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门用拉手。
技术介绍
1、新能源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的门把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门把手外侧面装设led灯组,led灯组除了提高外观美观度的同时,在夜晚可照亮把手,便于夜晚车主寻找把手打开车门。
2、现有的汽车led门把手灯皆安装在汽车车把手的内部,与车门把手为一体的,由于汽车把手位于车门外部,因此容易产生碰撞,产生碰撞时易造成led灯破损,且由于led灯安装在车把手内部,当需要更换led灯时,需要将整个把手拆卸下来才能进行更换,较为不便,因此存在了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易种汽车车门用拉手,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用拉手,包括拉手本体、防护壳,所述拉手本体中部开设有环绕拉手本体的安装槽,所述的防护壳嵌入式安装于安装槽上,且将安装槽环绕包覆,所述拉手本体的安装槽顶部开设有灯槽,所述的灯槽内安装有led灯组,所述的防护壳由下壳体、上壳体构成,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的对接面上边缘处开设有若干插孔,下边缘处开设有若干贯穿下边缘的第一螺纹孔,且下壳体的上部中端处固设有一凸块,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对接面的上边缘处,固设有若干插接插孔的插杆,下边缘处开设有若干匹配第一螺纹孔
3、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上部固设的凸块位于灯槽正放上,且凸块中设有若干透明状的透光窗。
4、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开设于上壳体、下壳体中防滑面所形成的凸起部。
5、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6、1、通过防护壳的设置可对拉手本体中的的led灯组进行保护,使其不暴露在拉手外部不易因碰撞造成损坏。
7、2、当需要更换或维护led灯组时,只需要将螺栓从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中拆卸下来,接触上壳体与下壳体下部的锁定,然后拨动上壳体、下壳体使得插杆自插孔中脱离,进而将整个防护壳在拉手的安装槽中取下,进而便于进行led灯组的更换维护,使得装卸更加便利,无需整个拆卸车门拉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门用拉手,包括拉手本体、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本体中部开设有环绕拉手本体的安装槽,所述的防护壳嵌入式安装于安装槽上,且将安装槽环绕包覆,所述拉手本体的安装槽顶部开设有灯槽,所述的灯槽内安装有LED灯组,所述的防护壳由下壳体、上壳体构成,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的对接面上边缘处开设有若干插孔,下边缘处开设有若干贯穿下边缘的第一螺纹孔,且下壳体的上部中端处固设有一凸块,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对接面的上边缘处,固设有若干插接插孔的插杆,下边缘处开设有若干匹配第一螺纹孔的第二螺纹孔,且上壳体上部开设有一插接凸块的插槽,所述的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的下部表面中对称设有贴合手指状的防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门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上部固设的凸块位于灯槽正放上,且凸块中设有若干透明状的透光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门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开设于上壳体、下壳体中防滑面所形成的凸起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门用拉手,包括拉手本体、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本体中部开设有环绕拉手本体的安装槽,所述的防护壳嵌入式安装于安装槽上,且将安装槽环绕包覆,所述拉手本体的安装槽顶部开设有灯槽,所述的灯槽内安装有led灯组,所述的防护壳由下壳体、上壳体构成,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的对接面上边缘处开设有若干插孔,下边缘处开设有若干贯穿下边缘的第一螺纹孔,且下壳体的上部中端处固设有一凸块,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对接面的上边缘处,固设有若干插接插孔的插杆,下边缘处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武义杰,武方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泰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