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设备液压控制,具体为一种双联泵控式液压同步系统。
技术介绍
1、对于很多采用双液压缸控制的重载设备,如铝带缝合机、剪切机、升降台等,既要实现动作控制又要保证两液压缸同步从而使负载平衡,传统工艺通常采用阀控方式,需要使用到阀控环节和机械同步机构等,其回路较为复杂,体积较大,工作效率低下,已经无法满足当下自带液压系统的集成一体化设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联泵控式液压同步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双联泵控式液压同步系统,省去了阀控环节和机械同步机构,体积更小,效率更高,尤其适用于自带液压系统的集成一体化设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联泵控式液压同步系统,包括液压油箱和驱动电机,所述液压油箱通过主管路分别连接同排量双联泵的两个进油口,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同排量双联泵的传动轴连接,同排量双联泵左侧的出油口通过左侧出油管路与左侧液压缸连接,同排量双联泵右侧的出油口通过右侧出油管路与右侧液压缸连接,左侧液压缸和右侧液压缸的活动端与举升负载连接。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侧出油管路上设置有左侧支管,左侧支管上设置有左侧压力表;所述右侧出油管路上设置有右侧支管,右侧支管上设置有右侧压力表。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侧支管上设置有左侧压力传感器,所述右侧支管上设置有右侧压力传感器。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油箱与左侧出油管路之间设置有左侧溢流管路,左侧溢流管路上设置有左侧溢流阀;所述液压油箱与右侧出油管路之间设置有右侧溢流管路,右侧溢流管路上设置有右侧溢流阀。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比之传统采用阀控的方式,回路更加简单,同排量双联泵既是动力单元同时又是控制单元,省去了阀控环节和机械同步机构,体积更小,效率更高,尤其适用于自带液压系统的集成一体化设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联泵控式液压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箱(1)和驱动电机(3),所述液压油箱(1)通过主管路分别连接同排量双联泵(2)的两个进油口,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同排量双联泵(2)的传动轴连接,同排量双联泵(2)左侧的出油口通过左侧出油管路与左侧液压缸(11)连接,同排量双联泵(2)右侧的出油口通过右侧出油管路与右侧液压缸(12)连接,左侧液压缸(11)和右侧液压缸(12)的活动端与举升负载连接;所述左侧出油管路上设置有左侧支管,左侧支管上设置有左侧压力表(5);所述右侧出油管路上设置有右侧支管,右侧支管上设置有右侧压力表(9);所述左侧支管和右侧支管相互连通,且左侧支管和右侧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截止阀(7),截止阀(7)连通左侧出油管路和右侧出油管路,截止阀(7)在正常工作时常闭,仅在运行初始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联泵控式液压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支管上设置有左侧压力传感器(6),所述右侧支管上设置有右侧压力传感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联泵控式液压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箱(1)与左侧出油管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联泵控式液压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箱(1)和驱动电机(3),所述液压油箱(1)通过主管路分别连接同排量双联泵(2)的两个进油口,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同排量双联泵(2)的传动轴连接,同排量双联泵(2)左侧的出油口通过左侧出油管路与左侧液压缸(11)连接,同排量双联泵(2)右侧的出油口通过右侧出油管路与右侧液压缸(12)连接,左侧液压缸(11)和右侧液压缸(12)的活动端与举升负载连接;所述左侧出油管路上设置有左侧支管,左侧支管上设置有左侧压力表(5);所述右侧出油管路上设置有右侧支管,右侧支管上设置有右侧压力表(9);所述左侧支管和右侧支管相互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虹,
申请(专利权)人: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