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白玉菇育种,具体为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
技术介绍
1、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玉蕈属,俗名有真姬菇、本占地菇等,是我国目前工厂化主要栽培的三大品种之一。斑玉蕈在栽培和选育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变异,根据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斑玉蕈子实体颜色与柄的长短,其商品名有蟹味菇、白玉菇、海鲜菇等,其中白玉菇是指子实体白色、菌柄较短的斑玉蕈,其栽培方式上与蟹味菇和海鲜菇不同,因此人们根据市场销售的斑玉蕈销售的品类不同,开展斑玉蕈的定向育种。
2、我国斑玉蕈的栽培技术引自日本,目前我国工厂化使用的品种大多数由日本培育,每年需要向日本支付一笔不小的品种或技术使用费。随着我国科研人员与栽培者对斑玉蕈栽培技术的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斑玉蕈栽培技术,并且发现引自日本的品种,在栽培时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缺陷,特别是随着近年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对品种的商品性要求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所述白玉菇菌种‘白玉菇87’分类命名为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白玉菇87,已于2024年11月0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20242461,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3
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白玉菇87’在pda平板培养基上菌丝洁白、蓬松,其菌丝体在10~30℃下均能够生长,其中,在10℃和30℃下生长较缓慢且菌丝较细;在25℃下,菌落生长状态良好,菌丝生长最粗壮、浓密、洁白。
5、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白玉菇87’的平均单瓶产量为336.5g,与福建省认定品种‘农万真1号’(平均单瓶产量为275.9g)相比,产量提高了21.96%,此外,‘白玉菇87’的菌盖直径、厚度和菌柄直径、长度均大于‘农万真1号’。
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在白玉菇育种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7、1)创制育种材料:以‘b02’、‘b06’为育种亲本,经出菇试验后,在其子实体成熟时弹射两个亲本的孢子,并进行孢子萌发,在显微镜下挑起萌发的孢子,并经锁状联合确认,选择无锁状联合的单孢菌株作为育种材料,最终获得了‘b02’单孢菌株44个,‘b06’单孢菌株19个。
8、(2)杂交配对:选择‘b02’和‘b06’长势较好的单孢菌株各10个,进行两两配对,共配对100个组合,经镜检含有锁状联合的杂交子数量37个,即获得37个杂交子,其中有2个杂交菌株菌丝阶段长势较差,弃用。
9、(3)杂交子筛选:对杂交获得的长势正常的35个杂交菌株进行出菇试验筛选,其中6个杂交菌株初筛时出菇表现较好,将这6个安排进入复筛实验,
10、(4)对6个杂交子进行第二次出菇筛选,6个杂交子均能正常出菇,便但各杂交菌株的性状及单瓶鲜重均存在差异,其中杂交出菇编号为b0087的整体性状表现最好,其子实体出菇整体均匀性好,菇体洁白、菇柄粗、硬度好,菇帽圆润,单瓶鲜重达345g,远高于适合白玉菇种植的亲本‘b06’(单瓶鲜重达270g),比另一个亲本‘b02’的324.6g高6.28%。因此,杂交子白玉菇87继承的亲本‘b02’高产的优点,同时也继承的亲本‘b06’子实体洁白、柄粗的特点。将斑玉蕈杂交子b0087命名为白玉菇87。
1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创制育种材料的母种培养基为的pda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1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原种制作、代料种植所用培养料配方为:玉米芯47%,米糠25%,麸皮7%,棉籽壳2%,豆皮5%,活性剂4%,甜菜粕8%,壳灰2%,含水量为70%,ph值6.1~6.5。每瓶装干料约243克。
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本专利技术中,菌种是以斑玉蕈‘b02’和斑玉蕈‘b06’为亲本通过杂交选育而得,‘白玉菇87’子实体整体均匀性好,颜色洁白,菇帽圆润、厚实,菇柄硬度好,产量高,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分类命名为斑玉蕈白玉菇87,已于2024年11月0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20242461,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以真姬菇‘B02’和真姬菇‘B06’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产生的菌丝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产生的原生质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产生的子实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产生的菌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在白玉菇育种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创制育种材料的母种培养基为的PDA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种制作、代料种植所用培养料配方为:玉米芯47%,米糠25%,麸皮7%,棉籽壳2%,豆皮5%,活性剂4%,甜菜粕8%,壳灰2%,含水量为70%,pH值6.1~6.5;每瓶装干料243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分类命名为斑玉蕈白玉菇87,已于2024年11月0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20242461,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以真姬菇‘b02’和真姬菇‘b06’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产生的菌丝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产生的原生质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产生的子实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锐,王松,谢宝贵,江玉姬,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