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供暖控制,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供暖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在现代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冬季,家庭供暖系统成为确保室内温度适宜的重要设施。传统的供暖系统通常通过恒定的温度设定来维持室内温暖。
2、在现有的技术手段中,用户可以通过手动调节供暖系统的温度,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自由控制。这种方式简单直观,允许用户根据实时感觉和需求调整温度。此外,智能温控器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选择。它们能够通过预先设定的固定时间点自动调整室温,实现自动化的温度管理。
3、尽管现有的技术手段能够为室内提供了使人体舒适的温度,但在入睡时段内,起夜高发人群或常常会在睡梦中因夜尿而醒来,需要短暂离开温暖的被褥如厕。手动调节温度的方式不够便捷,需要用户在每次起夜前进行操作,增加了用户的负担。而一般的智能温控器也需要预先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再进行温度调节,难以精确判断用户是否为起夜活动再调整温度。因此,如何在用户起夜时动态地调整供暖温度,以减少室内外温差带来的不适感,依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供暖控制方法,能够在用户起夜时减少被褥内和被褥外温度的差异,提高用户起夜时的舒适感。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供暖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供暖控制方法,包括:
4、预测
5、在所述活动时间获取穿戴设备的用户活动数据;
6、判断所述用户活动数据是否为起夜活动;
7、若为起夜活动,提高供暖温度直至适应温度,其中所述适应温度由穿戴设备检测获得;
8、在用户回到床边前将适应温度调整到供暖温度。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穿戴设备在活动时间时采集用户活动数据,能够判断用户是否为起夜活动,还在活动时间才进行活动数据的检测,实现对穿戴设备的节能;当用户起夜时,及时提高供暖温度到适应温度,使用户在短时间内感受到被褥内的温度,减少被褥内外温差带来的不适感;同时,在用户返回床边前,及时将适应温度恢复到供暖温度,使由于供暖温度的暂时提升的被褥内温度尽量恢复到用户离开被褥前的适应温度,进而提高了用户在夜间起夜时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10、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若为起夜活动,提高供暖温度直至适应温度,其中所述适应温度由穿戴设备检测获得的步骤,包括:
11、获取携带有所述穿戴设备的用户身份信息,判断用户是否为起夜高发人群;
12、若是,则在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时间前预设的加热时间,提前将供暖温度提升至中和温度,其中所述中和温度为供暖温度和适应温度的平均值。
13、在所述活动时间,将所述中和温度调整至适应温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用户起夜活动前,特别是针对起夜高发人群,提前在预设的加热时间将供暖温度提升至中和温度再到适应温度,使用户在离开床铺时,室温能够更快速达到被褥内的实时温度,从而减少用户在起夜过程中因被褥内外温差引起的不适感。
15、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在所述活动时间获取穿戴设备的用户活动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16、连接能够记录饮水量的移动端软件,获取用户的实际饮水量;
17、在入睡时段前设置观察时间,获取所述用户在观察时间的历史饮水量的平均值;
18、判断所述实际饮水量是否大于历史饮水量的平均值;
19、若大于,则在所述入睡时段内实时获取用户活动数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用户的实际的饮水量大于历史饮水量的平均值时,在入睡时段全程获取用户的活动情况,能够更精确地判断用户是否有起夜行为,从而提前启动供暖温度调节,有效减少了用户起夜时的体感温差,提高了用户起夜时的舒适度。
21、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预测用户在入睡时段内的起夜活动的活动时间的步骤,包括:
22、获取用户在入睡时段发生起夜活动的历史活动时间,根据若干所述历史活动时间的出现频率,选择出现频率最高的历史活动时间,作为所述用户的活动时间。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用户起夜活动时,使用在入睡时段用户发生起夜活动的历史活动时间预测出当前入睡时段的活动时间,有助于提前做好供暖温度的调整准备,减少因被褥内外温差引起的不适感,提高用户的舒适体验。
24、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在用户回到床边前将适应温度调整到供暖温度的步骤,包括:
25、获取卫生间、床与供暖设备的距离和方位;
26、根据用户的穿戴设备与供暖设备的距离、卫生间与供暖设备的距离和方位,判断用户是否离开卫生间;
27、根据用户的穿戴设备与供暖设备的距离、床边与供暖设备的距离和方位,判断用户是否到达床边;
28、从用户离开卫生间的时间开始将适应温度调整为供暖温度,并使得用户在到达床边后达到所述供暖温度。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用户是否已离开卫生间并向床边移动,并在此过程中逐步调整供暖温度,从而使用户在回到床边时供暖温度恢复到供暖温度,进而使得被褥内温度能够恢复到用户离开前的温度,有效避免了被褥内外温差带来的不适感,提高了用户起夜后的舒适体验。
30、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若为起夜活动,提高供暖温度直至适应温度,其中所述适应温度由穿戴设备检测获得的步骤,包括:
31、获取穿戴设备的闹铃,确认用户的起床时间;
32、在根据所述用户的起床时间前预设的加热时间,提前将供暖温度提升至中和温度,其中所述中和温度为供暖温度和适应温度的平均值;
33、在所述起床时间,将所述中和温度调整至适应温度。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用户闹铃提醒起床前,根据穿戴设备的闹铃提前预设的加热时间,自动将供暖温度提升至中和温度,再提升至适应温度,从而确保用户在起床时室内温度已经达到了适应温度的同时减少了因被褥内外温差带来的不适感,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
35、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预测用户在预设的入睡时段内的活动时间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36、根据房门与供暖设备的距离和方位,设置入房检测范围;
37、根据用户的穿戴设备与供暖设备的距离和方位,判断用户是否位于入房检测范围;
38、若是,则将温度设置为供暖温度。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用户进入房间前自动将温度设置为供暖温度,有效避免用户进入房间后因温度不适而感到寒冷,提高了用户的居住舒适度。
4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供暖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供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为起夜活动,提高供暖温度直至适应温度,其中所述适应温度由穿戴设备检测获得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活动时间获取穿戴设备的用户活动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用户在入睡时段内的起夜活动的活动时间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用户回到床边前将适应温度调整到供暖温度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为起夜活动,提高供暖温度直至适应温度,其中所述适应温度由穿戴设备检测获得的步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用户在预设的入睡时段内的活动时间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8.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供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供暖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供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为起夜活动,提高供暖温度直至适应温度,其中所述适应温度由穿戴设备检测获得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活动时间获取穿戴设备的用户活动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用户在入睡时段内的起夜活动的活动时间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用户回到床边前将适应温度调整到供暖温度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基诺德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