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交直流电压混合控制的构网型SVG暂态同步稳定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交直流电压混合控制的构网型SVG暂态同步稳定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25062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交直流电压混合控制的构网型SVG暂态同步稳定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基于直流电压自同步控制模块的构网型SVG系统的运行参数数据,计算构网型SVG系统的内电势相角;判断构网型SVG系统的端口处相角以及内电势相角的相角差是否小于2°,并在相角差小于或等于2°时,判定构网型SVG系统稳定;在相角差超过2°时,对构网型SVG系统实施交流电压稳定增强控制,并计算构网型SVG系统的输出电流;判断输出电流是否达到预设电流限幅值,若输出电流大于或等于电流限幅值,判定构网型SVG系统电流饱和且存在失稳风险,并对构网型SVG系统实施直流电压稳定增强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分析,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交直流电压混合控制的构网型svg暂态同步稳定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逐步呈现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征。这一变化导致了电网的惯性和短路容量大幅下降,从而削弱了系统的稳定性与抗扰能力,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诸多挑战。已有研究表明,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在与新能源并网系统共同运行时,可显著提升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现有的svg 多利用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与电网实现并网同步,直接通过控制无功电流实现对新能源场站的无功补偿。然而,无功功率补偿的本质是为了实现对节点电压的有效支撑,由于svg可等效为可变导纳和电流源,且pll控制在弱电网下的稳定性较差,通常只能在准稳态下为系统提供电压支撑,电压响应速度受限,难以满足宽频带的电压支撑需求。

2、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相较于基于pll的跟网型控制,构网型控制下的svg在提供电网功率和频率支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孤岛模式下能够独立运行。此外,构网型控制对电网强度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脱离了传统锁相环依赖的频率跟踪机制,采用了类似于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并网同步特性,呈现出电压源特性。尽管如此,在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惯性和阻尼特性的同时,仍然不可避免地继承了一些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固有问题,如暂态稳定性和低频振荡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交直流电压混合控制的构网型svg暂态同步稳定控制方法。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交直流电压混合控制的构网型svg暂态同步稳定控制方法,包括:

3、构建构网型svg系统的直流电压自同步控制模块;

4、根据基于直流电压自同步控制模块的构网型svg系统的运行参数数据,计算构网型svg系统的内电势相角;

5、判断构网型svg系统的端口处相角以及内电势相角的相角差是否小于2°,并在相角差小于或等于2°的情况下,判定构网型svg系统稳定;

6、在相角差超过2°的情况下,对基于直流电压自同步控制模块的构网型svg系统实施交流电压稳定增强控制,并计算构网型svg系统的输出电流;

7、判断构网型svg系统的输出电流是否达到预设电流限幅值,若输出电流大于或等于电流限幅值,判定构网型svg系统电流饱和且存在失稳风险,并对基于直流电压自同步控制模块的构网型svg系统实施直流电压稳定增强控制。

8、可选地,直流电压自同步控制模块由直流同步控制、无功下垂控制以及交流电压控制组成,其中直流同步控制表示为:

9、式中, 为直流电压同步控制的输出相位;是svg的直流电压,是svg的直流电压控制的参考值; t, j, d分别是直流电压控制的比例系数、惯量系数、阻尼系数;是额定角频率; s是拉普拉斯算子;

10、无功下垂控制表示为:

11、式中, v dref是电压d轴分量参考值, k q为无功下垂系数, v0和 q0是认为给的电压初始值、无功功率初始值,其中无功下垂控制中电压q轴分量参考值为0;

12、交流电压控制为:

13、其中,是内电势d轴分量;是内电势的q轴分量;、、和为交流电压控制在复数域下的传递函数表达式。

14、可选地,相角差的计算公式为:

15、其中,为内电势相角;为端口处电压相角;是内电势d轴分量;是内电势的q轴分量;端口处电压的d轴分量;是端口处电压的q轴分量。

16、可选地,构网型svg系统稳定的情况下,令构网型svg系统的电压q轴控制参考值为0运行构网型svg系统。

17、可选地,交流电压稳定增强控制表示为:令电压q轴控制参考值为:

18、式中, k v是交流电压增强控制的系数;为相角差;是内电势d轴分量;是内电势的q轴分量;端口处电压的d轴分量;是端口处电压的q轴分量。

19、可选地,输出电流 i的计算公式为:

20、其中, i d是输出电流的d轴分量, i q是输出电流的q轴分量。

21、可选地,判断构网型svg系统的输出电流是否达到预设电流限幅值,还包括:

22、若输出电流小于电流限幅值,判定构网型svg系统稳定。

23、可选地,构网型svg系统稳定时的直流同步控制为:

24、其中, 为直流电压同步控制的输出相位,与内电势、端口电压相位的关系是,;端口处电压的d轴分量;是端口处电压的q轴分量;构网型svg系统电流饱和且存在失稳风险时的直流电压稳定增强控制为:

25、式中,是直流电压增强控制的系数;为相角差。

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交直流电压混合控制的构网型svg暂态同步稳定控制装置,包括:

27、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构网型svg系统的直流电压自同步控制模块;

28、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基于直流电压自同步控制模块的构网型svg系统的运行参数数据,计算构网型svg系统的内电势相角;

29、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构网型svg系统的端口处相角以及内电势相角的相角差是否小于2°,并在相角差小于或等于2°的情况下,判定构网型svg系统稳定;

30、交流电压控制模块,用于在相角差超过2°的情况下,对基于直流电压自同步控制模块的构网型svg系统实施交流电压稳定增强控制,并计算构网型svg系统的输出电流;

31、直流电压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构网型svg系统的输出电流是否达到预设电流限幅值,若输出电流大于或等于电流限幅值,判定构网型svg系统电流饱和且存在失稳风险,并对基于直流电压自同步控制模块的构网型svg系统实施直流电压稳定增强控制。

3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专利技术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交直流电压混合控制的构网型SVG暂态同步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压自同步控制模块由直流同步控制、无功下垂控制以及交流电压控制组成,其中所述直流同步控制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角差的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网型SVG系统稳定的情况下,令所述构网型SVG系统的电压q轴控制参考值为0运行所述构网型SVG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压稳定增强控制表示为:令电压q轴控制参考值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出电流I的计算公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构网型SVG系统的输出电流是否达到预设电流限幅值,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网型SVG系统稳定时的直流同步控制为:

9.一种基于交直流电压混合控制的构网型SVG暂态同步稳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交直流电压混合控制的构网型svg暂态同步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压自同步控制模块由直流同步控制、无功下垂控制以及交流电压控制组成,其中所述直流同步控制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角差的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网型svg系统稳定的情况下,令所述构网型svg系统的电压q轴控制参考值为0运行所述构网型svg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压稳定增强控制表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心刚张雅君辛焕海庄可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