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2601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旨在为电动自行车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的支撑解决方案。该装置核心组件包括中央控制单元、多种传感器(速度、倾角、压力等)、电机传动机构和自适应调节机构。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车辆状态,在车辆停止时自动展开立撑,并根据地面情况进行智能调节,确保最佳支撑效果。在用户准备骑行时,系统又能快速收纳立撑,提高了使用便利性。该装置的创新之处还体现在通过与电动自行车其他智能系统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本装置不仅提高了停车效率,还为整车智能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创新设计有望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为电动自行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两轮车辆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两轮车辆的智能化自动立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集成了机械结构设计、电子控制技术和智能算法,旨在提高两轮车辆停放的安全性、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技术介绍

1、随着两轮交通工具(如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在城市出行中的广泛应用,其停放稳定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市场上的停放支撑装置主要可分为手动侧支架、中央脚撑和简单电动立撑等几大类别。尽管各有特点,但均难以全面满足用户对自动化、智能化、高适应性和稳定性的综合需求。在此背景下,业内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但仍存在待完善之处:

2、车架结构改进:

3、授权公告号cn 219134296 u提出了一种电动车的车架设计,包括对称设置在车架左右两侧的管体结构,下边管和后边管焊接连接,并设置中联板用于安装配件。这种设计减轻了车架重量,提高了强度,特别是改善了双撑支撑连接区域的稳定性。然而,该设计主要聚焦于车架本身的结构优化,未能充分考虑自动立撑系统的集成需求,难以直接应用于智能化立撑解决方案。

4、智能控制系统:

5、授权公告号cn 201041623y描述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调速控制系统,通过引入可编程逻辑接口单元和车轮转速信号采集单元,实现了更精确的速度控制和无级调速功能。尽管该系统在智能化控制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其主要关注点是行驶过程中的速度调节,并未涉及停车时的立撑控制,无法直接解决自动立撑的需求。

6、安全防盗技术:

7、授权公告号cn 100572151c提出了一种电动车防盗报警的控制方法,通过将防盗功能与电动机控制驱动系统有机结合,实现了更高效的防盗报警效果。该方法虽然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但仅限于防盗领域,未能解决停车稳定性和自动立撑的问题。

8、用户舒适性改进:

9、授权公告号cn 207096756 u描述了一种智能恒温电动自行车座,通过集成半导体制冷片、温度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座椅温度的自动调节。这一设计体现了对用户体验的关注,但其创新点集中在乘坐舒适性上,未能解决车辆停放时的稳定性问题。

10、尽管上述技术方案在各自领域都有所创新,但它们均未能直接解决两轮车辆在停放支撑方面的控制方案的核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自动化的两轮车辆立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自适应调节机构和智能控制算法,实现了车辆停放时的自动支撑、安全监测和个性化调节,显著提高了停车的安全性、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 ,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车架上的电动立撑装置;所述电动立撑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联动组件、固定轴杆、起翘板、撑杆和电机传动机构,其中:装置主体枢转安装在车架的水平管轴上;固定轴杆固定设置在水平管轴的上表面;起翘板中段部分套转于固定轴杆上,一端为滑动抵触部伸入装置主体内部,另一端为受力部;撑杆安装在装置主体上,能够在支撑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转换;联动组件设置在装置主体内,与撑杆连接,用于控制撑杆的展开和收起;电机传动机构与起翘板的受力部连接,用于驱动起翘板转动;中央控制单元,用于协调和控制整个系统;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车辆状态;执行模块,用于驱动电动立撑装置的展开和收纳;用户界面,用于显示系统状态和接收用户指令;电源管理单元,用于为系统提供电力支持。该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通过自动立撑系统,实现了两轮车辆在停车时的自动支撑,提高了停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减少了用户手动操作的麻烦。

3、作为优选,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轴座,具有芯轴;套环,套装在水平管轴的中心外圈;连接片,固定于轴座的两端;枢轴,固定在连接片上,可转动地套入水平管轴的两端;翻转杆,连接两个连接片的外延部分。该附加技术方案有益效果:详细设计的装置主体结构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枢转安装和可转动的连接方式,使得立撑装置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4、作为优选,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支撑转座,可转动安装于轴座的芯轴上;滚动体,设置在套环外周上;同步带,匹配传动啮合齿和滚动体;传动带,一端固定在脚踏安装管轴下方,另一端绕在同步带外周;避让孔,设置在起翘板的板面上;顶压部,设置在起翘板下表面。该附加技术方案有益效果:联动组件通过高效的传动机制,实现了撑杆展开和收纳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操作效率。

5、作为优选,所述撑杆包括:保持直线形状的上段;具有向外扩的弧度或折角的下段;球体转动接头,用于与支撑转座活动连接;螺纹线,设置在上段;活动块,与螺纹线螺纹配合。该附加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撑杆采用上下段不同的设计,增强了支撑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球体转动接头和活动块的配合使得撑杆能够方便地调节角度和高度。

6、作为优选,自动立撑系统还包括拉动机构,所述拉动机构包括:拉杆或拉绳,连接起翘板的滑动抵触部和活动块;复位弹簧,设置在活动块上方。该附加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拉动机构通过拉杆或拉绳和复位弹簧的组合,为撑杆的展开和收纳提供了额外的助力,确保了动作的顺畅性和可靠性。

7、作为优选,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行驶速度;倾角传感器,用于监测车辆倾斜角度;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撑杆底部,用于检测地面接触情况。该附加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多种传感器的结合使用,使得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辆的状态和周围环境,为自动立撑和收纳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持。

8、作为优选,所述用户界面包括:显示控制屏,安装在车把上;语音控制模块,支持语音命令操作。该附加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用户界面提供了直观的信息显示和便捷的操作方式,使得用户能够轻松掌握系统状态并发出指令,提升了用户体验。

9、作为优选,自动立撑系统还包括自适应调节机构,用于根据地面的不平整度自动调整撑杆的支撑角度。该附加技术方案有益效果:自适应调节机构能够根据地面的不平整度自动调整撑杆的支撑角度,确保车辆在不同地面上的稳定性,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适用性。

10、作为优选,所述自适应调节机构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技术实现:液压缓冲系统;弹性铰接结构;电子感应调节系统;多节伸缩结构。该附加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提供了多种技术实现方式,使得自适应调节机构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进行选择和优化,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1通过速度传感器持续监测车辆的行驶速度;

13、s2当检测到车速降至预设阈值以下时,激活倾角传感器监测车辆的倾斜角度;

14、s3当倾斜角度稳定且接近垂直状态时,判断车辆停止并触发以下自动立撑过程:a) 发送指令至电机传动机构,驱动起翘板转动;b) 通过起翘板的转动带动装置主体旋转;c) 装置主体的旋转触发联动组件的动作;d) 联动组件驱动撑杆从收纳状态转换到支撑状态;

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动机构,所述拉动机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界面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适应调节机构,用于根据地面的不平整度自动调整撑杆的支撑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调节机构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技术实现:液压缓冲系统;弹性铰接结构;电子感应调节系统;多节伸缩结构。

10.一种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调节机构微调撑杆角度的步骤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安全监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动机构,所述拉动机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界面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轮车辆的自动立撑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