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建规划设计,具体涉及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作为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车辆基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tod一体化建设对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创造多元化公共空间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进而优化城市环境、减少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虽然很好的解决了土地资源紧缺问题,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因上盖开发项目涉及用地权属问题、建设时序不一致、上下功能叠加、上盖综合体业态多变,以及项目在空间布局、结构设计、交通规划、消防设计等方面存在设计难点,同时车辆基地与上盖物业之间会伴随着诸多相互影响因素,车辆基地与上盖物业之间的多维度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场段及周边规划;(2)场段相对位置;(3)盖下总平面布置;(4)人性化措施。
3、但是,目前并没有对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策略的各因素影响权重进行分析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方法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目前缺少对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各因素影响权重进行分析的方法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开展车辆基地tod一体化方案决策
5、建立决策分析模型;
6、根据模型分析得出影响车辆基地tod一体化的主要因素;
7、完成车辆基地tod一体化方案决策。
8、进一步的,开展车辆基地tod一体化方案决策,包括:
9、确定影响车辆基地方案多维度因素;
10、确定影响车辆基地tod开发方案多维度因素。
11、进一步的,建立决策分析模型,包括:
12、根据多维度因素建构层次结构模型;
13、通过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
14、计算判断矩阵中单层次权重及单层次一致性检验;
15、层次总排序及总一致性检验。
16、进一步的,层次结构模型包括两个二级指标、四个三级指标和十七个四级指标:
17、二级指标包括车辆基地和tod开发;
18、三级指标包括场段及周边规划、场段相对位置、盖下总平面布置和人性化措施;
19、四级指标包括片区规划、交通规划、场段功能、通勤距离、检修库及运用库房相对位置、功能分区、建筑布局、管线设置、消防、绿色生态、通风采光、便利设施、业态、公共空间、预留白地开发位置、预留白地开发面积和噪音振动。
20、进一步的,计算判断矩阵中单层次权重,步骤如下:
21、将判断矩阵的元素按行相乘,得到行元素的乘积mi;
22、各行的乘积mi分别开n次方,得到wi’;
23、将向量wi’归一化,得到各个因素的权重wi;
24、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25、进一步的,将判断矩阵的元素按行相乘,得到行元素的乘积mi,包括:
26、
27、式中:
28、a为判断矩阵;
29、各行的乘积mi分别开n次方,得到向量wi’,包括:
30、
31、将向量wi’归一化,得到各个因素的权重wi,包括:
32、
33、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包括:
34、
35、式中:
36、aw为判断矩阵与权重向量的乘积。
37、进一步的,单层次一致性检验,包括:
38、ci=(λmax-n)/(n-1)
39、cr=ci/ri
40、式中:
41、ci为一致性指标;
42、n为对比较因子的个数;
43、cr为一致性比例;
44、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
45、总一致性检验,包括:
46、
47、式中:
48、ci为一致性指标;
49、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50、cr为一致性比例。
51、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系统,包括:
52、开展模块,用于开展车辆基地tod一体化方案决策;
53、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决策分析模型;
54、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模型分析得出影响车辆基地tod一体化的主要因素;
55、完成模块,用于完成车辆基地tod一体化方案决策。
56、进一步的,开展模块包括:
57、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影响车辆基地方案多维度因素;
58、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影响车辆基地tod开发方案多维度因素。
59、进一步的,建立模块包括:
60、建构子模块,用于根据多维度因素建构层次结构模型;
61、构造子模块,用于通过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
62、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判断矩阵中单层次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63、排序子模块,用于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6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6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方法及系统,对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各因素影响权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要实现城轨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需同时考虑车辆基地与tod开发两个开发主体,其中盖下总平面布置与场段相对位置影响权重最大,为设计策划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其次是对场段及周边规划的考虑,人性化措施影响权重较小,为最后考虑的因素,从而,本专利技术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进一步探索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不同城市、不同规模车辆基地的适用性和优化策略,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
8.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基地tod一体化设计多维度因素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绳义千,付亚超,陆刚,姚冲,李大柱,贾晓宏,张建华,宋国义,史时喜,赵留辉,张邦力,汤礼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