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紫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紫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25643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紫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紫铜材料的成分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0~100ppm的Zr、Ca、La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余量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紫铜材料的晶粒尺寸为10~25μm,小角度晶界体积百分占比L与大角度晶界体积百分占比H控制在2.0≤L/H≤2.4,其中小角度晶界为相邻晶粒取向差小于15°的晶界,大角度晶界为相邻晶粒取向差大于15°的晶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特定的退火和冷加工方式,并添加晶粒细化元素,抑制晶粒的高温异常长大,同时优化紫铜材料的表面质量。所得紫铜材料为基体制备的陶瓷覆铜材料可用于汽车连接器、半导体制冷器、大功率电力半导体模块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具体涉及一种紫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为适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电子元件大功率、模块化和微型化的发展趋势,作为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模块重量的基板材料,陶瓷覆铜板正逐渐取代传统陶瓷覆铝板。这是由于该复合铜板既有陶瓷材料的高导热性、高绝缘性、低膨胀性等特点,又有铜材料高导电、高导热及优异的焊接性能,非常适合用作大功率igbt基板。

2、目前主流的陶瓷覆铜工艺为直接键合铜工艺(direct bonding copper,简称dbc),这种工艺采用的是共晶键合法,通过在铜材与陶瓷材料之间加入氧元素,在特定温度下形成cu-o共晶液,实现铜板和陶瓷基板的化学冶金结合。dbc工艺具有高热稳定性、高机械强度以及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散热性能,并且相较于传统方式,基板的集成度更高,体积更小。为了形成良好的键合,该工艺需要进行高温烧结(>1000℃),同时为了减小铜材和陶瓷材料(一般为al2o3)热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热应力,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保温。由于该烧结温度远高于铜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会导致铜材的部分晶粒发生异常长大,使其出现翘曲等问题,影响后续蚀刻加工。因此,如何开发一种高温晶粒不长大、适用于大功率半导体模块的陶瓷覆铜板带材料所用的铜材料尤其重要。

3、有鉴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针对当前技术的不足之一,提供一种紫铜材料,该紫铜材料的高温晶粒异常长大得到抑制,制得的陶瓷覆铜板晶粒尺寸小。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紫铜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特定的形变热处理工艺,调控晶粒取向,改善铜材晶粒的异常长大,同时利用清洗工艺的优化,改善铜材的表面质量。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紫铜材料的应用,该材料能够用于汽车继电器、半导体制冷器、大功率电力半导体模块等领域。

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通过如下方案实现:一种紫铜材料,所述材料的成分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0~100ppm的zr、ca、la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余量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紫铜材料的晶粒尺寸为10~25μm,小角度晶界体积百分占比l与大角度晶界体积百分占比h控制在2.0≤l/h≤2.4,其中小角度晶界为相邻晶粒取向差小于15°的晶界,大角度晶界为相邻晶粒取向差大于15°的晶界。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基体晶粒组织的取向度限制在2.0≤l/h≤2.4,在该范围内,高温(>1000℃)晶粒异常长大得到控制,同时上述痕量元素的加入,对高温晶粒异常长大有辅助抑制作用,使得最终所得的紫铜材料力学性能好,制得的陶瓷覆铜材料晶粒尺寸小。

6、进一步的,所述紫铜材料的抗拉强度为280~380mpa,延伸率为15~35%,硬度hv为90~120。优异的力学性能也是陶瓷覆铜材料所需要的。

7、进一步的,所述紫铜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25μm,表面光泽度为280~340gu。优异的表面质量是陶瓷覆铜过程中紫铜材料与陶瓷基板化学冶金高质量结合的必备参数。

8、进一步的,所述紫铜材料与陶瓷基板结合所形成的陶瓷覆铜板带中晶粒尺寸小于145μm。

9、进一步的,所述紫铜材料为铜排材料、铜板材料或铜带材料。

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通过如下方案实现:一种紫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步骤一,熔炼:先加入电解铜板升温至熔炼温度,待其全部熔化后,加入铜锆合金、铜钙合金、铜镧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保温5~15min;

12、步骤二,半连续铸造:将高温铜水倒入结晶器进行半连续铸造;

13、步骤三,铸锭加工:热轧→第一次冷加工→展开式退火→第二次冷加工→阶梯式退火→第三次冷加工→低温退火;

14、所述展开式退火为将合金材料平铺开进行退火,所述阶梯式退火为对紫铜材料进行温度呈梯度式升高的退火。

15、进一步的,所述熔炼、半连续铸造工序为原料熔化为铜水后立即将铜水倒入结晶器进行半连续铸造。

16、进一步的,所述热轧工序的温度为700~800℃,保温时间为3~6h。

17、进一步的,第一次冷加工为粗轧,加工率为80~95%,轧辊粗糙度为0.7~0.9μm;展开式退火的温度为600~700℃,走带速度为30~50m/min。

18、进一步的,第二次冷加工为中轧,加工率为20~60%,轧辊粗糙度为0.15~0.45μm;阶梯式退火为先加热至250~300℃,保温2~4h,再加热至450~550℃,保温4~8h。

19、进一步的,第三次冷加工为精轧,加工率为20~45%,轧辊粗糙度为0.08~0.25μm;低温退火温度为200~280℃。

20、进一步的,在阶梯式退火后还包括第一次清洗工序,采用800目尼龙布、1000目不织布、2000目不织布依次清洗;在低温退火后还包括第二次清洗工序,采用800目尼龙布、3000目不织布、5000目不织布依次清洗。

21、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所得的紫铜材料应用在汽车继电器、半导体制冷器、大功率电力半导体模块领域的陶瓷覆铜基板材料中。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特定的退火和冷加工方式,利用zr、ca、la元素和晶粒取向发挥协同调控作用,抑制紫铜材料内部晶粒的高温异常长大。同时对轧辊粗糙度和清洗刷目数进行优化,提高紫铜材料的表面质量。最终实现该紫铜材料的抗拉强度为280~380mpa,延伸率为15~35%,硬度hv为90~120,晶粒大小为0.010~0.025mm,表面粗糙度ra<0.25μm,光泽度为280~340gu,经特定温度覆合后,铜板平均晶粒尺寸为150μm,用该紫铜材料为基体制备的陶瓷覆铜材料可用于汽车连接器、半导体制冷器、大功率电力半导体模块等领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成分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0~100ppm的Zr、Ca、La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余量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材料的晶粒尺寸为10~25μm,小角度晶界体积百分占比L与大角度晶界体积百分占比H控制在2.0≤L/H≤2.4,其中小角度晶界为相邻晶粒取向差小于15°的晶界,大角度晶界为相邻晶粒取向差大于15°的晶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铜材料的抗拉强度为280~380MPa,延伸率为15~35%,硬度HV为9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铜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25μm,表面光泽度为280~340GU。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铜材料与陶瓷基板结合所形成的陶瓷覆铜板中晶粒尺寸小于14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紫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铜材料为铜排材料、铜板材料或铜带材料。

6.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紫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紫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半连续铸造工序为原料熔化为铜水后立即将铜水倒入结晶器进行半连续铸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紫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工序的温度为700~800℃,保温时间为3~6h。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紫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冷加工为粗轧,加工率为80~95%,轧辊粗糙度为0.7~0.9μm;展开式退火的温度为600~700℃,走带速度为30~50m/min;

10.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紫铜材料在汽车继电器、半导体制冷器、大功率电力半导体模块领域的陶瓷覆铜基板材料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成分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0~100ppm的zr、ca、la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余量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材料的晶粒尺寸为10~25μm,小角度晶界体积百分占比l与大角度晶界体积百分占比h控制在2.0≤l/h≤2.4,其中小角度晶界为相邻晶粒取向差小于15°的晶界,大角度晶界为相邻晶粒取向差大于15°的晶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铜材料的抗拉强度为280~380mpa,延伸率为15~35%,硬度hv为9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铜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25μm,表面光泽度为280~340gu。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铜材料与陶瓷基板结合所形成的陶瓷覆铜板中晶粒尺寸小于145μm。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金宝夏成龙王博阳郑少锋李志龙项燕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