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氢合金材料,具体涉及的是一种ti-zr-mn-fe-bi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各国纷纷展开了大规模的新能源探索工作。氢能,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技术成为氢能应用的关键挑战之一。与传统的高压气态储氢和液态储氢相比,合金储氢技术因其高存储密度、安全性好及便于携带等优点,被视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储氢方案。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研发出具有高储氢容量以及出色循环性能的储氢合金。其中,ti-mn基laves相储氢合金具有储氢容量大、动力学性能优异的特点,成为目前实用型储氢合金的研究热点。
2、然而,ti-mn基储氢合金普遍存在吸放氢滞后性大的缺点,这意味着较低的吸放氢热力学效率,为实际使用过程带来不便。同时,ti-mn基储氢合金在吸放氢过程中有严重的微粉化倾向,仅几个吸放氢循环后合金便会粉化成微米级颗粒,导致可循环性能急剧降低。shahrouz等人研究了ti-mn-v-zr-cr-fe-ni高熵合金的循环特性,其中ti30v15.8mn49.4zr0.5cr1.1fe2.9合金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但在1000次循环后其性能已降低为初始容量的89%,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潜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ti-mn基储氢合金存在的滞后性大、可循环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ti-zr-mn-fe-bi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2、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ti
3、ti、zr、mn的下标0.85、0.15和1.5-x-y分别是ti、zr、mn的原子比,其含义为合金中ti、zr、mn三种元素所含各自原子数和ti-zr-mn-fe-bi储氢合金中总的原子数的比值。
4、具体的,所述ti-zr-mn-fe-bi储氢合金的分子式为如下任一种:ti0.85zr0.15mn1.3fe0.1bi0.1、ti0.85zr0.15mn1.3fe0.15bi0.05、ti0.85zr0.15mn1.3fe0.05bi0.15、ti0.85zr0.15mn1.4fe0.05bi0.05。
5、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ti-zr-mn-fe-bi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将ti、zr、mn、fe和bi原料按所述ti-zr-mn-fe-bi储氢合金的分子通式进行配料;
7、(2)将步骤(1)中的混合料在惰性气氛中熔化保温,然后重熔,反复熔炼后得到合金锭;
8、(3)将步骤(2)所得合金锭在惰性气氛中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所述ti-zr-mn-fe-bi储氢合金。
9、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熔化保温的温度为1700~1900℃;
10、所述熔化保温的时间为3~5min;
11、所述反复熔炼的次数为3~5次。
12、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退火的温度为1000~1200℃;所述退火的时间为24~36h。
13、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惰性气氛为氩气气氛。
14、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金属ti、zr、mn、fe和bi原料的纯度≥99.9wt%,金属mn额外加入5wt%以弥补熔炼损失。
15、上述5wt%指的是mn额外添加质量占ti-zr-mn-fe-bi储氢合金的分子通式中mn的质量的百分数。
16、最后,上述ti-zr-mn-fe-bi储氢合金在储氢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17、本专利技术的ti-zr-mn-fe-bi储氢合金在储氢测试之前需对其进行活化;具体的,所述活化的温度为25℃,活化的压力为5mpa,活化的次数为5次。
18、本专利技术通过对ti-mn储氢合金中添加zr、mn、fe和bi元素,通过优化元素配比和高温退火过程,形成了均匀的相结构,在保证高储氢量的同时(储氢量≥1.747wt%),有效降低了合金元素偏析所带来的滞后性大的问题;bi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大,同时具有较强的可延展性,可通过扩大晶格间隙的大小,对氢吸收/脱附过程中的微应变和塑性变形起缓冲作用,从而稳定了晶体结构,提高了合金在长期吸氢/脱附过程中的循环寿命,所制备的储氢合金在2000次循环后储氢量仍能保持为初始容量的99%。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Ti-Zr-Mn-Fe-Bi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Ti-Zr-Mn-Fe-Bi储氢合金的分子通式为Ti0.85Zr0.15Mn1.5-x-yFexBiy,其中0<x≤0.2,0<y≤0.2;x和y分别代表Fe和Bi元素原子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i-Zr-Mn-Fe-Bi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熔化保温的温度为1700~19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退火的温度为1000~1200℃;所述退火的时间为24~36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氛为氩气气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金属Ti、Zr、Mn、Fe和Bi原料的纯度≥99.9wt%,金属Mn额外加入5wt%以弥补熔炼损失。
7.权利要求1所述Ti-Zr-Mn-Fe-Bi储氢合金在储氢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i-zr-mn-fe-bi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ti-zr-mn-fe-bi储氢合金的分子通式为ti0.85zr0.15mn1.5-x-yfexbiy,其中0<x≤0.2,0<y≤0.2;x和y分别代表fe和bi元素原子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i-zr-mn-fe-bi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熔化保温的温度为1700~19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树辉,王秀林,侯建国,王修康,姚辉超,张瑜,段品佳,宋鹏飞,聂锁府,伍思达,隋依言,张雨晴,戴若云,郑元爽,梁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