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是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
技术介绍
1、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作业,经常需要将建筑施工用的砖块、石材、钢筋等材料提升到高处,所以在目前的建筑工地会采用一定的提升装置对其材料进行运输到高处。
2、但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例如公开号为cn220522043u的中国专利中均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包括底座、支撑杆、侧板、挡板、支撑架、连接架、提升绳、滚轮、安装板和导杆;支撑杆连接底座,安装板连接支撑杆,导杆连接安装板和底座,支撑架设有滑块,滑块与导杆滑动连接,支撑架设有防坠落组件,防坠落组件与支撑杆配合连接;侧板连接支撑架,挡板转动连接支撑架;连接架连接支撑架,安装板设有安装座a,滚轮转动连接安装座a,安装板设有卷线组件,提升绳与连接架相连,提升绳压紧滚轮,提升绳与卷线组件配合连接;其虽然能够达到正常的提升材料的目的,且还设有防坠落组件,支撑架在上升的过程中防坠落组件不会阻挡上升同时防坠落,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安全隐患;均能达到提升材料的目的,但每个提升支架上只设有一个可用于提升建筑材料的装置即提升机构,在使用时运输效率较低,虽然可以通过同时设置两台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来提高运输效率,但两台可提升支架均需设置与之适配的驱动装置,使得驱动装置增多,成本也高,且同时设置两台可提升支架所需的空间较大,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施工场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主要用于运输材
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顶部设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安装架的顶部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均连接有提拉绳,所述提拉绳的下方设有放置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并排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第一卷线轮,所述提拉绳绕设在第一卷线轮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卷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卷线轮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设有与第一卷线轮传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卷线轮的一端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卷线轮、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一齿轮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卷线轮,所述提拉绳绕设在第一卷线轮上,所述第二卷线轮的一端贯穿设有与第二卷线轮传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卷线轮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卷线轮、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二齿轮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连接杆包括固定杆、导杆和锁定件,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二卷线轮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内滑动设有导杆,所述导杆远离第二卷线轮的一端与第二齿轮固连,所述固定杆上设有沿固定杆的径向开设的贯穿固定杆的第一固定孔,所述导杆上设有沿导杆的径向开设的贯穿导杆的第二固定孔,所述锁定件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孔为螺纹孔,所述锁定件为螺杆,所述螺杆穿过第二固定孔与第一固定孔螺纹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以第一安装架的高度方向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靠近第二安装架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安装架相连的转动连接装置,所述转动连接装置为多个且沿第一安装架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
5、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转动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固定片设置在第二安装加上,所述第一固定片的侧边中部设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二固定片的侧边两端设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位于两个第二套管之间,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所述第一套管内固设有立柱,所述立柱沿第一套管的轴向朝第一套管的两端延伸,所述立柱的两端延伸至第二套管内与第二套管转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机构包括台板和连接板,所述台板与提拉绳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连接板垂直设置在台板远离提升机构的一端,所述台板远离提升机构的一端设有转轴,所述连接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台板上,所述连接板远离台班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台板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开设有与安装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有穿过安装孔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栓。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第一提升导向机构,所述第一提升导向机构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第一安装架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中,所述放置机构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设有第二提升导向机构,所述第二提升导向机构包括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轨设置在第二安装架的两侧,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中,所述放置机构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使得只需利用一个电机即可实现同时驱动第一安装架上以及第二安装架上的放置机构上下移动,节省了动力驱动的成本,且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上的放置机构的运动方向相反,当其中一个放置机构下移时,另一个放置机构上移,施工人员可分别对不同位置的放置机构进行装货和卸货,提高材料的运输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架(1)和第二安装架(2),所述第一安装架(1)的顶部设有第一驱动机构(11),所述第二安装架(2)的顶部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2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均连接有提拉绳(3),所述提拉绳(3)的下方设有放置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和第二安装架(2)并排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2124)为螺纹孔,所述锁定件(2123)为螺杆,所述螺杆穿过第二固定孔(2125)与第一固定孔(2124)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和第二安装架(2)以第一安装架(1)的高度方向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1)靠近第二安装架(2)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安装架(2)相连的转动连接装置(5),所述转动连接装置(5)为多个且沿第一安装架(1)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在第一安装架(1)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机构(4)包括台板(41)和连接板(42),所述台板(41)与提拉绳(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连接板(42)垂直设置在台板(41)远离提升机构的一端,所述台板(41)远离提升机构的一端设有转轴(43),所述连接板(42)通过转轴(43)转动连接在台板(41)上,所述连接板(42)远离台板(41)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421),所述台板(41)远离连接板(42)的一端开设有与安装孔(421)位置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411),所述第一螺纹孔(411)内设有穿过安装孔(421)与第一螺纹孔(411)螺纹连接的螺栓(4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上设有第一提升导向机构(12),所述第一提升导向机构(12)包括第一滑轨(121)和第一滑块(122),所述第一滑轨(121)设置在第一安装架(1)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块(122)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121)中,所述放置机构(4)与第一滑块(12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架(1)和第二安装架(2),所述第一安装架(1)的顶部设有第一驱动机构(11),所述第二安装架(2)的顶部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2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均连接有提拉绳(3),所述提拉绳(3)的下方设有放置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和第二安装架(2)并排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2124)为螺纹孔,所述锁定件(2123)为螺杆,所述螺杆穿过第二固定孔(2125)与第一固定孔(2124)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和第二安装架(2)以第一安装架(1)的高度方向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1)靠近第二安装架(2)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安装架(2)相连的转动连接装置(5),所述转动连接装置(5)为多个且沿第一安装架(1)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在第一安装架(1)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装置(5)包括第一固定片(51)和第二固定片(52),所述第一固定片(51)设置在第一安装架(1)上,所述第二固定片(52)设置在第二安装加上,所述第一固定片(51)的侧边中部设有第一套管(511),所述第二固定片(52)的侧边两端设有第二套管(521),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其旺,熊武伟,杜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