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胶带,尤其涉及一种印刷专用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印刷胶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包装、封箱、标签制作以及各种创意用途的多功能材料,它不仅能够提供密封和固定功能,还可以通过定制印刷图案文字或品牌标识,来增加产品的视觉吸引力和市场辨识度,在商业和个人使用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胶带逐渐演变成今天这种具有高度专业性和多样性的产品类型。印刷胶带通常由基材、涂层和印刷层三部分组成,基材是承载整个结构的基础,可以选择布质、纸张、塑料薄膜等不同材质以适应特定的应用需求;涂层则是赋予胶带粘性的关键成分,它决定了胶带的粘着力、持久性以及对不同表面的附着力;为了实现好的印刷效果,还会采用先进的印刷技术和油墨,确保图像清晰,色彩鲜艳持久,不易褪色或脱落。
2、目前,印刷胶带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多种挑战,这些问题在特定环境下尤为突出。其中,持粘力不高是一个常见问题,导致胶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逐渐失去粘性,尤其是在潮湿、多尘或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附着力不足则影响了胶带对不同材质表面的粘附效果,例如在光滑、油腻或不平整的表面上,胶带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固定力,容易脱落或移位。耐久性不足也是一大困扰,胶带可能会因为紫外线照射、湿气侵袭或化学物质侵蚀而老化,进而影响其功能和外观。此外,在高温环境中,胶带容易软化甚至熔化,破坏了其结构完整性,并可能导致所固定的物品受损;而在低温条件下,胶带可能会变脆,失去弹性,无法正常工作,特别是在需要频繁弯曲或拉伸的应用场景中,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3、为了提高持粘力和附着力,一般会改进胶带的粘合剂配方,比如使用更强的合成橡胶或丙烯酸类聚合物,这些材料能够提供更强的初始粘性和长期的粘结效果,但是这种增强的粘合性能可能会导致胶带移除时残留问题,尤其是在不平整或粗糙表面上。为了改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现有技术中会额外引入如硅胶、聚酰亚胺和氟聚合物等,可以在极端温度下保持良好的性能,但是这些材料往往成本高昂,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了提升耐久性,会在胶带的表层添加保护膜或者采用多层结构,以抵抗紫外线、湿气和化学品的侵蚀,从而延长胶带的使用寿命,但在某些情况下额外的涂层可能会降低胶带的透明度或影响印刷质量。因此,亟需一种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印刷专用胶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专用胶带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加入自制的改性丙烯酸树脂、改性液体有机硅树脂与萜烯酚树脂组成压敏胶液,进一步提高印刷专用胶带的附着力和耐久性,使其维持优异的持粘力,还能避免高温易脱胶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专用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80-100重量份改性丙烯酸树脂、5-15重量份改性液体有机硅树脂、10-30重量份稀释剂、3-7重量份萜烯酚树脂、1-2重量份光引发剂与0.4-0.6重量份流平剂混合均匀,得到压敏胶液;
5、s2、将油墨通过柔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印刷在基材层的一面,形成印刷层;将压敏胶液涂布在基材层的另一面,然后用紫外光照射固化处理5-10s,形成压敏胶层;即得所述印刷专用胶带。
6、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特定的改性丙烯酸树脂作为压敏胶液的主要组分,实现了显著提升胶带粘结能力和耐高低温能力的效果。其核心在于:一方面引入了烯丙基三(三甲基硅氧基)硅烷单体,这种单体具有高硅含量,能够显著改善丙烯酸酯的耐高温性能,由于其结构中含有高反应活性的双键,可以轻易地与丙烯酸酯单体发生共聚,不仅增强了材料的热稳定性,还因为其多支链硅烷结构提高了整个体系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微相分离现象的发生,这使得改性后的丙烯酸酯分子结构更加牢固,从而大幅提升了胶带的粘结能力;另一方面还引入了聚异丁烯,赋予改性丙烯酸树脂以橡胶基的柔韧性和低温软弹性,在引发剂作用下,丙烯酸酯单体形成的自由基能够与聚异丁烯中双键开环产生的自由基链接成网状结构,这一过程大大增加了压敏胶体系的内聚力和粘结性,在低温度条件下胶带也能保持良好的弹性和粘附性能,确保其在各种环境下的可靠性。此外,本专利技术还采用了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四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这些单体的引入不仅提高了体系的交联密度,还在引发剂作用下实现了与有机硅硅树脂之间的化学键合,在提高交联密度的同时保持了较好的塑性,使得压敏胶具备出色的持粘力和耐温性能。
7、优选的,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将40-60重量份甲苯、30-50重量份乙酸乙酯与8-12重量份聚异丁烯混合,在60-70℃、100-250r/min、氮气气氛下搅拌0.2-0.6h,然后加入0.03-0.07重量份偶氮二异丁腈继续搅拌2-3h;再升温至80-90℃,加入10-15重量份丙烯酸乙酯、6-10重量份丙烯酸羟丙酯、10-15重量份十八烷基甲基丙烯酸酯、6-10重量份四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3-6重量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2-5重量份烯丙基三(三甲基硅氧基)硅烷与0.03-0.06份重量份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反应4-6h,得到改性丙烯酸树脂。
9、本专利技术还在压敏胶液中加入了特定的改性液体有机硅树脂,进一步改善了胶带的粘结能力和耐热性能,其作为大分子交联剂,与改性丙烯酸树脂、萜烯酚树脂彼此之间通过多种交联方式,形成软-硬互穿网络结构,这有助于提升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提升胶带的综合性能。改性液体有机硅树脂的高硅含量和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具备优异的耐热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不会像传统胶带那样出现软化或熔化的现象。此外,由于有机硅树脂中的巯基和其他反应性官能团能够与改性丙烯酸树脂及萜烯酚树脂发生多种交联方式,从而形成三维互穿网络,使得各个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紧密,增强了材料的整体内聚力和强度,特别是软-硬互穿网络的存在,既保证了胶带在常温下的柔软性和可塑性,又赋予了其在高温条件下的刚性和稳定性。加入表面修饰的无机填料纳米二氧化硅和硫酸钙晶须,进一步提升了胶带的物理性能,经过表面修饰后,能够更好地与有机成分相容,减少界面缺陷,提高整体结构的均匀性和致密性,不仅有助于防止微相分离,还促进了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使胶带在长时间使用后仍能保持稳定的粘结性能。
10、优选的,所述改性液体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将8-12重量份无机填料与40-50重量份甲苯、40-50重量份乙酸乙酯混合后超声分散0.3-0.6h,然后加入0.7-1重量份三乙基氯硅烷、0.3-0.5重量份7-辛基二甲基氯硅烷搅拌3-5h,过滤,干燥,得到表面修饰的无机填料;
12、取30-50重量份六甲基氧二硅烷、10-20重量份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6重量份巯乙基三乙氧基硅烷、10-20重量份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4-6重量份三乙氧基硅烷、7-10重量份水与0.1-0.3重量份浓盐酸混合后搅拌反应10-30min,然后加入0.2-0.5重量份1-羟基环己基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专用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专用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专用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液体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专用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由纳米二氧化硅与硫酸钙晶须按重量比3:1-5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专用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液体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专用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40-60μm;所述印刷层的厚度为4-6μm;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20-3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专用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络烷酮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专用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光引发剂2959、光引发剂117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专用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为BYK331流平剂、BYK349流平剂、TEGO410流平剂、TEGO450流平剂的任意一种。
10.一种印刷专用胶带,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专用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专用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专用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液体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专用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由纳米二氧化硅与硫酸钙晶须按重量比3:1-5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专用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液体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专用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40-60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明,赵超平,张承钧,谢文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众嘉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