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图像识别,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洪涝灾害识别方法、装置、设备、介质以及产品。
技术介绍
1、气候变化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危害性逐年增加,其对人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从洪涝灾害发生特点来看,洪灾发生迅速且危害面积广。因此,构建快速响应、精准识别洪涝灾害范围的方法对于灾情评估、应急指挥救援与灾后重建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2、从洪涝识别的当前相关研究来看,大部分方法都是利用卫星遥感图像来提取洪涝灾害前后的水体面积,进而识别洪涝发生的范围。根据成像原理,卫星遥感图像主要分为光学遥感影像(多光谱遥感影像)与雷达遥感影像。目前大都是针对光学遥感影像提取洪涝发生前后的水体范围进而识别出洪涝灾害发生范围,有的通过深度学习与卫星遥感图像结合来识别水体范围。
3、但是上述方法在水体提取上存在如下问题:若使用光学遥感影像提取洪涝发生后的水体范围,由于洪涝灾害发生时,大都会出现极端恶劣天气,使得光学遥感影像易受云雾遮挡、持续强降雨影响,导致利用光学遥感第一影像数据进行水体识别提取的误差很大,提取效果不佳。若使用深度学习与卫星遥感影像结合的方法进行水体识别提取,进而对洪涝灾害范围进行监测,这类方法虽然能够保证较高的准确率,但是计算复杂度普遍较高,并不能满足洪灾区域监测的高时效性需求。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识别方法无法同时兼顾识别精度和时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洪涝灾害识别方法、装置、设备、介质以及产品,其用于解决现有洪涝灾害识别方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洪涝灾害识别方法,包括:
3、获取灾害发生前第一区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以及灾害发生时第一区域的雷达遥感数据,所述第一区域大于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根据灾害实时危及范围所确定的最终危及范围;
4、根据第一区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确定灾害发生前的第一水体范围;
5、根据第一区域的雷达遥感数据确定灾害发生时的第二水体范围;
6、根据第一水体范围和第二水体范围确定洪涝灾害范围。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区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确定灾害发生前的第一水体范围,包括:
8、对第一区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至少包括灾害实时危及范围的第一影像数据;
9、根据第一影像数据提取第一水体范围。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对第一区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至少包括灾害实时危及范围的第一影像数据,具体包括:
11、将第一区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转换为不同波段的geotiff数据;
12、将不同波段的geotiff数据合并成多波段tif文件;
13、对多波段tif文件进行裁剪,获取至少包括灾害实时危及范围的第一影像数据。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影像数据提取第一水体范围,包括:
15、对第一影像数据进行归一化,获得归一化的第一影像数据;
16、根据归一化的第一影像数据确定区分水体和非水体的第一阈值范围;
17、对归一化的第一影像数据按照第一阈值范围提取第一水体范围。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区域的雷达遥感数据确定灾害发生时的第二水体范围,包括:
19、根据第一区域的雷达遥感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确定双极向指数;
20、根据双极向指数分布的直方图统计确定第二阈值范围;
21、对雷达遥感数据按照第二阈值范围提取灾害发生时的第二水体范围。
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区域的雷达遥感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确定双极向指数,包括:
23、将第一区域的雷达遥感数据裁剪获得至少包括灾害实时危及范围的第二影像数据;
24、根据第二影像数据的vv和vh极化影像计算双极向指数。
2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对雷达遥感数据按照第二阈值范围提取灾害发生时的第二水体范围,包括:
26、根据第二阈值范围将符合预设置信度的水体信息提出作为正样本,将非水体信息提出作为负样本,通过正样本和负样本对历史雷达遥感数据进行训练获得水体提取模型;
27、通过水体提取模型对第二影像数据提取灾害发生时的第二水体范围。
2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水体范围和第二水体范围确定洪涝灾害范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9、根据洪涝灾害范围确定洪涝灾害范围的危害地区类型以及危害等级。
30、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洪涝灾害识别装置,包括:
31、遥感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灾害发生前第一区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以及灾害发生时第一区域的雷达遥感数据,所述第一区域大于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根据灾害实时危及范围所确定的最终危及范围;
32、第一水体范围确定模块,其根据第一区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确定灾害发生前的第一水体范围;
33、第二水体范围确定模块,其根据第一区域的雷达遥感数据确定灾害发生时的第二水体范围;
34、洪涝灾害范围确定模块,根据第一水体范围和第二水体范围确定洪涝灾害范围。
35、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36、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37、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洪涝灾害识别方法。
38、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洪涝灾害识别方法。
39、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
40、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洪涝灾害识别方法、装置、设备、介质以及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灾害发生前第一区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以及灾害发生时第一区域的雷达遥感数据,所述第一区域大于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根据灾害实时危及范围所确定的最终危及范围;根据第一区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确定灾害发生前的第一水体范围;根据第一区域的雷达遥感数据确定灾害发生时的第二水体范围;根据第一水体范围和第二水体范围确定洪涝灾害范围。由于灾害发生时的水体范围通过雷达遥感数据提取,这样即使在灾害发生存在天气干扰的情况下,水体识别准确率不受影响,将其与通过多光谱遥感数据识别的灾害前水体范围结合,能够更准确、快速地识别出洪涝灾害发生范围,为灾害救援、应急处置、灾后应急物资需求提供科学、精准、快速的指导信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洪涝灾害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区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确定灾害发生前的第一水体范围,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区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至少包括灾害实时危及范围的第一影像数据,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影像数据提取第一水体范围,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区域的雷达遥感数据确定灾害发生时的第二水体范围,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区域的雷达遥感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确定双极向指数,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雷达遥感数据按照第二阈值范围提取灾害发生时的第二水体范围,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水体范围和第二水体范围确定洪涝灾害范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9.一种洪涝灾害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洪涝灾害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区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确定灾害发生前的第一水体范围,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区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至少包括灾害实时危及范围的第一影像数据,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影像数据提取第一水体范围,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区域的雷达遥感数据确定灾害发生时的第二水体范围,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区域的雷达遥感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确定双极向指数,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政辉,魏春城,关颖,陈宇,何志畏,孟令威,王晓晨,孟良成,毕微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