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件,尤其涉及唇形密封圈及阻尼器。
技术介绍
1、唇形密封圈主要用于往复动密封中,唇形密封圈的密封是通过在液压力的作用下使其至少一个唇口变形并紧贴密封面而实现的,液压力越高,唇边与密封面贴得就越紧,密封唇边磨损后,因介质压力的作用,唇形密封圈的唇部被撑开变形从而补偿磨损量,因此唇形密封圈具有一定自动补偿的能力。
2、然而唇形密封圈在循环寿命测试过程中,唇形密封圈与缸体内壁局部过盈接触位置温度升高进而加剧磨损,从而出现漏油现象,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唇形密封圈的密封唇边会发生永久塑性变形,造成密封完全失效,无法通过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唇形密封圈,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圈具有第一内唇和第二内唇,所述第一内唇和所述第二内唇之间形成油封区,自所述第一内唇泄漏并残留于杆体表面的液压油在杆体沿轴向运动时,被所述第二内唇刮除并存储于所述油封区内。
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唇和所述第二内唇相背离地往靠近所述本体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
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唇和所述第二内唇的倾斜角度相等,和/或所述第一内唇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内唇的延伸长度。
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唇的厚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内唇的厚度尺寸。
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唇的截面包括形成于其内侧的第一密封段和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密封段压接杆体的侧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至所述第一内唇
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唇的自由端形成有第一环部,所述第一环部的内径尺寸小于杆体的杆径。
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部的截面包括一端相连接的第一水平段和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一水平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唇的外侧面圆弧过渡连接。
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唇的截面包括形成于其内侧的第二连接段和第二密封段,所述第二密封段朝向第一内唇方向倾斜延伸至连接所述本体的内圈,所述第二连接段压接杆体的侧表面。
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唇的自由端形成有第二环部,所述第二环部的内径尺寸与杆体的杆径相适配。
1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部包括一端相连接的第二水平段和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二竖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内唇的外侧面圆弧过渡连接。
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油封区为所述本体内侧朝向背离所述本体中心方向凹陷的储油槽,所述本体的内径尺寸大于杆体的杆径,并且储油槽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内唇和所述第二内唇。
1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外圈具有第一外唇和第二外唇,所述第一内唇和所述第一外唇位于所述本体的同一端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压力环槽,所述第二内唇和所述第二外唇位于所述本体另外的同一端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安装环槽。
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唇和所述第二外唇相背离地往远离所述本体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
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唇的截面包括形成于其外侧的第三密封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密封段压接缸体的内壁,所述第三连接段延伸至所述第一外唇的自由端。
1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唇的截面包括形成于其外侧的第四密封段和第四连接段,所述第四密封段压接缸体的内壁,所述第四连接段延伸至所述第二外唇的自由端。
1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唇的自由端形成有第三环部,所述第三环部的外径尺寸与缸体的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三环部的截面包括一端相连接的第三水平段和第三竖直段,所述第三竖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唇的内侧面圆弧过渡连接。
1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唇的自由端形成有第四环部,所述第四环部的外径尺寸与缸体的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四环部的截面包括一端相连接的第四水平段和第四竖直段,所述第四竖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唇的内侧面圆弧过渡连接。
1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一内唇和所述第一外唇之间形成压力环槽,阻尼油对所述压力环槽的表面产生法向压力。
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阻尼器,其包括缸体和杆体,如上述实施例的唇形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唇形密封圈将所述缸体内腔分隔成阻尼油腔和弹性补偿腔,所述杆体穿过所述唇形密封圈的内圈,所述第一内唇和所述第二内唇均压接所述杆体的侧表面,并且在所述第一内唇、所述第二内唇、所述本体的外圈和所述杆体的侧表面之间形成油封区。
2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唇位于所述阻尼油腔的一端,所述第二内唇位于所述弹性补偿腔的一端,阻尼油对所述第一内唇产生压力以使其压接杆体的侧表面,所述弹性补偿腔内还设置有定位环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迫使所述定位环始终压接所述第二内唇。
2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环的一端具有压接台,所述压接台靠近所述唇形密封圈的一端形成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压接所述第二内唇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斜面压接第二外唇的内侧面,所述第一斜面的斜率与所述第二内唇的斜率相等,所述第二斜面的斜率与第二外唇的斜率相等。
22、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唇形密封圈在本体的内圈设置第一内唇和第二内唇并在第一内唇和第二内唇之间形成油封区,当第一内唇发生泄漏的情况下,泄漏的阻尼油可以被第二内唇阻挡刮除留存于油封区,从而起到密封双保险的作用;并且残留的阻尼油充满油封区至油封区内的压力高于回流腔内的压力时,油封区内的阻尼油还会回流至回流腔内,从而达到可靠的密封效果,进一步提升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50),所述本体(50)的内圈(501)具有第一内唇(51)和第二内唇(52),所述第一内唇(51)和所述第二内唇(52)之间形成油封区(13),自所述第一内唇(51)泄漏并残留于杆体(2)表面的液压油在杆体(2)沿轴向运动时,被所述第二内唇(52)刮除并存储于所述油封区(13)内,所述第一内唇(51)的截面包括形成于其内侧的第一密封段(511)和第一连接段(512),所述第一密封段(511)压接杆体(2)的侧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段(512)连接至所述第一内唇(51)的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唇(51)和所述第二内唇(52)相背离地往靠近所述本体(50)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唇(51)和所述第二内唇(52)的倾斜角度相等,和/或所述第一内唇(51)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内唇(52)的延伸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唇(51)的厚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内唇(52)的厚度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50),所述本体(50)的内圈(501)具有第一内唇(51)和第二内唇(52),所述第一内唇(51)和所述第二内唇(52)之间形成油封区(13),自所述第一内唇(51)泄漏并残留于杆体(2)表面的液压油在杆体(2)沿轴向运动时,被所述第二内唇(52)刮除并存储于所述油封区(13)内,所述第一内唇(51)的截面包括形成于其内侧的第一密封段(511)和第一连接段(512),所述第一密封段(511)压接杆体(2)的侧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段(512)连接至所述第一内唇(51)的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唇(51)和所述第二内唇(52)相背离地往靠近所述本体(50)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唇(51)和所述第二内唇(52)的倾斜角度相等,和/或所述第一内唇(51)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内唇(52)的延伸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唇(51)的厚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内唇(52)的厚度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唇(51)的自由端形成有第一环部(513),所述第一环部(513)的内径尺寸小于杆体(2)的杆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部(513)的截面包括一端相连接的第一水平段(5131)和第一竖直段(5132),所述第一水平段(51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512)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段(51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唇(51)的外侧面圆弧过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唇(52)的截面包括形成于其内侧的第二密封段(521)和第二连接段(522),所述第二密封段(521)朝向第一内唇(51)方向倾斜延伸至连接所述本体(50)的内圈(501),所述第二连接段(522)压接杆体(2)的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唇(52)的自由端形成有第二环部(523),所述第二环部(523)的内径尺寸与杆体(2)的杆径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部(523)包括一端相连接的第二水平段(5231)和第二竖直段(5232),所述第二竖直段(52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内唇(52)的外侧面圆弧过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区(13)为所述本体(50)内侧朝向背离所述本体(50)中心方向凹陷的储油槽,所述本体(50)的内径尺寸大于杆体(2)的杆径,并且储油槽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内唇(51)和所述第二内唇(52)。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50)的外圈(502)具有第一外唇(53)和第二外唇(54),所述第一内唇(51)和所述第一外唇(53)位于所述本体(50)的同一端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压力环槽(55),所述第二内唇(52)和所述第二外唇(54)位于所述本体(50)另外的同一端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安装环槽(56)。
12.根据权利要求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鹏,何星,吕美景,
申请(专利权)人:海蒂诗精密技术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