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630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07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包总成,属于汽车电池领域,包括下箱体、上盖总成和电芯;多个电芯分别安装在下箱体内组成电池包;上盖总成包括上盖、FPC线束和触点结构;FPC线束的多个分支线束分别焊接在触点结构上;在下箱体内一端分别安装快速接头、开盖检测传感器和BMS;快速接头一部分与BMS相连;多条FPC线束分别通过转接线与快速接头的另一部分相连;开盖检测传感器将开盖信号或合盖信号传输至BMS;上盖总成安装在下箱体上,将触点结构压在串联铝排上,形成整个电池包总成;BMS根据开盖信号与电池包相连,根据合盖信号断开与电池包的连接。本技术能够采用工业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且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总成


技术介绍

1、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内,出于安全的需要,需要对每一个电芯的电压和温度进行监控,汇总到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上,由bms根据实际数据情况判断,做出对应的措施,避免电池包电芯电压不均衡和热失控等问题。传统方案是通过线束实现连接及传输信号,线束与上盖是分离的,在现场焊接完成线束后再安装上盖实现整个电池包的密封,存在如下问题:

2、1.传统线束连接方案,需要在生产现场将线束接头焊接到铝排上,但因线速柔性化效果太好,零件焊接所处位置一致性差,且生产效率低,焊接期间产生的差异难追溯识别,焊接自动化实现困难,只能使用人工装配,导致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成本较高;

3、2.传统线束连接方案无法控制电流过大带来的风险,安全性不如fpc/fd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die-cut cable,柔性电路板)柔性线速等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总成,其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并提升电池包总成整体的安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包总成,所述电池包总成包括下箱体、上盖总成和电芯;

4、多个所述电芯分别安装在所述下箱体内组成电池包;每排所述电芯中所述电芯两两一组,每组的两个所述电芯上端通过焊接串联铝排串联;

5、所述上盖总成包括上盖、fpc线束和触点结构;多条所述fpc线束分别固定在所述上盖内;在所述fpc线束两侧多个所述触点结构分别安装在所述上盖内,所述触点结构位置与所述串联铝排位置相匹配;所述fpc线束的多个分支线束分别焊接在所述触点结构上;

6、在所述下箱体内一端分别安装快速接头、开盖检测传感器和bms;所述快速接头由一键插拔结构连接的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与所述bms相连;多条所述fpc线束分别通过转接线与所述快速接头的另一部分相连;所述开盖检测传感器与所述bms相连,用于检测所述下箱体与上盖总成的开盖信号和合盖信号,并将所述开盖信号或所述合盖信号传输至所述bms;

7、所述快速接头的两部分连接后,所述上盖总成安装在所述下箱体上,将所述触点结构压在所述串联铝排上,形成整个电池包总成;所述bms根据所述开盖信号与所述电池包相连,根据所述合盖信号断开与所述电池包的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触点结构为弹性触点连接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触点结构由压紧弹簧和触点组成;所述压紧弹簧套在所述触点上,所述触点装配或铆接在所述上盖内;所述上盖总成安装在所述下箱体上时,所述压紧弹簧一端支撑在所述上盖内侧,另一端通过弹力将所述触点压在所述串联铝排上。

10、进一步地,所述触点为平板和柱状结构组成的t型结构,所述平板通过所述柱状结构安装在所述上盖内;所述压紧弹簧套在所述柱状结构上;所述fpc线束的分支线束与所述平板内侧焊接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快速接头通过线束与所述bms内设置的供电开关相连。

12、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为一体注塑件。

13、进一步地,所述fpc线束上安有保险丝。

14、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电芯以矩阵排列形式分别装配到所述下箱体上,相邻两排所述电芯上端的所述串联铝排交替设置。

15、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内具有安装所述fpc线束的限位结构和安装所述触点结构的装配卡座;所述限位结构位置与相邻两排所述电芯中间的位置相匹配,所述fpc线束敷设在所述限位结构内;所述装配卡座位置与所述串联铝排位置相匹配,所述触点结构安装在所述装配卡座内。

16、进一步地,所述fpc线束通过热铆固定在所述限位结构内。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8、本技术结构简单,将电池包与一体注塑的上盖以及fpc/fdc的柔性电路结合,能够采用工业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生产瓶颈少,生产成本低,且生产的电池包总成的整体安全性高。

19、本技术通过弹性触点结构使fpc线束与串联铝排连通,实现fpc线束与串联铝排免焊接即可导通的效果,可以避免在总装现场再次进行焊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20、本技术将fpc线束通过端子集成的方式集中连接在快速接头的一端,实现柔性电路的一键插拔连接,大大提升拆分效率。

21、本技术通过开盖检测传感器,能够避免上盖未装配到位时触点偏移导致的误接触,当开盖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上盖打开时,bms能够根据接触断开的信号控制bms与电池包的连通断开,达到保护的目的。另外,fpc/fdc的柔性电路通过在局部设置保险丝,可以在电流过载时发生熔断,而避免热失控风险。

22、本技术的fpc/fdc的柔性电路整体造型和尺寸一致性好,便于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自动化的焊接和铆接,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在出现问题时追溯识别方便。另外,上盖总成为模块化集成结构,上盖为标准化的一体注塑件,可安装尺寸一致的fpc线束,易于实现自动化单独生产,便于提升生产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总成包括下箱体(1)、上盖总成(2)和电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结构(10)为弹性触点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结构(10)由压紧弹簧(11)和触点(12)组成;所述压紧弹簧(11)套在所述触点(12)上,所述触点(12)装配或铆接在所述上盖(8)内;所述上盖总成(2)安装在所述下箱体(1)上时,所述压紧弹簧(11)一端支撑在所述上盖(8)内侧,另一端通过弹力将所述触点(12)压在所述串联铝排(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12)为平板和柱状结构组成的T型结构,所述平板通过所述柱状结构安装在所述上盖(8)内;所述压紧弹簧(11)套在所述柱状结构上;所述FPC线束(9)的分支线束与所述平板内侧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接头(6)通过线束与所述BMS(13)内设置的供电开关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8)为一体注塑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FPC线束(9)上安有保险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总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芯(3)以矩阵排列形式分别装配到所述下箱体(1)上,相邻两排所述电芯(3)上端的所述串联铝排(4)交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8)内具有安装所述FPC线束(9)的限位结构和安装所述触点结构(10)的装配卡座;所述限位结构位置与相邻两排所述电芯(3)中间的位置相匹配,所述FPC线束(9)敷设在所述限位结构内;所述装配卡座位置与所述串联铝排(4)位置相匹配,所述触点结构(10)安装在所述装配卡座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FPC线束(9)通过热铆固定在所述限位结构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总成包括下箱体(1)、上盖总成(2)和电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结构(10)为弹性触点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结构(10)由压紧弹簧(11)和触点(12)组成;所述压紧弹簧(11)套在所述触点(12)上,所述触点(12)装配或铆接在所述上盖(8)内;所述上盖总成(2)安装在所述下箱体(1)上时,所述压紧弹簧(11)一端支撑在所述上盖(8)内侧,另一端通过弹力将所述触点(12)压在所述串联铝排(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12)为平板和柱状结构组成的t型结构,所述平板通过所述柱状结构安装在所述上盖(8)内;所述压紧弹簧(11)套在所述柱状结构上;所述fpc线束(9)的分支线束与所述平板内侧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成波龙广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艾盛创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