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2580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04
本申请涉及叶黄素酯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制备方法获得的叶黄素酯微胶囊的活性成分损失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通过清洗、干燥、粉碎及超声处理万寿菊花粉,并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结合柠檬酸三丁酯夹带剂高效提取叶黄素酯。随后,将萃取液与壁材混合形成乳状液,利用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制成微胶囊,最后添加蔗糖并在逐步降温冷冻后进行高真空干燥。相比传统方法,本申请增强了微胶囊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同时减少了活性成分损失,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保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叶黄素酯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当今快速发展的食品科技领域,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叶黄素酯作为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因其显著的抗氧化性能和对眼睛健康的益处而备受关注。它能够有效过滤蓝光,减少视网膜损伤,预防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等眼部疾病。此外,叶黄素酯还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因此在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叶黄素酯的提取主要采用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为了提高叶黄素酯在食品中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微胶囊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将叶黄素酯包裹在壁材内形成微小颗粒,可以有效保护其免受光照、氧化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改善其溶解性和吸收效率。微胶囊化的叶黄素酯不仅能够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稳定性,还能在人体消化道中实现可控释放,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健康功效。

2、微胶囊常用的壁材材料如麦芽糊精、阿拉伯胶、酪蛋白等虽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生物相容性,但在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方面表现欠佳。例如,麦芽糊精虽然成膜性好,但其机械强度较低;阿拉伯胶虽然生物相容性好,但其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较差。因此,单一使用某种壁材往往难以满足所有要求。

3、在微胶囊化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保持产品的高纯度和低含水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现有的微胶囊化工艺主要为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法将含有叶黄素酯的乳状液通过喷嘴喷入热空气中,使水分迅速蒸发,形成微胶囊。该方法生产效率高,但容易导致活性成分的损失或变性,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因此,寻找更加温和有效的干燥方法,以减少对活性成分的影响,也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制备方法获得的叶黄素酯微胶囊的活性成分损失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通过清洗、干燥、粉碎及超声处理万寿菊花粉来确保原料纯度和均匀性,并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结合柠檬酸三丁酯夹带剂高效提取叶黄素酯。随后,将萃取液与酪蛋白、β-葡聚糖、麦芽糊精及谷氨酰胺转氨酶混合形成乳状液,利用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制成微胶囊,此过程中卵磷脂作为乳化剂改善了乳状液稳定性。最后,添加蔗糖并在逐步降温冷冻后进行高真空干燥以确保产品含水量低于5%,相比传统方法,本申请增强了微胶囊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同时减少了活性成分损失,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保质期。

2、本申请提供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用去离子水清洗万寿菊花粉,去除表面杂质后干燥,然后将清洗后的万寿菊花粉粉碎至粒径为20-80目,在粉碎后的万寿菊花粉中加入去离子水并进行超声处理,再将处理后的万寿菊花粉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

4、s2、将s1所得万寿菊花粉放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加入夹带剂进行萃取,获得含有叶黄素酯的萃取液;

5、s3、将s2所得萃取液与酪蛋白、β-葡聚糖、麦芽糊精以及谷氨酰胺转氨酶混合,再加入卵磷脂,得到均匀的乳状液,通过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进行微胶囊化;

6、s4、在s3所得微胶囊中加入蔗糖,然后迅速冷冻至-20℃~-30℃,然后再降温至-60℃~-70℃,将冷冻后的样品在高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逐步升温至20-30℃,然后进行二次干燥,确保最终产品的含水量低于5%。

7、更进一步,步骤s1所述超声处理时间为10-30分钟,干燥温度为30℃-50℃。

8、更进一步,步骤s2所述夹带剂为柠檬酸三丁酯,夹带剂与万寿菊花粉的质量比为0.2-0.5:1。

9、更进一步,步骤s2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压力为300-400bar,温度为40-60℃,时间为80-60min。

10、更进一步,步骤s3所述萃取液、酪蛋白、β-葡聚糖和麦芽糊精添加比例按重量份数计为萃取液100-120份,酪蛋白2-6份,β-葡聚糖1-2份,麦芽糊精1-3份;所述卵磷脂的添加量为总重的1%-3%,谷氨酰胺转氨酶的添加量为总重的0.1%-1%。

11、更进一步,步骤s3所述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流体为二氧化碳,压力为13-20mpa,温度为20-30℃,喷嘴内径为150-300微米。

12、更进一步,步骤s4所述蔗糖的加入量为微胶囊重量的1%-5%。

13、更进一步,步骤s4所述-20℃~-30℃的冷冻时间为18-24h,-60℃~-70℃的冷冻时间为40-48h。

14、本申请将清洗后的万寿菊花粉粉碎再进行超声处理,此步骤通过物理方法确保原料的高纯度和均匀性,减少了杂质对后续提取过程的影响。干燥温度控制在30℃-50℃是为了避免高温破坏叶黄素酯的结构,同时确保彻底去除水分,防止微生物滋生。适当的粒径有助于提高萃取效率,因为较小的颗粒可以增加表面积,促进有效成分的释放。超声波能够产生空化效应,破坏细胞壁结构,使细胞内的叶黄素酯更容易被提取出来。这些操作显著提高了原料的纯度和均匀性,减少了杂质干扰,为后续步骤提供了高质量的原料基础。将上述处理后的万寿菊花粉放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加入柠檬酸三丁酯作为夹带剂,不仅提高了萃取效率,还在后续微胶囊化过程中作为增塑剂和抗氧化剂,增强了微胶囊的柔韧性和稳定性。柠檬酸三丁酯的存在进一步增强了萃取效果,确保了目标成分的回收率,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过程中,柠檬酸三丁酯作为夹带剂的作用机制在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酯基团,这些酯基团可以有效地溶解叶黄素酯,使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中更易于被萃取出来。柠檬酸三丁酯的高沸点特性使得它在萃取过程中不易挥发,从而能够在后续微胶囊化过程中继续发挥作用。在微胶囊化阶段,柠檬酸三丁酯作为增塑剂,降低了壁材的玻璃转化温度,增加了微胶囊的柔韧性,防止了微胶囊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破裂。同时,柠檬酸三丁酯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叶黄素酯免受氧化损伤,延长产品的保质期。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环保且高效,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实现高效萃取,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超临界流体具有优异的溶解能力,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实现高效萃取,减少热敏性成分的损失。

15、将萃取液与酪蛋白、β-葡聚糖、麦芽糊精以及谷氨酰胺转氨酶混合,再加入卵磷脂,通过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进行微胶囊化,酪蛋白提供了良好的成膜性和生物相容性,形成了坚固的保护层;β-葡聚糖和麦芽糊精增加了机械强度和稳定性;谷氨酰胺转氨酶催化蛋白质之间的交联反应,形成更加稳定的网状结构。卵磷脂作为一种天然乳化剂,能够改善乳状液的稳定性和流动性,确保各成分均匀分散。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能够在瞬间固化乳状液,形成微小且均匀的微胶囊,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活性成分,还能保证微胶囊的产率和包封率,减少了活性成分在高温或长时间暴露下的损失,确保了最终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复合壁材的使用显著增强了微胶囊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卵磷脂的加入改善了乳状液的稳定性和流动性,确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温来李勇殷东东赵辰光杜明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