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的,尤其涉及一种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中的混合罐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现代混合罐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处理需求灵活组合和扩展,例如用户可以根据处理量和工艺要求选择不同容积的罐体、不同类型的搅拌器和加药系统,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混合罐在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特定的化学药剂或微生物菌群,将淤泥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固定或降解,确保处理后的淤泥符合环保标准。
2、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含有大量有机物、胶体或细小颗粒且具有较高的黏度淤泥,在与药液搅拌混合的过程中通常容易附着在搅拌叶表面,逐渐形成结块,从而导致搅拌叶的有效工作面积逐渐减小,造成搅拌效果下降的情况,且在搅拌过程中将淤泥加入混合罐内时,大块的淤泥通常缺乏初步的破碎和分散,大块淤泥如果直接冲击搅拌叶,可能会迅速附着在其表面并逐渐形成结块,这种结块不仅会进一步降低搅拌效率,还可能导致设备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4、承载机构,包括支撑台、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台内侧的混合罐、连通于所述混合罐上方的进料口,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台底部的出料阀;
5、处理机构,包括配合产生轴向流动防止淤泥结块使用的搅拌组件
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合罐顶部的固定块、适配安装于所述固定块外侧的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的连接柱,以及固定套设于所述连接柱贯穿端的第一锥齿轮。
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分别啮合于所述第一锥齿轮两侧表面的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内表面的连接杆、呈圆周阵列分布于所述连接杆贯穿端的第一搅拌叶。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锥齿轮外端面的旋转套筒,以及呈圆周阵列分布于所述旋转套筒贯穿端的第二搅拌叶。
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连接柱的连接处安装有配合旋转的轴承套,所述连接杆的外端面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块的内壁,所述旋转套筒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外表面,所述旋转套筒与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支撑台的连接处均安装有配合旋转的轴承套。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导组件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连接柱外表面的第一带轮、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外表面的传动带、套设于所述传动带另一端的第二带轮,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带轮内表面的传动柱。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间断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混合罐顶部的固定架、固定套设于所述传动柱贯穿端的擒纵轮,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擒纵轮外表面的凸块。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料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外表面的从动柱、固定套设于所述从动柱外表面且配合所述凸块使用的从动摆叉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凸块外表面配合所述擒纵轮使用的制动摆叉轮,以及焊接所述从动柱外表面且配合所述进料口使用的分料板。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料板的贯穿端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进料口的内壁,所述分料板与所述进料口的连接处安装有配合旋转的轴承套。
14、本专利技术的还提供一种处理方法。
1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方法,包括所述的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将药液和泥浆从进料口加入混合罐中,并开启伺服电机带动第一搅拌叶与第二锥齿轮进行相向旋转;
17、s2:通过伺服电机与连接柱的配合将转动力通过第一带轮和传动带传递到第二带轮,使第二带轮通过传动柱将旋转动力传递给擒纵轮,带动擒纵轮随之旋转;
18、s3:擒纵轮带动凸块旋转至与从动摆叉轮接触时,制动摆叉轮同步进入擒纵轮的凹槽中,使从动摆叉轮被推动,带动从动柱、制动摆叉轮和分料板同步旋转;
19、s4:随着擒纵轮继续旋转,凸块逐渐移开从动摆叉轮,从动柱停止旋转,同时,制动摆叉轮移动至擒纵轮的凹槽外,通过擒纵轮将制动摆叉轮制停,从动柱、从动摆叉轮和分料板停止旋转,使分料板进行间歇性旋转,确保大块淤泥均初步分散后匀再进入混合罐内;
20、s5:泥浆与药液混合处理完成后,关闭伺服电机,并开启出料阀控制混合后的淤泥排出。
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搅拌组件中各部件的配合,能够使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进行相向旋转,在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相遇的区域产生较强的剪切力,通过剪切力有效地破坏淤泥中的絮体和团聚体,以实现防止淤泥附着在叶片表面导致结块堵塞的效果;通过传导组件、间断组件与分料组件的配合,能够在不增加额外驱动源的情况下,使分料板进行间歇性旋转,确保大块淤泥均初步分散后匀再进入混合罐内,减少大块淤泥对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的直接冲击,防止大块淤泥迅速附着在叶片表面形成结块,以实现进一步降低结块风险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201)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合罐(102)顶部的固定块(201a)、适配安装于所述固定块(201a)外侧的伺服电机(201b)、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201b)输出端的连接柱(201c),以及固定套设于所述连接柱(201c)贯穿端的第一锥齿轮(201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201)还包括分别啮合于所述第一锥齿轮(201d)两侧表面的第二锥齿轮(201e)和第三锥齿轮(201f)、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201e)内表面的连接杆(201g)、呈圆周阵列分布于所述连接杆(201g)贯穿端的第一搅拌叶(201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201)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锥齿轮(201f)外端面的旋转套筒(201i),以及呈圆周阵列分布于所述旋转套筒(201i)贯穿端的第二搅拌叶(201j)。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201)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合罐(102)顶部的固定块(201a)、适配安装于所述固定块(201a)外侧的伺服电机(201b)、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201b)输出端的连接柱(201c),以及固定套设于所述连接柱(201c)贯穿端的第一锥齿轮(201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201)还包括分别啮合于所述第一锥齿轮(201d)两侧表面的第二锥齿轮(201e)和第三锥齿轮(201f)、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201e)内表面的连接杆(201g)、呈圆周阵列分布于所述连接杆(201g)贯穿端的第一搅拌叶(201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201)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锥齿轮(201f)外端面的旋转套筒(201i),以及呈圆周阵列分布于所述旋转套筒(201i)贯穿端的第二搅拌叶(201j)。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01a)与所述连接柱(201c)的连接处安装有配合旋转的轴承套,所述连接杆(201g)的外端面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块(201a)的内壁,所述旋转套筒(201i)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三锥齿轮(201f)的外表面,所述旋转套筒(201i)与所述固定块(201a)和所述支撑台(101)的连接处均安装有配合旋转的轴承套。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谭海波,张俊翔,王阳,罗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