硬脂酸及其盐、超支化聚酯、脂肪族脂肪酸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的组分中,还包括0~2重量份的抗氧剂;所述抗氧剂优选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受阻胺类抗氧剂、含磷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抗氧剂的重量份数具体可以为0.1份、0.2份、0.4份、0.6份、0.8份、1份、1.2份、1.4份、1.6份、1.8份。
18、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还可以包含0~30重量份的功能添加剂,所述功能添加剂为阻燃剂、增韧剂、耐候剂、色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功能添加剂的重量份数具体可以为0.1份、0.2份、0.5份、1份、3份、5份、7份、9份、12份、15份、18份、20份、22份、25份、27份、29份。
19、所述阻燃剂的重量份数为10~30份,优选为含卤阻燃剂、次磷酸盐类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类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含卤阻燃剂为溴化高分子阻燃剂,优选为溴化聚苯乙烯、溴化环氧树脂、溴化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20、所述增韧剂的重量份数为1~30份,优选为马来酸酐接枝poe、poe、epdm、sebs中的至少一种。
2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酰胺树脂为pa6、pa11、pa12、pa46、pa56、pa66、pa610、pa612、pa6t、pa9t、pa10t、pa1010、pa1012中的至少一种。
2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后熔融挤出,即得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
23、具体地,上述制备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酰胺树脂为95~98份、增粘剂A为0.3~0.7份、增粘剂B为0.3~0.7份、润滑剂为0.4~1.3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A与增粘剂B的质量比为1:(0.5~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A的重均分子量为9000~16000g/mo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B的重均分子量为55000~90000g/mo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还包括硅酮、硬脂酸及其盐、超支化聚酯、脂肪族脂肪酸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的组分中,还包括0~1重量份的抗氧剂;和/或0~30重量份的功能添加剂。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树脂为PA6、PA11、PA12、PA46、PA56、PA66、PA610、PA612、PA6T、PA9T、PA10T、PA1010、PA1012中的至少一种。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后熔融挤出,即得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在制备聚酰胺管材或片材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酰胺树脂为95~98份、增粘剂a为0.3~0.7份、增粘剂b为0.3~0.7份、润滑剂为0.4~1.3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a与增粘剂b的质量比为1:(0.5~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a的重均分子量为9000~16000g/mo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b的重均分子量为55000~90000g/mo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展性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牧,陈平绪,叶南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